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5)
2023(14135)
2022(12181)
2021(11523)
2020(9431)
2019(21734)
2018(21570)
2017(42022)
2016(22732)
2015(25583)
2014(25829)
2013(25672)
2012(23428)
2011(21236)
2010(21388)
2009(19584)
2008(18954)
2007(17237)
2006(15234)
2005(13388)
作者
(65493)
(54674)
(54113)
(51533)
(34302)
(26148)
(24565)
(21500)
(20757)
(19440)
(18717)
(18244)
(17133)
(17055)
(16610)
(16570)
(16129)
(15985)
(15645)
(15357)
(13571)
(13388)
(13194)
(12619)
(12259)
(12169)
(12121)
(12060)
(10977)
(10797)
学科
(96487)
经济(96387)
(66372)
管理(64317)
(48513)
(44875)
企业(44875)
方法(39566)
数学(34452)
数学方法(34137)
农业(32097)
中国(25310)
业经(24076)
地方(23879)
(21524)
(18738)
(18145)
(16395)
贸易(16383)
(15892)
环境(14747)
技术(14453)
理论(14145)
(14011)
银行(13977)
(13966)
(13815)
(13751)
金融(13749)
(13383)
机构
学院(322755)
大学(320617)
管理(131842)
(130855)
经济(127997)
理学(114125)
理学院(112935)
管理学(111230)
管理学院(110640)
研究(107599)
中国(82969)
(68423)
(66691)
科学(66058)
(58302)
(53611)
业大(52848)
农业(51011)
中心(50527)
研究所(48473)
(48075)
财经(46024)
北京(42979)
(42580)
师范(42251)
(41990)
(38883)
(38497)
经济学(37448)
经济管理(36279)
基金
项目(221222)
科学(174354)
研究(165934)
基金(159733)
(138179)
国家(136944)
科学基金(117974)
社会(104034)
社会科(98196)
社会科学(98170)
(87317)
基金项目(85611)
自然(75750)
教育(74630)
自然科(73931)
自然科学(73917)
自然科学基金(72574)
(72250)
编号(69964)
资助(64634)
成果(55833)
(49172)
重点(48927)
(48346)
课题(46999)
(45769)
创新(42607)
国家社会(42085)
教育部(41800)
科研(41676)
期刊
(150836)
经济(150836)
研究(94919)
(67613)
中国(65789)
学报(49621)
科学(46749)
农业(45973)
管理(45233)
(41887)
大学(38434)
教育(36285)
学学(36071)
(31866)
金融(31866)
业经(29611)
技术(28338)
(21864)
财经(21793)
经济研究(20962)
问题(20643)
(18490)
图书(17902)
理论(16617)
(16072)
技术经济(15943)
科技(15692)
实践(15299)
(15299)
资源(15055)
共检索到480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燚  秦银燕  王领飞  喻颖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当前农业品牌建设的重点,但在发展的低级和不发达阶段,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机制。本文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遴选的10个较成功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编码分析。结论如下:构建政府与市场“双强引擎”是案例品牌取得成功的关键;政府“强引擎”主要体现在完善的治理体系和较强的治理能力两个方面;市场“强引擎”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和企业负责人能力强;政府“强引擎”影响着市场“强引擎”的实现和发展水平,“双强引擎”则共同影响其他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投入意愿和品牌意识等,最终影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绩效,包括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溢价水平、实现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效能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贺  
论文运用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过程中政府角色行为。研究表明,在品牌创建阶段政府要做好规划师,为品牌建设出谋划策;在品牌发展阶段政府要做好营销师,讲好品牌故事;在品牌成熟阶段政府要做好监理师,保证产品质量;在品牌衰退阶段政府要做好改革师,为品牌赋能,延长品牌生命周期,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勇  张婕妤  
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如何理解、建设、评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概念内涵与属性特征、驱动因素与形成机理、创建模式、价值评估与竞争力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针对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指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蕾   贾艳芳  
本研究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生态系统模型,同时识别并解析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研究采用了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FUZZY 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相结合的集成方法,为“双碳”目标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生态系统受多维度的综合影响,涵盖了6个主要方面的24个具体因素。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涉及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导作用、低碳包装、跨境低碳化实践和公共服务的广泛应用4个关键领域。此外,还有13个中间因素,如消费者责任意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它们连接着生态系统的底层与顶层。最后,政治环境、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和粮食安全等7个因素,作为系统的本质因素,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蕾   贾艳芳  
本研究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生态系统模型,同时识别并解析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研究采用了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FUZZY 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相结合的集成方法,为“双碳”目标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生态系统受多维度的综合影响,涵盖了6个主要方面的24个具体因素。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涉及农业龙头企业的领导作用、低碳包装、跨境低碳化实践和公共服务的广泛应用4个关键领域。此外,还有13个中间因素,如消费者责任意识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它们连接着生态系统的底层与顶层。最后,政治环境、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理念和粮食安全等7个因素,作为系统的本质因素,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光泗   郑佳龙   马俊凯  
[目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品牌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主要目标,亦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方法]基于2000-2021年中国县域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相比于非农业大省,农业大省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类、经济作物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畜牧类、水产品类的影响并不显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收入水平高的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更强。(3)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促进农民非农就业、非农产业发展、农业产业规模扩张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民增收。