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
- 2023(143)
- 2022(126)
- 2021(115)
- 2020(166)
- 2019(224)
- 2018(212)
- 2017(355)
- 2016(182)
- 2015(184)
- 2014(179)
- 2013(167)
- 2012(143)
- 2011(131)
- 2010(128)
- 2009(125)
- 2008(149)
- 2007(125)
- 2006(115)
- 2005(131)
- 学科
- 管理(739)
- 业(490)
- 企(439)
- 企业(439)
- 济(411)
- 经济(411)
- 银(357)
- 银行(357)
- 制(345)
- 财(339)
- 行(334)
- 融(255)
- 金融(255)
- 务(242)
- 财务(239)
- 财务管理(235)
- 企业财务(228)
- 制度(219)
- 度(219)
- 中国(178)
- 家(170)
- 业务(166)
- 体(166)
- 国家(158)
- 防(157)
- 银行制(148)
- 方法(136)
- 环境(132)
- 体制(130)
- 和(130)
- 机构
- 学院(2140)
- 大学(2091)
- 中国(983)
- 济(883)
- 经济(862)
- 管理(836)
- 研究(766)
- 财(685)
- 理学(610)
- 理学院(601)
- 管理学(598)
- 管理学院(591)
- 银(522)
- 银行(495)
- 京(488)
- 中心(477)
- 农(474)
- 行(471)
- 财经(435)
- 江(432)
- 科学(423)
- 省(408)
- 经(394)
- 所(383)
- 农业(372)
- 人民(354)
- 州(349)
- 公司(337)
- 研究所(337)
- 财经大学(334)
共检索到4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晓楠,张美丽,李光磊
医疗机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以保护资产的安全。下面笔者就医疗机构财产物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机制及其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路巧玲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李金华审计长谈到2004年审计工作时,提出审计工作在审计业务上,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期关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审计工作者和大型国企代表,围绕这两个重点,畅所欲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茂德,章满意,刘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制经济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加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物质技术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需要。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定期清查,使其发挥效益,不断增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瑾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部门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更好地覆行经济监督职能,发挥经济服务作用,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芳 张春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维英 张文昌
本文对国有企业转制和产权转让过程中资产流失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指出目前国企资产流失既是一个现实的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因此对国企产权转让应遵循公开性、竞争性和规范性原则,国家应加紧制订法规,进行科学管理。本文特别强调:国企转让要向前看,不但要加强国企转制过程中的监管与规范,更应着手对转让后国企运作的税法调节,对转让国企再转让的监管,防止国企民营化后的资本外逃,确保国企转让后的公平与效率。
关键词:
国企 产权改革 过程监管 制度规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小勇 龚晓莺 李宁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几个主要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流失;经营亏损造成的流失;国有企业承包、租赁过程中形成的流失;中外合资企业中对中方资产评估不准确造成的流失。认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实行明晰产权,明确权责,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而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在国有资产法人代表与国有资产之间建立直接的“血肉联系”和确立国有资产评估的客观标准,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信民
近年来,我国各地国有企业积极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改制工作,通过兼并,拍卖、租赁、股份制等形式,促进了资产存量的盘活和重组,吸纳了大量的资产增量,使不少国有企业焕发了生机。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其范围之广,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尹双年
税源监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征税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一个前提条件。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经济关系的复杂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原有的税收征管格局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一个科学有效的税源监控体系,从而实现征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宝和
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注意在理论上、政策上划清以下几个界限。 一、国有资产流失不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造成的,要用改革的办法保卫国有资产。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并没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把国有资产流失归因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事实上,当前所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期间,由于改革还不彻底所派生出的一种不正常现象。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国有资产流失是传统社会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廖运凤
制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廖运凤建国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努力建设,我国积累了巨额国有资产。截止1993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不含境外国有资产)为34950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26025亿元,占资产总量的74.5%;非经营性国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树武
目前,我国税收流失现象较为严重,既给国家造成了较大的财力损失,又影响了税收法律、法规和公平税负原则的贯彻,干扰和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形成税收流失的原因,一是税制本身存在缺陷;二是税收征管力度不够;三是课税的社会基础薄弱。因此,文章从九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税制,防止税收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税制改革,税收征管,税收流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选华
由于无形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国有经济中旧体制的影响,以及保护无形资产意识的普遍薄弱,造成了地方国有无形资产的严重流失。不同种类国有无形资产其流失的途径不完全相同,应针对不同种类的地方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
国有无形资产 地方 资产流失 防范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