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3)
- 2023(12100)
- 2022(10684)
- 2021(10076)
- 2020(8426)
- 2019(19381)
- 2018(19430)
- 2017(37298)
- 2016(20477)
- 2015(23053)
- 2014(23215)
- 2013(22885)
- 2012(20945)
- 2011(18703)
- 2010(18672)
- 2009(17310)
- 2008(16890)
- 2007(14832)
- 2006(12968)
- 2005(11626)
- 学科
- 济(77931)
- 经济(77811)
- 管理(64080)
- 业(58088)
- 企(49957)
- 企业(49957)
- 方法(35148)
- 数学(30039)
- 数学方法(29672)
- 财(22727)
- 农(20621)
- 中国(20373)
- 制(19216)
- 业经(18585)
- 学(17168)
- 地方(16237)
- 务(14260)
- 财务(14189)
- 财务管理(14155)
- 理论(13920)
- 贸(13554)
- 贸易(13545)
- 农业(13414)
- 企业财务(13407)
- 环境(13186)
- 和(13148)
- 易(13115)
- 体(13074)
- 技术(12830)
- 银(12822)
- 机构
- 大学(289856)
- 学院(286510)
- 管理(116310)
- 济(111416)
- 经济(108768)
- 理学(100417)
- 理学院(99315)
- 管理学(97696)
- 管理学院(97178)
- 研究(94403)
- 中国(69983)
- 京(62116)
- 科学(58086)
- 财(54099)
- 所(46594)
- 农(43196)
- 财经(42540)
- 中心(42501)
- 江(42426)
- 研究所(42207)
- 业大(42143)
- 北京(39222)
- 经(38534)
- 范(37488)
- 师范(37160)
- 院(34707)
- 州(34147)
- 农业(33591)
- 经济学(32733)
- 财经大学(31640)
- 基金
- 项目(197314)
- 科学(155241)
- 研究(146464)
- 基金(142989)
- 家(123652)
- 国家(122630)
- 科学基金(105870)
- 社会(91208)
- 社会科(86356)
- 社会科学(86335)
- 省(76853)
- 基金项目(76513)
- 自然(68858)
- 自然科(67208)
- 自然科学(67194)
- 教育(67053)
- 自然科学基金(65963)
- 划(64587)
- 编号(60094)
- 资助(58238)
- 成果(49387)
- 重点(43810)
- 部(43641)
- 课题(41432)
- 创(41220)
- 发(41021)
- 制(39374)
- 创新(38447)
- 教育部(37676)
- 项目编号(37445)
- 期刊
- 济(125888)
- 经济(125888)
- 研究(86671)
- 中国(56418)
- 学报(44325)
- 管理(43888)
- 财(42157)
- 科学(40969)
- 农(39424)
- 教育(34091)
- 大学(34029)
- 学学(31743)
- 农业(27171)
- 技术(25186)
- 融(24299)
- 金融(24299)
- 财经(20800)
- 业经(19889)
- 经济研究(18592)
- 经(17607)
- 问题(15983)
- 图书(15488)
- 理论(14983)
- 科技(14365)
- 实践(13831)
- 践(13831)
- 业(13588)
- 技术经济(13399)
- 现代(13249)
- 版(13060)
共检索到42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效坡
三峡工程是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到的跨世纪特大工程。它不仅是特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跨世纪的大范围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大工程,如果把工程建设同协调上游的人地矛盾、同浦东的开发开放衔接,制定同三峡工程接轨的区域社会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发展将起事半功倍的作用。1 协调长江流域人地矛盾,加强上游地区软机制研究和论证长江水患是长江流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千百年来,中上游地区单一的种植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如毁林开荒、顺坡打垅等)、无节制的人口增长和在自然灾害基础上继发的灾荒以及战乱等等,都是导致全流域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谭传俊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即将上马。作为三峡库区的县级图书馆,如何为其服务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1.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意识,把工作重点转到为三峡建设服务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江三峡建设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必将促进库区县的各行各业的建设。服务三峡,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作为库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努力工作,为造福子孙的三峡工程作出一番贡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炳方 陈永柏 臧小平 尹锴 刘远新
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巨大,国内外广泛关注。同时,三峡工程建设期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多样,准确找出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潜在原因及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历史文献资料收集、水文水质监测、遥感监测等手段,归纳总结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力的主要类型,对比分析了蓄水前后主要驱动力因子的差异,结果发现以三峡工程建设、移民迁建、库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污染负荷等五大人为驱动力是导致库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从多角度全面剖析了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光远
三峡工程的功能究竟是发电还是防洪,对类似影响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需要许多人从多学科的观点,客观冷静地思考、讨论和研究。三峡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靠整个国家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得靠地方,尤其是重庆想方设法运用其经济实力去帮助解决
关键词:
三峡工程,两大功用,客观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 ,举世瞩目 ,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 ,总库容 393亿m3 ,防洪库容2 2 1.5亿m3 ,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 ,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 ,提高防洪能力 ,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 ,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 75 0 0万人口和 6 0 0万hm2 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装机 2 6台 ,总装机容量 182 0万kW ,年发电量 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 ,提供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将淹没耕地 2 ...