[结论]政府要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参与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实现更好的增收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玲  颜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本文从价值体系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社会公共价值、区域经济价值、品牌经营价值、品牌文化价值四维价值体系,分析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依据价值体系和问题,提出了未来建设路径,即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健全市场体系、强化优势资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燕  关海玲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地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地区农业综合实力的进步。同时,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仍存在一些阻碍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日本农协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监管体系构建、农产品协会组织、政府投资及农产品信息服务机构组建等多个层面提出解决办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磊   任元彪   王铁龙   宋维明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时间维度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其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利益相关者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样化和动态化特征;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则呈现出复杂性和自组织特征,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关系紧密性、关系持久性和关系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据此,本文提出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网络化管理、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保障机制、推动协同治理常态化等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磊   任元彪   王铁龙   宋维明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时间维度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其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利益相关者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样化和动态化特征;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则呈现出复杂性和自组织特征,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关系紧密性、关系持久性和关系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据此,本文提出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网络化管理、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保障机制、推动协同治理常态化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银果  钱薇雯  
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理论上分析最低质量标准、品牌成员数量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三者关系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9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就最低质量标准与品牌成员数量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最低质量标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最低质量标准与品牌成员数量呈正U形曲线关系,随着最低质量标准的提高,品牌成员数量先受成本效应的影响而下降,后受声誉效应的影响而上升;品牌成员数量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呈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品牌成员数量的增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先上升后下降,由集聚效应转变为拥挤效应;最低质量标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随着最低质量标准由低变高,它对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提升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涂传清  王爱虎  
虽然当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理论界对此尚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声誉的信号传递模型,对农产品市场引入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进行解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生产者主要以户为单位,经营规模小、注重短期收益,同时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支付意愿不高,导致我国农产品市场品牌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陷入低质量均衡。因此,为保障农产品市场品牌的有效供给,需要政府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给予扶持。与对新注册农产品商标进行补贴相比,扶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德海   双海军   邱晗光  
在推进“品牌强农”国家战略的进程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赋能、供给和需求等多主体协同治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博弈分析,发现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建共保过程中存在多种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搭便车、公地悲剧和弱信任等多重困境;结合奖惩、声誉和信息3种子机制构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协同治理模式。永川秀芽区域公用品牌案例的分析结果显示,整合赋能主体对供给主体的奖惩机制、供需主体之间的声誉机制和多主体联动的信息机制,可以共同消除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建共保过程中面临的多重困境,使品牌溢价得以顺利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越   丁玉莲   蒋玉   莫睿  
电商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市场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空间非平衡格局,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市场的声誉传播方式。本文基于京东平台的苹果销售数据,探索电商平台市场中不同知名度的区域公用品牌对农产品网络销量的影响以及在线声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电商平台市场中,不同知名度的区域公用品牌对苹果网络销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强势区域公用品牌使苹果网络销量排名提高了20.2%,弱势区域公用品牌使苹果网络销量排名提高了14%。在线声誉对于区域公用品牌影响苹果网络销量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良好在线声誉强化了区域公用品牌对苹果网络销量的提升作用,且对弱势区域公用品牌苹果网络销量的提升作用大于对强势区域公用品牌苹果网络销量的提升作用,表明良好在线声誉对区域公用品牌存在“赋能”效应,且对弱势区域公用品牌的“赋能”效应更强;负面在线声誉显著降低了弱势区域公用品牌苹果网络销量,但对强势区域公用品牌苹果网络销量没有显著影响,表明负面在线声誉仅对弱势区域公用品牌存在“负能”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线声誉对于区域公用品牌影响苹果网络销量的调节作用在资质良好的店铺中更强。本文研究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杰贤  郑少锋  
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体行动陷入困境的表现,自组织理论表明,农户自组织可能是治理集体行动困境、控制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陕西省705户猕猴桃种植户调研数据,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农户自组织对猕猴桃种植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和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组织在控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农户"搭便车"生产行为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不能克服所有"搭便车"生产行为,农户自组织控制农户"搭便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