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5)
- 2023(2654)
- 2022(2150)
- 2021(2151)
- 2020(1754)
- 2019(3796)
- 2018(3882)
- 2017(7886)
- 2016(4340)
- 2015(4715)
- 2014(4670)
- 2013(4812)
- 2012(4460)
- 2011(4179)
- 2010(4316)
- 2009(4087)
- 2008(3985)
- 2007(3860)
- 2006(3575)
- 2005(3078)
- 学科
- 农(42946)
- 农业(28529)
- 济(22028)
- 经济(22011)
- 业(21774)
- 业经(10253)
- 农业经济(9506)
- 村(8776)
- 农村(8772)
- 发(6782)
- 土地(6550)
- 劳(6418)
- 劳动(6418)
- 农业劳动(6259)
- 发展(6030)
- 展(6029)
- 人口(5955)
- 收入(5731)
- 动力(5720)
- 劳动力(5703)
- 农业人口(5660)
- 分配(5469)
- 制(5462)
- 地方(5302)
- 建设(5289)
- 方针(5219)
- 及其(5142)
- 中国(5089)
- 策(4956)
- 政策(4912)
- 机构
- 学院(64084)
- 大学(57250)
- 农(36571)
- 济(30606)
- 经济(30132)
- 农业(27429)
- 管理(25541)
- 理学(22563)
- 理学院(22422)
- 管理学(22144)
- 管理学院(22056)
- 研究(21716)
- 中国(18675)
- 业大(18614)
- 农业大学(16464)
- 科学(12975)
- 业(12723)
- 经济管理(11557)
- 中心(11527)
- 所(11312)
- 京(11122)
- 江(10434)
- 研究所(10141)
- 财(9896)
- 发(9854)
- 省(9636)
- 发展(9179)
- 展(9168)
- 科学院(8647)
- 村(8000)
- 基金
- 项目(42268)
- 研究(34217)
- 科学(33266)
- 基金(30051)
- 家(25638)
- 国家(25264)
- 农(23682)
- 社会(22384)
- 科学基金(21478)
- 社会科(20672)
- 社会科学(20667)
- 省(18645)
- 基金项目(16664)
- 编号(16340)
- 划(13550)
- 教育(13326)
- 自然(12123)
- 成果(11970)
- 自然科(11793)
- 自然科学(11792)
- 自然科学基金(11575)
- 业(11067)
- 发(11021)
- 资助(10815)
- 村(10663)
- 农业(10576)
- 部(9782)
- 制(9529)
- 课题(9503)
- 发展(9431)
共检索到97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振伟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环境和生活水平将不断改善,农村的防火工作也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根据多年在基层消防工作经验和调查实际情况,我认为,农村防火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长永
农民目前生活在土地保障、家庭保障、集体保障、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互助等层层保障网的保护下显得非常安全,但实际上这种"安全"是非常脆弱的。文章认为,农民生活安全的脆弱性源于农民生活保障弱风险承受能力下风险多元化的扰动,并提出加强内部支撑能力和外部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建立农业风险预防与保障机制,以降低农民生活安全的脆弱性,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秋凤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土地改革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失地农民的补偿款被层层盘扣导致实得补偿金过少,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内容不全面并且保障效果差。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摸索,探索出适合中国实情能够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失地农民 生活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秋凤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土地改革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失地农民的补偿款被层层盘扣导致实得补偿金过少,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内容不全面并且保障效果差。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摸索,探索出适合中国实情能够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失地农民 生活保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谷中原 尹婷
基于征地补偿和安置视角剖析了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较低、安置补偿费计算不合理、部分农民安置补偿不到位等。有效应对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必须转变政府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的角色定位,更多地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完善包括补偿标准和安置方式等方面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办法;确保失地农民能够分享商用征地的增值利益。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华华
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现有生活水平"为政策基调的"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由于利益分配矛盾凸显而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进而引发了一些群体性冲突。"保障式"土地征收模式,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土地管理法》与《宪法》及《物权法》之间的衔接矛盾以及土地征收政策效果与城镇化目标之间的政策悖论,在运行机制上则体现为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只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对话机制以及对土地征收"行政强制"的约束和监管不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家有经济能力对土地征收实施更高水平的社会赔偿,土地征收模式应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理论指导下向以"保护被征地农民长远发展权益"为目标的"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转型升级。"保护式"土地征收模式的建构,关键在于利益分配的公正和对话机制的公平,需要修订征地补偿政策,构建多元化的土地征收社会赔偿政策体系,并建立和完善"公示—反馈—公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及"农民—政府—开发商"合作的平等协商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荣 段晓雪
如何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以解决目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集体行动的困境”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探究政府信任在民生保障获得感与农民公共精神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民生保障获得感与政府信任是影响农民公共精神的重要变量,二者均能对公共精神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第二,政府信任是民生保障获得感影响农民公共精神的重要机制,在二者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政府要进一步把握民生关切,增强民生保障的精准性、公平性与普及性,同时通过制度建构确保在社会保障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以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提升农民的政府信任和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抓好乡村公共生活空间的价值规范与价值引领,强化农民的集体归属感,涵育农民公共精神,加强乡村社会凝聚力。
关键词:
民生保障获得感 政府信任 农民公共精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万水
我国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由个人、家庭、农村集体、社会和政府五个层面组成。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原因,家庭、农村集体、社会和政府四个层面的保障均呈现弱势,目前,农村居民个人生活保障中非财政保障水平下降,财政保障力度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建起以家庭为基础、以土地为依托、以政府为主体的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庚乾
江苏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从2004年1月开展试点到2005年9月正式推行。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出台了政府文件,全省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123.43万人,其中参加农保10.89万人,参加城保60.13万人,领取保障金50.14万人,保障资金收入46.5亿元,保障资金支出21.82亿元,年末滚存结余保障资金41.37亿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伟
由于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安置方式单一 ,大量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的问题日益显现。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 ,重点是明确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 ,采取可行的实施方式 ,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管理 ,并注意发挥政府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环境的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精振 孙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征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即成为"失地农民"。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整体增大、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的生存保障。更有部分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因生活在城市边缘,再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政府相关政策,致使失地农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及农村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创业培训 农村医保 农村养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振军 牛叔文
基于人体每天必需的食物消费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出甘肃农村较发达、欠发达和贫困三类地区农民的最低食品费用,采用校正的恿格尔系数分别估算出甘肃三类地区农村贫困线及贫困人口,结果符合甘肃实际。鉴于甘肃现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范围小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路和减缓贫困、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贫困人口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甘肃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