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5)
2023(13497)
2022(10682)
2021(9796)
2020(8151)
2019(18027)
2018(18236)
2017(34595)
2016(18608)
2015(20870)
2014(21185)
2013(20673)
2012(18722)
2011(16448)
2010(17000)
2009(16067)
2008(16113)
2007(15030)
2006(13584)
2005(12469)
作者
(53282)
(44802)
(44556)
(41906)
(28339)
(21231)
(20245)
(17404)
(17059)
(16163)
(15216)
(14916)
(14361)
(14328)
(13858)
(13488)
(13139)
(13024)
(12988)
(12865)
(11273)
(11154)
(10887)
(10455)
(10418)
(10024)
(10003)
(9938)
(9142)
(9092)
学科
(85832)
(74904)
经济(74704)
(68255)
企业(68255)
管理(64144)
(46248)
业经(30923)
农业(30813)
方法(26287)
中国(25429)
(25114)
(20264)
数学(17908)
数学方法(17795)
技术(17472)
(17286)
财务(17244)
财务管理(17230)
企业财务(16244)
(16208)
(15715)
地方(15652)
理论(15444)
(15127)
(13643)
(13049)
贸易(13038)
(12847)
(12672)
机构
学院(266199)
大学(257772)
(109442)
经济(107005)
管理(106031)
理学(89660)
理学院(88836)
管理学(87591)
研究(87234)
管理学院(87108)
中国(70859)
(59125)
(55046)
科学(51838)
(51482)
(45034)
农业(44997)
(43751)
业大(42842)
中心(41595)
财经(39225)
研究所(38979)
(35415)
(34935)
北京(34046)
(33251)
师范(32917)
经济学(31272)
(31270)
(31038)
基金
项目(170599)
科学(134960)
研究(131982)
基金(121055)
(104003)
国家(102838)
科学基金(89264)
社会(85147)
社会科(79466)
社会科学(79443)
(70507)
基金项目(64187)
教育(58156)
编号(56580)
(56037)
自然(54142)
自然科(52902)
自然科学(52886)
自然科学基金(52006)
资助(46623)
成果(45892)
(38721)
(38558)
(38535)
课题(38058)
重点(37290)
(36850)
创新(35180)
国家社会(34577)
(34427)
期刊
(139400)
经济(139400)
研究(78211)
中国(65511)
(61721)
(42706)
管理(42068)
农业(41177)
学报(39317)
科学(37697)
大学(31246)
教育(30918)
业经(29670)
学学(29149)
(27936)
金融(27936)
技术(25925)
(21448)
财经(19716)
经济研究(19403)
问题(18508)
(17153)
图书(16021)
农村(14974)
(14974)
技术经济(14772)
(14414)
农业经济(14332)
世界(14211)
科技(13882)
共检索到42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万君  颜廷武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呈现多样化、社会化发展趋势,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服务主体发育不良、配套机制尚不健全、信息科技应用不够、主体协同效应不强、体系建设缺乏引导以及体系运行缺乏支持等问题,应强化责任主体的统筹和引导功能,补齐科技人才缺乏和不专业的短板,激发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做到充分重视、加大投入,完善配套、做好服务,科技助推、加强整合,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德元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90年代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措施。目前,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农村大地上蓬勃兴起,紧紧围绕种植业开展活动的种子、植保、农技、农机四大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大量资料显示,这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亢  戎殿新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现代农业生产分工体系和新型市场体系。它是商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给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发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本质特征。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国家。目前,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高度发达,具有典型意义。研究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律,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很有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建设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而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炳坤  
加强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服务组织自身的努力之外,外部环境的改善也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外部环境的相应改善,无论服务组织自身如何努力,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的预期目标也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外部环境的改善是一个与服务体系建设相辅相成的渐进过程。高水准的服务体系是与高水准的外部环境紧密相联的。因此,在加强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外部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建华  徐裕焯  李秀纯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原则浅析河南信阳地区农经站陈建华,徐裕焯,李秀纯(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研究农业生产环节的本质、影响因子和发展变化规律。农业生产环节按生产过程分为种、管、收。按农业生产物质能量循环过程划分有供种、施肥、植保、排灌等。在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军  张兵  
从整体来看 ,我国农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内向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的转型 ,因此 ,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是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此分析了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条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振鹏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成套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的总称,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农业生产单位,适应大市场的要求,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端,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为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笔者近期对河北省廊坊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洪远  
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分工不明、定位不清,供需矛盾突出,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必须选择与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按照重构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加快发展赢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和大力扶持非赢利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总体思路,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加强服务条件设施和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宁志  
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雷宁志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就提出的改革命题。199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全国农业生产领域的流通不畅、劳力转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峰  赵密霞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法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的现状,3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皆是由政府、社会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构成。由于3国农业发展水平及法律政策的差异,3个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侧重点不一样,但共同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中国在加快农业合作组织建设,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与提升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综合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庆  
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和日本、韩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起源、发展道路和结构形式都不同,所以体系的整体运行模式也不相同。而且,中国和日本、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因为处于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而是总体发展模式上的差异,待农观念上的差异。但在以农协为代表的日本和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所遵循的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农民进出自由、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现代企业模式运行、政府扶持等普遍性原则,也是中国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应该遵循或借鉴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海  
"十三五"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目标是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与之相适应,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最终建成全方位、多层次、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新形势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