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7)
2023(8130)
2022(6709)
2021(6211)
2020(5153)
2019(11464)
2018(11462)
2017(21798)
2016(12040)
2015(13474)
2014(13367)
2013(13172)
2012(12047)
2011(11013)
2010(11214)
2009(10704)
2008(10558)
2007(9878)
2006(8922)
2005(8201)
作者
(33170)
(28616)
(27975)
(26586)
(17583)
(13568)
(12498)
(10827)
(10772)
(10052)
(9797)
(9351)
(9070)
(8904)
(8872)
(8463)
(8349)
(8249)
(8040)
(7956)
(7203)
(7052)
(6909)
(6607)
(6493)
(6410)
(6389)
(6248)
(5733)
(5625)
学科
(48406)
经济(48326)
(45202)
(43232)
管理(34703)
农业(29979)
(22987)
企业(22987)
业经(17318)
(15942)
中国(14224)
方法(13815)
(13201)
数学(11860)
数学方法(11738)
(11662)
地方(10954)
农业经济(10197)
(9910)
(9160)
农村(9153)
体制(8644)
(8555)
银行(8547)
(8481)
土地(8477)
(8225)
发展(8081)
(8075)
环境(7965)
机构
学院(169126)
大学(163950)
(72602)
经济(71080)
管理(64463)
研究(57682)
理学(54967)
理学院(54434)
管理学(53671)
管理学院(53367)
(48074)
中国(46533)
农业(36372)
(34258)
(34230)
科学(32949)
业大(31217)
(28615)
中心(28205)
(28089)
财经(25508)
研究所(25276)
(23064)
农业大学(22420)
(21593)
(21373)
(21073)
经济学(20893)
师范(20891)
北京(20798)
基金
项目(110255)
科学(87122)
研究(86224)
基金(78865)
(67828)
国家(67110)
科学基金(57600)
社会(55642)
社会科(52236)
社会科学(52225)
(45218)
基金项目(42083)
教育(38371)
编号(37115)
(36090)
自然(34485)
自然科(33611)
自然科学(33605)
自然科学基金(33016)
资助(30201)
成果(30114)
(28471)
(27949)
课题(25339)
(25238)
(25097)
重点(24702)
(23224)
国家社会(22951)
(22814)
期刊
(92188)
经济(92188)
(54155)
研究(50471)
中国(43680)
农业(36445)
(26333)
学报(25207)
科学(23996)
管理(21281)
业经(21222)
大学(20906)
(20147)
金融(20147)
学学(19727)
教育(19478)
(16805)
技术(15440)
农村(14012)
(14012)
农业经济(13794)
问题(13271)
财经(12652)
经济研究(11071)
(10806)
(10551)
世界(10511)
经济问题(9784)
农村经济(9211)
社会(8661)
共检索到270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和平   杨光立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冰川  肖卫东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粮食安全"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农业的工作目标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光  刘思禹   熊秋芳  
科学合理的种业审定制度,是保障种源和粮食安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历经多年的改革和完善,极大促进了种业发展,但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对照,仍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在健全品种审定机制、提高品种审定制度的有效供给水平的基础上,完善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激发种业科技创新以培养综合实力强的现代化种业企业,保障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从制度、法律、市场等多层面多维度推动种业振兴,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时代在变,主题在变,而不变的是国土人的情怀。他们用镜头和文字留住了自己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激情和感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聂振邦  
2008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正确把握形势,改善宏观调控,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监督检查,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守杰  
我国连年增长的粮食生产总量起到压舱石作用,然而国内仍存在自然、市场、技术、政策风险,对国家粮食数量、质量、生态、能力安全构成挑战。为此,必须从政策、制度、技术、市场四个方面来切实保障未来国家粮食安全。这对于顺利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艳  陈怡冰  李凤廷  刘威  
[目的]通过对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基础的客观评价,确定不同区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比较优势和短板制约,为差异化区域发展路径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法、全局莫兰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20年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产业链发展水平、空间相关性和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1)由于其生产环节突出的比较优势,东北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高,黄淮海平原加工环节比较优势显著,长江中下游平原各环节都不具备比较优势,综合得分最低;(2)粮食生产和加工地理集聚特征显著,得分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而流通和服务支撑集聚特征不显著;(3)粮食产业链各环节间耦合协调度区域得分排名与综合发展水平一致,其中东北平原耦合协调度最高,且加工环节发展滞后于其它环节,黄淮海平原居中,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低,以濒临失调型为主。[结论]基于上述横向比较结果,按照“强化优势、补齐短板、重点突出、差异发展”的原则,认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应分别施行绿色优质生产引领、流通加工一体化和工贸带动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洪力  高铁生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涉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世界各国保证粮食安全的政策手段进行比较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土地、科技、金融、财政等政策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世界各国保证粮食安全的资源、技术和制度因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接着讨论了当前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资源、科技与制度要素状况;最后,我们给出了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耕地、技术与制度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剑良  彭博  
农垦具有全国领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大的粮食生产能力、独具优势的组织形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力量。国家应该加大对农垦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农垦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更好地发挥农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  
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事关经济稳定,更事关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中外经验表明,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就必须持续实行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孝岩   李国祥  
为科学预判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实施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影响,从而更好利用国外农产品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使用GTAP模型对此进行事前分析。结果表明:RCEP的实施将增强我国重要农产品的可获性,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内部分农产品生产将受到来自RCEP伙伴竞品的冲击;替代效应引致非RCEP成员国的部分农产品对华出口也会受到波及,但总体负面影响有限。政策启示:抓住RCEP实施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好伙伴国农业资源;加强国内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着力降低来自RCEP伙伴农产品的负向影响;持续推进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战略,稳固与非RCEP成员国的农业经贸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曼  
期货市场在国家粮食安全激励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粮食安全涉及多方利益,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推动各方加大投入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粮食安全激励机制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粮食期货市场实现风险规避和形成真实价格的机制,指出了我国农户现阶段不适合参与期货市场,探讨了粮食期货市场通过消除价格垄断、完善国家储备粮制度、加强国际协作、促进现货市场交易等机制,加强了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铎  王宾  
高标准农田作为实现粮食稳产保供的物质基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本文在阐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厘清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绿色生产方式认知偏低、资金使用效率低且缺口大、土地碎片化严重、主体权责配置不清、“重建轻管”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视角,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建设空间布局、高效配置资金使用效率、发展现代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规范参与主体权责、强化建后管护责任和提高数字化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合理运用WTO规则和政策规制国际农业垄断资本为抓手,以金融制度支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为依托,尽快实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切实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