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6)
2023(5542)
2022(4667)
2021(4096)
2020(3111)
2019(7114)
2018(6944)
2017(13171)
2016(7101)
2015(7815)
2014(7960)
2013(8009)
2012(7937)
2011(7446)
2010(7669)
2009(7000)
2008(6839)
2007(6164)
2006(5784)
2005(5602)
作者
(21741)
(18294)
(18021)
(16973)
(11585)
(8781)
(8113)
(7080)
(7039)
(6605)
(6296)
(6145)
(5992)
(5891)
(5732)
(5540)
(5263)
(5261)
(5173)
(5142)
(4721)
(4572)
(4331)
(4270)
(4145)
(4140)
(4057)
(4053)
(3760)
(3569)
学科
(39581)
经济(39550)
(16739)
地方(16318)
管理(15879)
中国(14637)
(12320)
(10571)
企业(10571)
业经(9615)
地方经济(9361)
(9222)
农业(8729)
(8476)
土地(7651)
(7512)
金融(7512)
(7264)
银行(7256)
(7195)
方法(7099)
环境(6659)
发展(6538)
(6519)
(6143)
(5928)
贸易(5916)
数学(5740)
数学方法(5701)
技术(5682)
机构
学院(103422)
大学(100088)
(43732)
研究(42837)
经济(42741)
管理(35792)
中国(33805)
理学(28943)
理学院(28497)
管理学(28057)
管理学院(27859)
科学(25958)
(23978)
(22534)
(20547)
研究所(20077)
(19569)
中心(19301)
(18038)
(16336)
师范(16188)
北京(15824)
(15774)
农业(15749)
(15169)
业大(15040)
(14744)
财经(14343)
科学院(13462)
(13264)
基金
项目(62449)
科学(48820)
研究(48117)
基金(42388)
(36848)
国家(36460)
科学基金(30417)
社会(30218)
社会科(28613)
社会科学(28608)
(26218)
基金项目(22116)
(21616)
(20869)
教育(20747)
编号(20195)
自然(17703)
自然科(17196)
自然科学(17193)
发展(17187)
(16855)
自然科学基金(16848)
资助(16719)
成果(16636)
课题(15431)
重点(14460)
(13015)
(12998)
(12381)
创新(12201)
期刊
(61236)
经济(61236)
研究(35826)
中国(31692)
(21298)
科学(15708)
农业(14724)
教育(14709)
管理(14613)
学报(14331)
(13587)
金融(13587)
(13264)
业经(12213)
大学(10846)
学学(10074)
技术(9459)
经济研究(9344)
问题(7854)
(7216)
财经(6841)
资源(6653)
(5979)
(5862)
世界(5829)
商业(5646)
农业经济(5589)
经济问题(5429)
改革(5413)
(5413)
共检索到181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茶陵县土地开发整治工作坚持以改善群众生活为前提,以耕地占补平衡为目标,因地制宜,依法行政,注重结合,努力实现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单一效益"向"综合效益"、由"两难局面"向"和谐发展"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立勇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湖南省茶陵县的环境旅游发展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的支持下对茶陵县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茶陵县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级,并利用增长极理论、空间布局模式理论和环境系统分析理论,确定了茶陵县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茶陵县旅游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区域(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红色"风景区、灵岩风景区、溶洞区、青年电站风景区、洮水水库风景区)。本论文还确定了以南宋古城和云阳森林公园为中心区域,其余五个旅游区域为次中心区域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初步确定了4条旅游线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志德  
土地开发以其高强度和剧变性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而要慎重对待 ,尽可能把它置于人类理性的控制之下。土地经营是在特定用途下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相互配比的过程 ,其未来方向是对单位土地资源投入较多的劳动、资本和技术 ,实施集约经营。土地整治是为了克服土地退化或土地固有缺陷而进行的治理和改造活动 ,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重大问题。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 ,它看似柔弱 ,实则强硬 ,看似消极 ,实则积极 ,应该予以大力推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万川  卞鸿翔  
国土是人们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的主要场所和物质基础。为了改善和丰富人民生活,创造最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对本地域国土资源不仅要合理、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而且要经常不断地进行综合整治,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湖南省国土开发与整治问题,是直接关系本省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课题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宇振荣  刘文平  郧文聚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性",但要实现真正的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并不容易,需要深刻理解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充分认识公众参与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构建合理的参与制度,从而有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路线。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就是要在项目全过程中,政府及土地部门、群众等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通过相互协商,最后共同确认项目方案并参与项目实施及完成后的监督过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任佳  薛剑  贾文涛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在对未来十年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部署时,多处提到要加强土地整治,充分表明土地整治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为系统总结十多年来土地整治在促进扶贫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典型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措施建议,笔者通过全国函调、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万  
