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
- 2023(1962)
- 2022(1571)
- 2021(1465)
- 2020(1281)
- 2019(2945)
- 2018(2982)
- 2017(5831)
- 2016(2980)
- 2015(3368)
- 2014(3337)
- 2013(3181)
- 2012(3107)
- 2011(2353)
- 2010(2626)
- 2009(2307)
- 2008(2568)
- 2007(2410)
- 2006(2026)
- 2005(2023)
- 学科
- 企(12421)
- 企业(12421)
- 济(10880)
- 经济(10867)
- 管理(10559)
- 业(9739)
- 制(6633)
- 业经(6225)
- 银(5896)
- 银行(5896)
- 行(5580)
- 财(5160)
- 企业经济(4996)
- 融(4709)
- 金融(4708)
- 体(4489)
- 方法(4271)
- 体制(4240)
- 务(3974)
- 财务(3971)
- 财务管理(3952)
- 企业财务(3857)
- 文化(3670)
- 国有(3489)
- 国有企业(3432)
- 中国(3378)
- 理论(2807)
- 数学(2577)
- 数学方法(2549)
- 制度(2469)
- 机构
- 大学(38078)
- 学院(37934)
- 管理(14937)
- 济(14419)
- 经济(13986)
- 中国(13194)
- 研究(11691)
- 理学(11526)
- 理学院(11376)
- 管理学(11230)
- 管理学院(11137)
- 财(10676)
- 京(8548)
- 财经(7541)
- 经(6817)
- 江(6816)
- 中心(6290)
- 银(6209)
- 科学(5948)
- 银行(5814)
- 北京(5745)
- 财经大学(5743)
- 所(5602)
- 州(5423)
- 行(5372)
- 人民(4920)
- 范(4899)
- 省(4874)
- 师范(4860)
- 融(4695)
共检索到69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玉德
加强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分布状况及监管现状、问题,就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监管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理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2)强化文化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夯实监管工作基础;(3)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文化资产监管体系;(4)优化国有文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施宏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延续,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完整思路和布局,也是一个市场经济大国必须走的路径,更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企业海外资产规模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瑜 綦好东
一、国有资本有效运营的目标: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企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实现这"五力"不能脱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基本目标。只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才能够使"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山 蒋同明 李晓琳 刘现伟
近年来,我国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取得决定性成果。
关键词:
资本监管 国有资产管理 政资分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柏龄 施桂珍
·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 我国“六五”期间,国有资产年均递增7%以上,“七五”期间年均递增14%以上,1988年以来,年均递增18%以上。预算内国有企业上交的税利占同期国内财政收入的50%以上,如果加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的“两金”和地方政府上交的地方附加,国有企业上交的财政收入约占国内财政收入的75%。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厚全
我国现有的国有事业单位资产存在着严重监管缺位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行政主管部门放弃监管职责,造成国有事业资产大量流失;二是假借改革、改制为名,将国有事业资产半卖半送;三是担负社会行业监管职能的事业单位弃守关口,严重破坏了政府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我们应该明确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职能;建立健全一整套登记管理法规;从五个方面落实监督管理的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登记管理机构建设;尽快开展资产的清查核实;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强化审计监督等方面来加强国有事业资产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
国有事业资产 监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初春虹 叶陈刚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作为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多年来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南。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加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亟需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修订完善现行《通则》。本文拟从加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资本监管角度,对《通则》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修订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唐永军
企业的垄断行为一直为西方经济理论所诟病,但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反垄断监管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发现,政府监管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理论进行实践,而是依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主体展开"双重标准"。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资本与跨国公司占据我国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多,对我国反垄断监管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保证中国企业守住阵地,实现"走出去"的政策目标,必须辩证地认识反垄断监管的"双重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率为反垄断监管的目标,通过相机抉择保证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的适度性与灵活性。
关键词:
反垄断监管 国有企业 相机抉择 国家利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唐永军
企业的垄断行为一直为西方经济理论所诟病,但纵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反垄断监管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发现,政府监管并没有完全按照经济理论进行实践,而是依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主体展开"双重标准"。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资本与跨国公司占据我国的市场份额日益增多,对我国反垄断监管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保证中国企业守住阵地,实现"走出去"的政策目标,必须辩证地认识反垄断监管的"双重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率为反垄断监管的目标,通过相机抉择保证我国政府反垄断监管的适度性与灵活性。
关键词:
反垄断监管 国有企业 相机抉择 国家利益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课题组
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大致可分为事业单位投资设立企业、主管部门直属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及文化事改企单位等。这些企业绝大部分资产是国有资本投入形成的,财政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利。但由于历史原因,财政对企业财务与资产管理的监管比较薄弱。随着财政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的延伸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发展的财政资产监管体系,以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治
建国40多年来,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投入形成的国有资产达2万亿元左右。这些巨额的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仅有公有制,仅有大量的国有资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不会自发地呈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改革完善,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产实行的是产权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管理体制,这种具有浓厚的产品经济特征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于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没有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晓芬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国有资产低效运营、低价转让、虚假评估等,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本文试从国家审计及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角度,来探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新举措。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监督 审计思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宝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海兰 张月明
财政资金安全是财政管理的一条重要生命线。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财政国库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如河北省2011年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总体实施方案,2012年在财政部的指导下建成并双轨试运行成功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省级国库集中支付、清算和收入业务全面实现电子化管理,省级2270家预算单位和11家代理银行全部纳入,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支付效率显著提升,国库集中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