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8)
2023(3654)
2022(3027)
2021(2892)
2020(2610)
2019(5950)
2018(5916)
2017(11398)
2016(6417)
2015(6910)
2014(6847)
2013(6979)
2012(6572)
2011(6006)
2010(5982)
2009(5840)
2008(6026)
2007(5629)
2006(5197)
2005(4900)
作者
(19704)
(16090)
(16006)
(15238)
(10463)
(7649)
(7275)
(6332)
(6244)
(5955)
(5564)
(5523)
(5364)
(5361)
(5344)
(5031)
(4871)
(4865)
(4830)
(4811)
(4202)
(4099)
(4013)
(3822)
(3793)
(3786)
(3680)
(3465)
(3390)
(3264)
学科
管理(27273)
(20562)
(19543)
企业(19543)
(19492)
经济(19465)
(9766)
方法(8612)
(6897)
(6844)
财务(6823)
财务管理(6800)
数学(6527)
数学方法(6451)
企业财务(6424)
(5811)
中国(5618)
(5442)
(5082)
银行(5060)
业经(5018)
(4846)
(4839)
(4668)
理论(4640)
人事(4375)
人事管理(4375)
经营(4234)
(4069)
(4007)
机构
大学(84589)
学院(83013)
管理(32249)
研究(31318)
(30597)
经济(29639)
中国(27672)
理学(25052)
理学院(24726)
管理学(24301)
管理学院(24130)
科学(20426)
(20122)
(18127)
(18014)
(17381)
研究所(15527)
(15310)
中心(14907)
农业(14474)
业大(13642)
(13075)
北京(12975)
财经(12302)
(11929)
(11497)
(11162)
技术(10225)
(10051)
(9647)
基金
项目(49807)
科学(37491)
基金(35139)
研究(33443)
(32490)
国家(32196)
科学基金(26265)
(19197)
社会(19117)
自然(18819)
自然科(18339)
自然科学(18330)
自然科学基金(18027)
社会科(17975)
社会科学(17966)
基金项目(17921)
(17044)
资助(15719)
教育(15446)
编号(13086)
重点(11621)
成果(11479)
(10725)
计划(10604)
科研(10077)
(10036)
(10014)
课题(9930)
创新(9454)
科技(9193)
期刊
(40557)
经济(40557)
研究(26495)
中国(24327)
(17274)
管理(17103)
学报(16888)
(15686)
科学(14903)
大学(12447)
学学(11595)
(11410)
金融(11410)
农业(10227)
教育(9817)
技术(7701)
(7679)
财经(6750)
会计(6007)
(5892)
经济研究(5805)
业经(5287)
图书(4965)
财会(4812)
(4810)
问题(4473)
现代(4435)
业大(4421)
国际(4168)
(4105)
共检索到148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禾  
2010年7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持续扩大,3季度同比上涨3.7%,4季度达到4.7%,2011年1季度升至5.0%,创下9个季度以来的新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稳定物价措施,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综合分析本轮价格上涨的特点和原因可以看到,价格上涨的微观基础和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价格上涨的动力已逐渐从需求拉动的周期性通胀向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并存的结构性通胀转移。从中长期看,在一定意义上成本推动因素强劲而持续,价格温和上涨有可能趋向常态化。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加强需求管理的同时,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应对通胀的供给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谭海鸣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冀申  
中央银行应当致力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设置合适的通胀目标,以此引导和管理通胀预期。现阶段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有所提高,适度提高通胀目标能减少频繁的目标偏离,增强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4.5%左右和[2%,6%]可以作为现阶段通胀目标值和目标区间的参考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冀申  
中央银行应当致力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设置合适的通胀目标,以此引导和管理通胀预期。现阶段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有所提高,适度提高通胀目标能减少频繁的目标偏离,增强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4.5%左右和[2%,6%]可以作为现阶段通胀目标值和目标区间的参考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严重的通胀预期必然会误导公众即期和未来的投资、消费和储蓄行为,引发盲目的资产投资、投机和保值性消费热潮,甚至有可能引发物价的全面上涨,产生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今年以来,市场价格运行总体平稳。1、2、3、4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5%、2.7%、2.4%和2.8%,1-4月平均上涨2.4%。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涨幅高一些,1-4月累计分别上涨5.6%和10.4%。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价格领域积累的矛盾不断增多,因流动性充裕导致的社会通胀预期不断增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此,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沉着应对,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的价格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红玉  
一直以来,通胀率都是一个很敏感的经济指标,很多时候一旦通胀率出现大的波动,央行便会采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伴随着通胀率和利率的变化,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其影响,以顺应利率变动和调节通胀率的需要。但利率和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否会有助于通胀的调节,却有待考证。本文借助于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通胀率、利率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兴益  
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之后,朱钅容基总理提出了新政府“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施政方针。加强和改善经济管理,不仅是贯彻这一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外经济管理的做法与教训,总结我国经济管理的成绩与问题,提出加强和改...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也说通胀和失业茅于轼前一阵我国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厉以宁就通胀和失业问题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吴先生强调治理通胀,厉先生则认为失业是首要问题。吴、厉两位的意见显然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但经济学界认为这是一个争论,其前提是通胀有利于缓解失业。否则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峰  
人民币升值可以从时间路径和空间路径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在多重的政策目标下,中国目前选择了渐进的升值方式,升值过程中名义汇率与物价水平共同调整。伴随有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升值方式会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改变社会的福利分配,这要求有相应的福利调整措施进行配套,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阳钧  
本文认为随着2009年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通胀预期也在逐步增强,为了给我国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当前我国物价呈结构性温和上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管理通胀预期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体现了年初决策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下一阶段仍然存在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要继续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戈  
本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通胀预期不总是负面现象。通胀预期能自我实现,也能自我消逝。通胀预期能否自我实现,最终取决于通胀趋势是否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通胀预期能否管理以及如何管理,最后提出了未来挑战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念斋  
本文分析了通胀预期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应采取有力措施管理好通胀预期,并着重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提高利率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正负效应。本文认为在目前通货膨胀并不很严重的情况下应以公开市场操作和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道义劝说为主,辅之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敬桂  黄普  
文章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净出口增长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函数,并通过BSVAR模型的估计和预测,分析各个要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性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冲击和投资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消费对通货膨胀的冲击要大于投资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净出口当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作用于通货膨胀压力;货币政策滞后性和非政府性资金融通过大,在一定程度并没发挥货币政策短期作用。文章认为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来源于投资过热;合理规制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发展可以增强货币政策的时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