洞庭湖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经济潜力充裕,它的整治开发对发展湖南经济意义重大。但目前洞庭湖区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诸如纯湖区的洪涝灾害、血吸虫病。航道和鱼道的阻塞、水质的污染,以及环湖丘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非耕地化速度加快等等,都是急待解决的。同时,近年来省内各部门及有关地区做了许多整治开发的前期工作,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进行综合整治、开发洞庭湖区的规划提供了基本条件。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力量下定决心搞好洞庭湖区的开发整治规划工作是及时的,同时也是对过去处理重大问题简单化的一种否定。为了进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汛  
小议加强军用土地开发经营中的土地估价工作贾汛近几年,一些用地单位利用空余军用土地搞开发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部队条件。但是,空余军用土地的开发经营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缺少科学的评估手段,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本文对规范军用土地的开发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众多,对其整治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以"生态型土地整治+"理念指导开展废弃矿井开发与利用,须以系统论的视角来统筹规划,做到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废弃矿井与所在区域协同开发,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开发、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的迫切性和潜力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也是采矿大国,各类大中型矿山企业达8万余个。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众多,对其整治和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以"生态型土地整治+"理念指导开展废弃矿井开发与利用,须以系统论的视角来统筹规划,做到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整合利用,废弃矿井与所在区域协同开发,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开发、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废弃矿井开发利用的迫切性和潜力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也是采矿大国,各类大中型矿山企业达8万余个。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崔可嘉  范建龙  
综合整治合理利用──吴江市土地复垦开发成效综述崔可嘉,范建龙近年来,江苏省吴江市针对在改革和发展中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新情况,结合土地资源特点,治标与固本兼顾,开源与节流并举,依法保护好耕地,积极探索土地复垦利用新路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旭红  
受陕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陕西省丹凤县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呈现了数量多、面积小、地块多、分布散等特点。如何管好这些小而散的土地整治项目?丹凤县通过不定期项目抽查、落实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引入公众监督等方式,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提升了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不定期抽查监理和施工情况土地整治项目的目标任务确定以后,人是关键因素。质量能否保证,管理是否规范,项目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帅强  邓运员  
根据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地域机制",以客家扩展聚居区炎陵县为例,结合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发掘分析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迁徙由来、地域背景分别是客家文化景观的共同基因、本土基因;(2)由共同基因以"反客为主"的作用方式与本土基因形成了地方客家景观本质特性的主体基因;(3)保护与传承意识形态是决定其主体基因能否在世代遵循并坚守着"原汁原味"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传承过程中的人为基因。基于这些独特基因构成内在相关联的地域机制而所表达的特征,提出了应加强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保护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帅强  邓运员  
根据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地域机制",以客家扩展聚居区炎陵县为例,结合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发掘分析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迁徙由来、地域背景分别是客家文化景观的共同基因、本土基因;(2)由共同基因以"反客为主"的作用方式与本土基因形成了地方客家景观本质特性的主体基因;(3)保护与传承意识形态是决定其主体基因能否在世代遵循并坚守着"原汁原味"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传承过程中的人为基因。基于这些独特基因构成内在相关联的地域机制而所表达的特征,提出了应加强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保护管理、传承开发政策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