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8)
2023(2398)
2022(2000)
2021(1854)
2020(1689)
2019(3800)
2018(3900)
2017(7183)
2016(3994)
2015(4496)
2014(4430)
2013(4320)
2012(4211)
2011(3605)
2010(4122)
2009(3901)
2008(4131)
2007(3955)
2006(3712)
2005(3738)
作者
(11504)
(9263)
(9152)
(9056)
(5997)
(4459)
(4245)
(3574)
(3518)
(3455)
(3251)
(3189)
(3138)
(3010)
(2988)
(2898)
(2832)
(2819)
(2761)
(2481)
(2472)
(2367)
(2360)
(2265)
(2195)
(2189)
(2175)
(2140)
(1898)
(1895)
学科
(15147)
经济(15118)
管理(15097)
(14466)
企业(14466)
(13690)
(9251)
(7838)
银行(7838)
(7453)
(7075)
业经(6210)
(6134)
金融(6134)
(5768)
体制(5250)
中国(4966)
(4847)
财务(4838)
财务管理(4815)
企业财务(4654)
方法(4280)
制度(4141)
(4141)
企业经济(4116)
国有(3576)
(3550)
国有企业(3518)
数学(3476)
数学方法(3410)
机构
大学(53580)
学院(52068)
(21766)
经济(21119)
管理(20105)
中国(19582)
研究(17955)
(15714)
理学(15119)
理学院(14968)
管理学(14782)
管理学院(14669)
(12192)
(11038)
财经(10808)
(10071)
中心(10048)
(9647)
银行(9560)
(8923)
(8912)
科学(8803)
(8627)
(8519)
北京(8332)
人民(8200)
财经大学(7971)
研究所(7379)
(6971)
国人(6921)
基金
项目(26708)
研究(21212)
科学(20993)
基金(19410)
(16351)
国家(16152)
科学基金(14040)
社会(13268)
社会科(12577)
社会科学(12575)
教育(9952)
(9704)
基金项目(9533)
编号(8787)
成果(8678)
自然(8598)
自然科(8351)
自然科学(8349)
资助(8321)
(8299)
自然科学基金(8228)
课题(6496)
(6385)
(6343)
重点(6123)
项目编号(5821)
教育部(5636)
(5587)
国家社会(5449)
人文(5373)
期刊
(29857)
经济(29857)
研究(21755)
中国(16049)
(14825)
(14239)
金融(14239)
管理(9421)
教育(7741)
学报(6569)
(6150)
财经(6062)
科学(5920)
大学(5463)
(5159)
学学(4818)
会计(4345)
技术(4300)
业经(4181)
财会(4181)
经济研究(4103)
(3878)
问题(3773)
图书(3760)
理论(3568)
国际(3485)
(3446)
农业(3251)
实践(3188)
(3188)
共检索到104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施宏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延续,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完整思路和布局,也是一个市场经济大国必须走的路径,更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中国企业海外资产规模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磊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投资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境外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境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存在着许多漏洞,外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境外企业自身经营决策也存在诸多弊端。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从战略分析、产权关系,科学管理、监控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境外国有资产的事前监控、过程控制和事后监控有效结合的科学手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瑜  綦好东  
一、国有资本有效运营的目标: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国企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而实现这"五力"不能脱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基本目标。只有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才能够使"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玉德  
加强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监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障,也是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体制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国有文化企业资产分布状况及监管现状、问题,就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提高国有资本控制力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监管立法和制度建设步伐,理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体制;(2)强化文化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夯实监管工作基础;(3)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文化资产监管体系;(4)优化国有文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晓芬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国有资产低效运营、低价转让、虚假评估等,致使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本文试从国家审计及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角度,来探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新举措。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党建龙  
如何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建立规范高效的企业业财务制度,保障国有资本的增值与安全,是新时期财政部门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也是《会计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赋予财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财政部门作为财务主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分析企业日常财务运行中出现的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汤媛媛  杨春  
近年来,在对外投资活动中,中央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境外投资和并购等方式积累了巨额资产,但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频发,找到问题的症结是监管和防范的前提。产权不明、政府组织监管不力、公司治理模式缺位、经营战略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审计等问题是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监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以有效的公司治理环境和内部审计等制度为核心的风险监管防范常态化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汤媛媛  杨春  
近年来,在对外投资活动中,中央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境外投资和并购等方式积累了巨额资产,但国有资产流失的事件频发,找到问题的症结是监管和防范的前提。产权不明、政府组织监管不力、公司治理模式缺位、经营战略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审计等问题是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监管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以有效的公司治理环境和内部审计等制度为核心的风险监管防范常态化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煊  
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监管能力本质上是境外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问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能够为中国国有企业境外监管提供一个系统分析工具。控制环境要素方面,要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并完善境外高管的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风险评估要素方面,要构建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控制风险,并构建多元化董事会结构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控制活动要素方面,要强调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并重,构建境外高管的权力制衡机制;信息与沟通要素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方位监控,实现境内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监督要素方面,要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控制度执行,通过外部审计实现内控制度评价及优化,通过政府审计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夏谷  张孝锋  
外资银行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加强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一要建立完备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二要在立法中明确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原则;三要完善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四要完善对外资银行业务经营的法律监管;五要完善风险监控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焱霞  
文章认为,世界经济迟迟没能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国际众多知名企业面临种种经营困难,这为我国企业进行国际扩张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机会。事实上,近几年我国许多国企加快了境外投资的步伐,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随着境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暴露在各种风险下。如何在进行国际扩张的同时,完善境外国有资产的防控和监管问题就日益紧迫起来。为此,文章建议加强境外投资立法、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问责机制和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等,防控和监管我国境外的国有资产的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山  蒋同明  李晓琳  刘现伟  
近年来,我国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并取得决定性成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华  
保险监管,就是国家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世界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重视对保险业的监管。 一、保险监管的原因 1.是由保险业的公众性所决定的。保险公司能否按照合同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必须有一个代表公众利益的部门来监督保险公司履行保险合同的义务。 2.是由保险业的竞争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是能够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行业,竞争十分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玉红  
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构建金融监管的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