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
2023(5)
2022(13)
2021(5)
2020(7)
2019(12)
2018(9)
2017(15)
2015(7)
2014(3)
2013(6)
2012(8)
2011(11)
2010(9)
2009(6)
2008(9)
2007(4)
2006(4)
2004(3)
2003(3)
作者
(34)
(33)
(27)
(27)
(25)
(19)
(18)
(15)
(14)
(13)
(12)
(12)
(11)
(11)
(10)
(10)
(9)
(9)
(9)
(8)
(8)
(8)
(8)
(8)
(8)
(8)
(8)
(8)
(7)
(7)
学科
(46)
(44)
医疗(44)
制度(43)
(43)
服务(42)
医院(29)
(28)
(28)
综合(28)
管理(22)
医学(16)
其他(13)
与其(12)
关系(12)
学科(12)
组织(10)
(9)
(8)
卫生(8)
(8)
(8)
税收(8)
(7)
行政(7)
行政管理(7)
(6)
肿瘤(6)
(5)
(5)
机构
大学(113)
学院(102)
管理(63)
医院(55)
(54)
(53)
卫生(53)
理学(46)
理学院(45)
管理学(44)
管理学院(43)
(42)
(39)
研究(39)
(37)
(31)
医学(31)
经济(29)
医学院(28)
中心(27)
公共(25)
医科(22)
(22)
科大(22)
医科大(21)
医科大学(21)
(21)
中国(20)
附属(20)
北京(19)
基金
项目(74)
基金(56)
科学(53)
国家(51)
(51)
科学基金(42)
自然(41)
自然科(40)
自然科学(40)
研究(38)
自然科学基金(37)
基金项目(32)
(25)
资助(22)
(21)
社会(20)
大学(17)
社会科(17)
社会科学(17)
计划(17)
社科(16)
科研(16)
编号(16)
人文(15)
(15)
卫生(15)
(14)
成果(14)
教育(14)
高校(14)
期刊
(120)
经济(120)
中国(118)
(103)
卫生(103)
(103)
管理(20)
研究(15)
(12)
科学(11)
图书(10)
(9)
书馆(8)
图书馆(8)
(7)
税务(7)
(6)
大学(6)
学学(6)
学报(6)
(6)
(6)
涉外(6)
理科(6)
管理科(6)
管理科学(6)
工业(5)
工程(5)
(5)
经济师(5)
共检索到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灵芝  
医疗欠费不仅是医院的一大难题,也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医疗机构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律性的同时,要倡导医患沟通,加强和患者、有关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共建医患关系的和谐氛围,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时,也让社会正确了解和看待医疗机构,从而避免或减少医疗欠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文禹衡  胡琳  
考察"获取联网医疗设备上患者数据"条款的立法例,透析美国禁止规避技术措施例外制度如何衡平数据汇编的版权人与获取医疗数据的"患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分析各利益方围绕"非侵权性使用""不利影响""法定因素"三个焦点展开的博弈后,通过解读该条款的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可知当符合"患者主体的资格构成"和"规避行为的情境条件"时,对联网医疗设备及其对应监测系统实施规避行为不会被认定为版权法上的侵权。从全球数据秩序重构进程观察,该条款初具"数据可携权"雏形,并从"追求法律和经济间的平衡""实现权利间的新平衡""审视大数据时代新型权利"三个方面给其他国家的版权法修正提供思考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霖  刘桂云  
医护人员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医院文化、服务质量及医院形象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因此,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服务水平和政策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整体评价,这一点对于医疗救助对象更为重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邓朝华  洪紫映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作为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补充对缓解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石对在线的医患关系有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有诸多因素影响医患信任,医患信任的提升对患者的行为意向也有积极影响。以在线医患信任为核心,重点从患者角度研究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医患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人、网站、医院和医生4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从宏观上也会影响在线患者信任和患者行为意向,也将其纳入分析。基于此,以信任模型的概念框架以及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晓  殷国良  
医疗事故在我国多年来一直屡见不鲜 ,患者索赔困难重重 ,给医院造成巨大的压力 ,因此 ,开办医疗责任保险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开办医疗责任保险应实施强制保险 ,由卫生行政部门代理。现行医疗责任保险应在赔偿项目、增加协商赔偿条款等方面进行改进 ,使医疗责任保险更加完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邓朝华  洪紫映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作为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补充对缓解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石对在线的医患关系有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有诸多因素影响医患信任,医患信任的提升对患者的行为意向也有积极影响。以在线医患信任为核心,重点从患者角度研究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医患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人、网站、医院和医生4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从宏观上也会影响在线患者信任和患者行为意向,也将其纳入分析。基于此,以信任模型的概念框架以及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理论为基础构建模型,提出9个假设。以有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服务经验的用户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研,获得271份有效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个人信任倾向外,医患信任影响因素中的网站、医院和医生的可信度均对在线患者信任有显著影响,其中网站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在线患者信任也显著影响患者行为意向。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对在线患者信任也有显著影响,但对患者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将医患信任的研究从线下延伸至线上,探讨在线患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患者信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克春  陈斌  苏明丽  李明  袁红梅  
运用SPSS软件对"医疗保险制度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的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医保制度下医患关系逐步向平等的方向发展,医保制度的实施不能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医保制度实施后,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医保制度对医患关系紧张因素评价有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情  郑宇新  
