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8)
2022(96)
2021(93)
2020(82)
2019(224)
2018(202)
2017(490)
2016(254)
2015(302)
2014(280)
2013(313)
2012(304)
2011(280)
2010(269)
2009(257)
2008(255)
2007(186)
2006(152)
2005(147)
2004(151)
作者
(802)
(738)
(654)
(628)
(421)
(366)
(299)
(293)
(293)
(269)
(267)
(237)
(229)
(221)
(218)
(213)
(209)
(173)
(171)
(171)
(168)
(163)
(162)
(159)
(156)
(154)
(147)
(143)
(142)
(141)
学科
土地(2133)
(1553)
经济(1553)
(1090)
经济学(1008)
问题(721)
(409)
管理(368)
城市(347)
资源(293)
(292)
农业(270)
(246)
地方(229)
开发(225)
中国(215)
利用(207)
环境(207)
方法(200)
数学(193)
数学方法(192)
(175)
城市经济(159)
(156)
(152)
生态(147)
耕地(147)
(141)
(137)
(135)
机构
大学(3263)
学院(3136)
管理(1420)
(1329)
研究(1308)
中国(1299)
资源(1226)
理学(1141)
理学院(1117)
农业(1113)
管理学(1091)
管理学院(1089)
(1087)
业大(1048)
科学(1047)
(919)
土地(897)
农业大学(893)
经济(883)
(818)
国土(786)
(775)
中心(744)
(687)
环境(663)
(637)
研究所(621)
(599)
(585)
北京(571)
基金
项目(2345)
科学(1873)
基金(1789)
(1678)
国家(1665)
科学基金(1432)
研究(1392)
自然(1094)
自然科(1054)
自然科学(1053)
基金项目(1047)
自然科学基金(1025)
社会(956)
社会科(898)
社会科学(897)
(888)
(818)
资助(663)
编号(622)
(619)
教育(573)
科技(561)
(556)
土地(525)
计划(510)
重点(486)
科研(463)
课题(434)
国家社会(428)
中国(421)
期刊
中国(2201)
国土(1484)
(1414)
经济(1414)
土地(1347)
(1027)
科学(996)
资源(970)
研究(760)
农业(728)
学报(561)
大学(349)
学学(326)
(325)
管理(309)
业经(287)
地理(279)
(260)
环境(254)
农村(250)
(250)
农业经济(245)
(227)
中国农业(220)
科技(213)
经济地理(213)
(208)
(203)
金融(203)
自然(202)
共检索到5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几年来,湖北省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刘小芳  崔晶  
低丘缓坡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保护优质耕地、缓解用地矛盾,但作为开发项目,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松滋市2012年度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定量反映开发过程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生态足迹为97 962.63hm2,占总生态足迹的98.12%,是影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消耗的关键因素;机械、占地、废弃物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 082.7hm2、790.11hm2、3.00hm2。据此提出减少材料消耗、降低能耗等减少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合理对策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文章从县域空间的角度对湖北省各县(区、市)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分布、质量特征以及综合属性进行测度和评价,并进一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在数量分布、质量特征和综合属性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性。鄂西北岗地区和鄂中平原区潜力充足,鄂东北低山丘陵区潜力较为充足,鄂西南高山地区潜力匮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盛玉  
湖南省石门县国土资源局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在坚持"占补平衡"、"总量平衡"的原则下,走出一条保护耕地与土地开发整理并进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尤松松  
洪江市地处湖南省西南,雪峰山脉中段,沅水干流上游,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安江农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与此一江之隔的岔头高庙发掘出了大量的稻作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胡志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二十年前基本农田的诞生地——湖北省荆州市,4年来大力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从荆州出发,再到咸宁与宜昌,看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作出的贡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朝  高瑞  朱明栋  
以湖北省红安县红华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红华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结合项目区土地整理的规划要求,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按典型年标准估算,得到的区内土地整理后的需水量远小于可供灌溉水量,设计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要求,供需平衡十分合理;灰色GM(1,1)预测模型预测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50%时,全区未来各个年份普遍缺水;而按照采用的灌溉保证率为75%~95%的标准推算,项目区今后几年供需水处于盈水状态。表7参1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如渊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化进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耕地资源亦不例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资料表明,日本耕地面积在1955年达到高峰以后至1995年减少了52%;韩国耕地面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凤娟  李江风  刘艳中  马赛  
研究目的:在阐述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村级领导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模型,评价2001—2010年湖北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以期为新时期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及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CSI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研究结果:(1)全省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单指标村级领导满意度集中在良、优两个等级,土地整理前后满意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绩效水平排序:鄂东丘陵岗地区(优,0.40)>湖北省总体(优,0.36)>鄂中平原区(优,0.35)>鄂西山地区(中,0.34)。研究结论:(1)村级领导视角下湖北省土地整理项目在近10年里实施取得了很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志伟  周洁  
湖北省宜城市位于鄂西北部,汉江中游,面积2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12万亩,其中水田46.23万亩,旱地27.89万亩,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2004年以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怡茂  
土地整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改进和提高。本文以湖北省应城市为分析对象,对其土地整理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几点具体的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友辉  
湖南省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矿产交易管理所成立于1992年4月,并于2002年加挂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矿产交易管理中心的牌子,设立了土地矿产市场。近年来,该所按照"强基础、抓规范、谋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市场,取得了骄人业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望  吴庆堂  
地从“整”来———福安市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纪实郑望吴庆堂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系闽东区域中心,为山区内陆市,全市土地面积为184029平方公里,人口57万人,辖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有449个行政村,2107个自然村,自然村数量为全区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罗明,王军  
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 ,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 ,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 ,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 ,大力推进农地整理 ,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 ,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 ,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 ,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 2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 ,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3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 ,改善生态环境 ;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 ,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 ,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 ,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 ,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