关键词:
三峡工程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9月27日,成立了中国长江二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并作为三峡工程项目业主,全面负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负责建设资金(含移民工程所需资金)的筹措和偿还。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平
长江干流的渔业捕捞量从1954年的43万t下降到2011年的8万t,降幅达81%,而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业捕捞量分别在2~4万t之间波动。三峡大坝对洞庭湖三口径流量的影响有限,但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天数和水量进一步降低。长江来水占洞庭湖径流量的30%,而在鄱阳湖中仅有0.1%,因此,对维持长江干流的渔业资源(特别是产漂流性卵鱼类)来说,洞庭湖的重要性远超鄱阳湖。干流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是江湖阻隔的结果,虽然过度捕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即使在干流休渔十年,也未必能使长江的渔业资源大幅回升。如果在两湖建闸,长江渔业资源的衰退将会进一步加剧,江豚的灭绝可能难以避免,因此,维持两湖与长江的生态联系,对长江干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平 毕大川 李致杰
一、历史背景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投资巨大、具有多方面综合效益的超大规模工程。早在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曾提出过"三峡修坝"的设想。1932年,国民党政府提出过一个三峡筑坝的粗略方案。1944年,美国垦务局长萨凡奇亲到三峡考察,提出了以南津关为坝址的修坝计划。但这一切,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是纸上谈兵,国民党政府没有可能真正开展如此规模的工程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涤源 刘佑年
三峡工程移民是国内外水库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巨大的跨世纪移民工程,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国人民极大的关注。李鹏总理多次强调:“库区移民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任务十分艰巨。”鉴于以往水库移民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的作者们以库区长期和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对三峡工程移民及其安置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福庆
三峡库区生态移民的意义及作用。三峡生态移民的原则、对象、安置模式及投资。有关对策:及时研究制定政策法规,依法生态移民;适时规划设计,推进工作实施;注意整合资源,多方筹集资金;强化宣传教育,创造舆论环境;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职责;科技帮扶发展,促进安稳致富。
关键词:
水利 三峡库区 生态移民 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姜加虎 黄群
本文在三峡工程对长江湖口站水位影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湖口站与鄱阳湖各湖区水位代表站的相关关系,研究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程度有自下游向上游方向逐渐减小的特点;枯水期影响程度大于丰水期。三峡水库丰水期作减泄流量调度,即当减少下泄流量1000~6000m3/s时,鄱阳湖水位将下降0.06~0.82m;枯水期作增泄流量调度,即当增加下泄流量1000~6000m3/s时,鄱阳湖水位将上升0.04~0.97m。尤其是枯水期的12月至翌年1月,三峡水库若减少下泄流量2000m3/s、4000m3/s、6000m3/s,鄱阳湖将分别有100km2、246km2和...
关键词:
鄱阳湖,三峡工程,水位,预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峰 谢永宏 陈心胜 邓正苗 邹业爱 李旭 侯志勇 曾静 胡佳宇
湿地植被格局是湿地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湿地植被格局的变化是湿地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洞庭湖湿地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典型通江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湿地水文情势变化明显,进而影响湿地植被格局。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系统总结了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湿地植被格局的演变规律,同时对驱动湿地植被演变的水文成因及湿地植物生物学机制进行了归纳。研究发现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不同植被类型面积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湖草群落面积呈下降趋势,芦苇(荻)和林地群落的总面积呈上升趋势。湿地植被格局的变化是水位、淹水时间、泥沙淤积等多种水文情势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湿地植物还可以通过繁殖对策、生态生理、种内种间关系变化等多个生物学策略来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而维持植被格局的稳定性。最后以杨树种植和冬候鸟多样性变化为案例,分析了洞庭湖湿地植被格局变化的生态学效应,以期为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及退化湿地的恢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广彦 付超 吴金园 刘源
重大工程是一个国家为应对经济、社会或科技等重大问题而动员全社会资源组织实施的战略性工程,是一个国家战略意志的体现。重大工程的决策具有特殊的规律和机制,对重大工程的科学决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对重大工程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重大工程决策的信息强依赖性、时机非敏感性、多元决策思维向度集成以及决策过程动态演化等特征。以三峡工程为例,分析了重大工程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
关键词:
重大工程 决策 特征 三峡工程 动态演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斌 陈睿 蒋丕彦
文章以三峡区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三峡工程对三峡区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构造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区域旅游地空间结构,并带动三峡区域尤其是三峡库区移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对三峡区域旅游地空间的变化趋势和结构形态进行了阐述,具体为"一轴"模式将转变为"双核"模式、水陆分化模式、空间掠夺与"边缘回头"模式,"两极、三轴、三区、四带"的空间结构骨架和空间拓展模式。
关键词:
旅游地 空间结构 三峡区域 三峡工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