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
2023(598)
2022(448)
2021(433)
2020(312)
2019(718)
2018(707)
2017(1187)
2016(679)
2015(826)
2014(855)
2013(833)
2012(835)
2011(638)
2010(646)
2009(566)
2008(637)
2007(511)
2006(467)
2005(347)
作者
(1718)
(1534)
(1458)
(1451)
(910)
(659)
(649)
(563)
(513)
(509)
(507)
(482)
(471)
(458)
(453)
(440)
(430)
(420)
(393)
(367)
(361)
(350)
(344)
(338)
(334)
(333)
(319)
(316)
(307)
(301)
学科
(3947)
管理(3917)
财政(2682)
(2485)
(2226)
企业(2226)
(1755)
经济(1753)
(1646)
(1643)
(1366)
制度(1365)
(1344)
体制(1282)
(1252)
财务(1244)
财务管理(1233)
企业财务(1190)
管理体制(1043)
政制(1040)
中国(955)
地方(819)
(733)
方法(581)
业经(561)
(561)
银行(561)
环境(525)
(514)
(502)
机构
学院(8372)
大学(8330)
(4037)
(3494)
经济(3416)
管理(3239)
理学(2729)
理学院(2708)
研究(2708)
管理学(2684)
管理学院(2669)
中国(2342)
财经(2046)
财政(1897)
(1839)
(1635)
(1624)
科学(1548)
(1537)
(1488)
财经大学(1461)
中心(1426)
(1367)
研究所(1123)
(1066)
经济学(1047)
(1035)
北京(1019)
(995)
(994)
基金
项目(5537)
研究(4504)
科学(4350)
基金(3893)
(3289)
国家(3264)
社会(2955)
科学基金(2876)
社会科(2818)
社会科学(2818)
(2276)
基金项目(2080)
教育(2014)
编号(1805)
(1766)
(1719)
成果(1668)
自然(1608)
自然科(1564)
自然科学(1564)
自然科学基金(1538)
资助(1433)
(1357)
课题(1318)
(1271)
国家社会(1269)
(1256)
重点(1233)
创新(1190)
项目编号(1168)
期刊
(4428)
经济(4428)
(4166)
研究(3412)
中国(2843)
(1588)
财政(1588)
管理(1201)
财经(1057)
(1056)
金融(1056)
会计(1040)
学报(1028)
教育(962)
(935)
(911)
大学(898)
财会(891)
科学(868)
经济研究(864)
学学(850)
(673)
技术(659)
会通(651)
通讯(651)
农业(598)
业经(571)
问题(527)
参考(480)
(480)
共检索到15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俏彬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各类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加快、强度明显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仅以2010年为例,就相继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大旱、波及全国东南西北的洪涝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极大影响。为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历年来各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乔鹏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有效遏制和减少灾害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江苏灾害发展形势,提出今后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工程措施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设想.以期为江苏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昌富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原则、定位及编制方法、以及与城市规划体系整合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框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娇  杨永忠  
立足管制经济学中的社会性管制视角,建立二维社会性管制基本理论模型,在模型的框架下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社会性管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当前中国城市防灾减灾实践中存在的社会性管制制度的缺失与执行不力,认为只有加强政府的社会性管制才能有效解决中国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围绕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性对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社会性管制政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秦锐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管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还无法完全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悦  崔炜  
老龄化社会中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更为严峻且尤为重要。老龄化社会对社区防灾减灾提出挑战,表现为老年人群比例上升、老式房屋的安全隐患、应急演练多流于形式以及缺乏灾后心理问题疏导等方面。国外社区防灾减灾在软硬件配置、灾情预警与评估、信息化动态监控灾害、灾后社会参与重建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因此借鉴国外社区防灾减灾模式,我国社区应该在弱势人群灾害风险摸底与防范、灾害地图绘制与信息化建设、防灾减灾宣传与筹备、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等方面提高灾害治理水平和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雪莲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就和变革,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和尚待解决的各种问题,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兆奎  邵侃  
武陵山区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很多掣肘因素,灾害问题是为其一。尤其是作为主要承灾体的广大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湘西7.15暴雨洪灾为个案,对其灾情灾况进行实录,进而考察武陵山区暴雨洪灾的历史变迁,发现这一灾种其实由来已久,并逐步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尽管该地区具有长时段应对灾害的切身经历以及技术、经验的累积,但在防灾意识、减灾运作、灾害救助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分别从防、减、救三个环节为武陵山区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方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爱平  
中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灾害也在迅速增多,灾害损失明显上升。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长期性制约因素。目前减灾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从建立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机制、灾害评估机制与减灾投入机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多元化主体的救灾机制等方面构建和完善中国综合防灾减灾机制,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促进减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宏宇  
该文在对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法律保障机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构建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法律体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寒地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支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满元  
尽管减灾需求的变化情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说来,综合受灾程度最高的地区作为我国自然灾害对社会发展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也应是我国减灾的重点地区。此外,在考虑具体的减灾需求时,也还需考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度;总体上看,实践中受灾损失的程度越大、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深,那么也就越有较大的减灾需求。为有效地加强区域的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实践中除加快经济发展以及大力提高减灾科技水平外,积极开展减灾能力调查、合理地规划区域减灾能力建设及提高灾害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磊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引发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即如何利用科技减灾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则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本文指出 ,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 ,靠科学评估 ,靠灾害风险分析 ,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 ,确保 2 1世纪西部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这一关系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健  吴虹  
本文以济南市区为重点 ,较全面的汇述了建国以来济南发生的重大灾害 ,总结了全市防灾工作的得失 ,分析了当前异常严峻的防灾形势 ,提出了济南 2 0 0 0~ 2 0 10年减灾工作的基本构想 ,勾划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全国同类型城市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京钟  
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抗灾、救灾、减灾已成为不能忽视且急需关注、重视、研讨的问题。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抗灾减灾财税体系,促进和完善我国的抗灾、减灾、救灾工作(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万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