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8)
2023(4708)
2022(3733)
2021(3881)
2020(3019)
2019(6912)
2018(7051)
2017(11950)
2016(8001)
2015(9051)
2014(9178)
2013(8295)
2012(7655)
2011(7275)
2010(7627)
2009(6606)
2008(6318)
2007(6050)
2006(5607)
2005(5021)
作者
(18281)
(15975)
(15415)
(14789)
(9512)
(7721)
(7035)
(6315)
(6156)
(5589)
(5296)
(5221)
(5100)
(4903)
(4763)
(4741)
(4724)
(4525)
(4425)
(4416)
(4237)
(4104)
(3961)
(3858)
(3848)
(3631)
(3517)
(3438)
(3311)
(3296)
学科
(43304)
农业(28759)
(23606)
经济(23587)
(22589)
教育(19266)
中国(13161)
业经(10483)
农业经济(9583)
(9494)
(8804)
农村(8799)
发展(8723)
(8601)
管理(7353)
(6606)
劳动(6606)
土地(6583)
理论(6531)
教学(6378)
农业劳动(6286)
人口(6122)
收入(6017)
(5786)
动力(5770)
劳动力(5754)
地方(5740)
农业人口(5687)
(5676)
方针(5662)
机构
学院(99461)
大学(95789)
(38264)
研究(37579)
(34869)
经济(33953)
管理(31111)
农业(28653)
教育(27766)
理学(27139)
理学院(26797)
管理学(26219)
管理学院(26024)
(24422)
师范(24361)
中国(23329)
科学(21530)
(21378)
业大(21179)
师范大学(19395)
(18913)
(17641)
农业大学(17410)
中心(17357)
研究所(17046)
职业(16804)
技术(15433)
北京(13804)
(13243)
(13187)
基金
项目(61488)
研究(57168)
科学(49827)
基金(39346)
教育(33989)
社会(33130)
(32604)
国家(31969)
社会科(30494)
社会科学(30488)
编号(29496)
(28101)
科学基金(26476)
成果(25244)
(24641)
(23876)
课题(22574)
基金项目(20603)
(19480)
(16433)
规划(16424)
(16157)
(15996)
重点(14904)
(14758)
资助(14367)
发展(14184)
(14090)
(14023)
阶段(13997)
期刊
教育(48450)
(46513)
经济(46513)
(46259)
研究(37116)
中国(35126)
农业(31502)
业经(15258)
技术(13983)
(13667)
职业(13552)
学报(13256)
农业经济(12991)
科学(12662)
农村(12540)
(12540)
大学(12488)
学学(10314)
(9677)
金融(9677)
技术教育(9274)
职业技术(9274)
职业技术教育(9274)
农村经济(8496)
问题(7411)
(7069)
世界(6902)
(6799)
经济问题(6583)
社会(6185)
共检索到16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永红  
通过对辽宁省农民职业教育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途径,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粗浅的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玉红  
一、辽宁省农民教育的基本现状(一)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基本状况辽宁省有4200多万人口,其中有一半在农村。依据2002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1.96%,小学文化程度占35.09%,初中文化程度占48.1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4.76%。可见,在我省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三分之一还多,85%均在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昀陶  李旻  司亚伟  梁中辉  
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的推进以及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与日俱增,农民发生了从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职业分化调整。农民职业分化有利于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基于辽宁省清原县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职业分化现状和农民职业分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耕地面积、距县城距离对农民职业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田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石田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从事农业劳力11.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6%。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剑富   徐峰   郭金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要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必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依据(一)现实依据: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有农村劳动力4.4亿多人,而农业生产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立伟  王礼力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今天,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一手调查,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证明:职业教育和农民的文化水平都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且职业教育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大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但是农村农民职业教育相对欠缺,政府组织力度不够,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民比重很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昀陶  李旻  司亚伟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空心化日益严重,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亟需发展一批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职业农民,以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难题。中央一号文件自2012年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至今,全国各地都积极探索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和未来发展路径。培育职业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民职业化过程,农民职业化的发展方兴未艾。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随机入户获得第一手数据,对辽宁省农民职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对职业农民的了解程度和性别等因素对农民职业化意愿影响显著。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明确职业化农民培育主体、加强推广宣传、完善基础建设和建立准入机制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广深  许花桃  许喜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皮江红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又依赖于职业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要求,是回应国家政策的需求,是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基本经验的诉求。在培养职业农民的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苏永玲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成为辽宁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变动情况,探究农民收入构成变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良性持续增长的两条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天聪  章志平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究竟由谁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为双赢之策,既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又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自身的变革路径,还需要国家政府提供制度政策上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