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
- 2023(147)
- 2022(100)
- 2021(93)
- 2020(74)
- 2019(197)
- 2018(168)
- 2017(295)
- 2016(146)
- 2015(178)
- 2014(146)
- 2013(138)
- 2012(129)
- 2011(111)
- 2010(109)
- 2009(83)
- 2008(93)
- 2007(72)
- 2006(45)
- 2005(59)
- 学科
- 济(589)
- 经济(589)
- 地方(441)
- 管理(304)
- 地方经济(245)
- 教学(241)
- 中国(211)
- 理论(204)
- 学法(198)
- 教学法(198)
- 业(195)
- 学理(190)
- 学理论(190)
- 农(149)
- 环境(138)
- 城市(125)
- 企(113)
- 企业(113)
- 城市经济(113)
- 制(110)
- 农业(109)
- 方城(103)
- 发(101)
- 教育(98)
- 业经(94)
- 方法(86)
- 资源(86)
- 数学(83)
- 数学方法(83)
- 制度(82)
- 机构
- 学院(1734)
- 大学(1650)
- 管理(631)
- 研究(592)
- 济(547)
- 理学(536)
- 理学院(530)
- 经济(525)
- 管理学(517)
- 管理学院(514)
- 中国(419)
- 科学(380)
- 京(373)
- 中心(331)
- 技术(309)
- 江(295)
- 职业(294)
- 范(274)
- 师范(273)
- 财(252)
- 州(249)
- 所(247)
- 农(238)
- 业大(232)
- 院(232)
- 北京(228)
- 教育(227)
- 师范大学(220)
- 研究所(214)
- 职业技术(210)
共检索到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斌
一、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截至2013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已达72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9万人,为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毕业后医学教育取得重要突破,继续医学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谦
指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介绍了我国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医教协同、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今后国家卫生计生委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承萍 吕俊峰
医教协同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对高质量卫生人才的需求,满足基层群众对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内在需求,但目前面临着高职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工作机制不成熟、缺乏有效举措吸引医疗机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缺乏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等困难。为此,文章提出要积极探索医教协同体制机制创新、主动推进医校双方全程深度参与协同育人过程、充分发挥政策和科学理论的引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层卫生人才 医教协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吕兆丰
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医教协同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经验:在对首都医药卫生人才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定位,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培养合格适用人才;实践医教协同,个性化地培养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
关键词:
医学人才培养 医教协同 首都医科大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志明 夏立平 陈国忠
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质和量的需求将越来越高,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高质量护理人才,高职护理专业应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紧贴基层护理岗位需求,以校院合作为平台,通过医教协同联合培养实用性护理人才。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基层护理 职业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骥
介绍了四川省针对本省卫生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协同配合,从机制、制度和模式三个方面入手,推进卫生计生人才培养的做法:完善工作机制,做大人才供量;健全教育制度,做优人才质量;改革培养模式,做实基层队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俊起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此次专门召开推进会,对于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健康卫士。希望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方面,加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琼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医教协同驱动理念,坚持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职业性的基本原则,构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并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验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平 潘红宁 韩扣兰 史卫红 徐会党 徐友凤 陈国忠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为保证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构建了特色化的基层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进行质量管理和"诊改",保障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基层"全科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基层医学人才培养 质量保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飞中 刘洁
介绍了我国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实践,阐述了"医教协同"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提出的新要求。认为"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该是多维联动的体系,要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国家质量标准、医学院校内部的质量标准、同行专家的专业质量标准,还需强化全面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贵仁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现在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看好医生难"。缓解"看病难、看好医生难",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临床医师。2011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翁铁慧
介绍了上海市通过医教协同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培养结合的理念和做法。在系统设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突出"全",在抓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突出"严",在凝聚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资源方面突出"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丽娜 才晓茹
医学生要具备"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医学专科院校职业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医教协同为视角,打造"两个主体、三个载体、四个维度"的医学专科院校特色职业文化,探索和构建医学专科院校职业文化建设体系。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医学专科院校 职业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强 吕帆 林征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各级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主体在医教协同下构建动力、运作及调整机制。构筑促进全科医学人才生涯发展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动力机制是逻辑起点,构筑形塑全人照护医业理性的运作机制是逻辑基础,构筑针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整机制是逻辑依托。这要求通过立法加强全科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明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本科学历基准,建立贯穿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一体化完整教育体系,进一步创设育人机制与保障条件。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全科医生 全人照护 人才培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涂扬举
基于人机协同模型,企业通过数字转型、智能交互、知识融合和协同共创的转型发展路径,创造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新范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建立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新范式,新的管理范式将颠覆传统管理学认知。基于对数字经济时代“人”的思考和认识,“人”的角色正逐渐发生变化。过去,“人”是主体,“物”是客体,人始终对物持有操作管控的绝对权力,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人和物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带有智能化能力的机器可以预判风险、纠正错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