以1999—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财务总监(CFO)兼任董秘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CFO兼任董秘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并且这一效应在董秘任职年限较短、董秘性别为男性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CFO兼任董秘有助于从信息沟通和风险规避方面改善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胡蓉  陈惠芳  徐卫国  
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促使移动医疗成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三甲医院大力推广移动医疗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系统的有效使用、提高患者就诊的感知价值进而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成为行业和学界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患者的层面分析移动医疗中医患互动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1)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探讨移动医疗中医患之间的知识共享为医疗服务带来的价值创新,比较移动医疗与传统医疗服务中医患互动的变化;(2)提出医患互动对患者感知价值的积极影响以及知识共享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的研究模型;(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员在三甲医院的内科、外科和儿科挑选使用移动医疗技术的患者进行访谈,收集线上和线下不同科室420份患者的有效数据,运用Spss和Amos验证患者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以及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医患互动对患者感知价值有积极作用,知识共享在医患互动与患者感知价值之间起中介作用,并将模型解释度提高到0.683。传统医疗注重医生与患者的临床知识转移,移动医疗不仅实现了临床知识的充分转移,还实现了患者知识的采集,形成了医生知识和患者知识的聚集效应,以及所有知识在网络中的共享机制,这些知识的共享为患者就医带来效率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移动医疗中患者感知价值形成机制的范式研究,以及医患互动和医患知识共享行为等领域的研究,为医院如何设计移动医疗应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敏  江雷  任娜  姜小飞  
文章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在医疗纠纷发生过程中医患双方预防投入不足的原因,即医方的原因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扭曲-医生人力成本被严重低估,信息不对称导致医方存在道德风险;患方的原因为过错成本低、违法行为未支付合理对价,并在此基础上,从医方和患方角度构建了预防医疗纠纷的法经济学路径,即医方的路径: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合理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对医生实现正激励;建立合理的控制机制,实现最佳预防;患方的路径:采取比较过错归责原则,实现最佳预防;让病人为违法行为支付合理对价,实现理性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司莉  舒婵  
文章以"好大夫在线"问答中糖尿病主题相关的10年数据为例,揭示在线医疗社区的患者、医生及问答记录的特征。研究发现,患者人群覆盖所有糖尿病类型,出现多种并发症;患病时长较长的用户更愿意在网上咨询;患者的过敏原大多数属于食入式或注射式过敏原;医生的临床职称和教学科研职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医生所属的医院具有明显的集中与分散的特点,少部分医院吸引大多数患者进行咨询;医生所属的科室较为分散;较活跃的医生来自于三级医院,且大多数属于内分泌科;患者提问主题大致分为7类,围绕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展开;大多数患者希望从治疗过程、治疗手段和医治程度等方面得到医生的帮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钰  莫书亮  
社交沟通障碍通常是引起自闭症儿童父母关注的首要症状之一。近年来,家长介入的自闭症幼儿社交沟通疗法(Pre-school Autism Communication Therapy, PACT)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能力上的干预效果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PACT的理论基础、干预方法、应用效果、优缺点以及技术发展进行评介,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和干预机构在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沟通能力的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何桢  
2021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患角色融合下基层共享医疗运营模式研究》一书,是河北工业大学吴晓丹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GL087)优秀结题研究成果的结晶。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医疗健康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新形势下“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艳  满晓玮  赵丽颖  蔡东霞  刘黎明  程薇  
目的:在北京市“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背景下,通过对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受益人群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卫生政策的精准制定和调整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利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及受益人群构成。结果: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以本地居民为主,外来就医患者费用占比为27.33%,外来就医患者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均高于本地居民,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在机构流向、年龄别、疾病别构成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中,中老年患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均是费用消耗的主体,外来就医患者主要利用优质医疗资源的住院服务,整体构成呈年轻化,主要流向疑难杂症或北京市优势病种。因此,北京市应加强区域间协作,在政策制定、评价、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蒋艳  满晓玮  赵丽颖  蔡东霞  刘黎明  程薇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北京“医药分开”“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变化情况,为下一步卫生资源的配置与调整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核算2016—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不同来源患者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016—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以本地居民为主,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增长较慢,费用占比从29.35%降至27.33%,改革后本地居民服务量小幅增长,外来就医患者门诊服务量小幅下降,其门诊、住院次均费用均高于本地居民,但增长较慢。改革后不同来源患者药品费用占比均下降明显,卫生材料费用占比小幅下降。结论:北京市医疗机构虹吸效应明显,但本地居民与外来就医患者对医疗服务利用的重点不同,改革后本地居民与外来就医患者次均费用差异减小,患者费用结构均呈优化趋势,但改革对不同来源患者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合理调整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与配置,在政策制定与效果评价时考虑不同来源患者受到的不同影响,提高精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