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1)
- 2023(4653)
- 2022(3674)
- 2021(3524)
- 2020(2741)
- 2019(6141)
- 2018(5980)
- 2017(10553)
- 2016(6253)
- 2015(7149)
- 2014(7115)
- 2013(6937)
- 2012(6242)
- 2011(5438)
- 2010(5846)
- 2009(5758)
- 2008(5910)
- 2007(5760)
- 2006(5419)
- 2005(5191)
- 学科
- 管理(28914)
- 业(21807)
- 企(20409)
- 企业(20409)
- 济(17626)
- 经济(17600)
- 财(9932)
- 制(7804)
- 务(6963)
- 财务(6935)
- 财务管理(6902)
- 农(6760)
- 中国(6702)
- 业经(6582)
- 企业财务(6509)
- 银(5902)
- 银行(5902)
- 行(5474)
- 方法(5194)
- 策(5155)
- 理论(5144)
- 划(5095)
- 度(4661)
- 制度(4659)
- 教育(4644)
- 地方(4519)
- 农业(4461)
- 人事(4324)
- 人事管理(4323)
- 体(4317)
- 机构
- 学院(79734)
- 大学(78455)
- 管理(32458)
- 济(26757)
- 经济(25693)
- 理学(24474)
- 研究(24379)
- 理学院(24203)
- 管理学(23934)
- 管理学院(23731)
- 中国(23678)
- 财(19081)
- 京(17758)
- 江(16528)
- 科学(13875)
- 中心(13513)
- 州(13285)
- 财经(12445)
- 省(12300)
- 所(11963)
- 北京(11588)
- 经(11045)
- 范(10983)
- 师范(10888)
- 农(10815)
- 研究所(10171)
- 银(10066)
- 技术(10000)
- 银行(9720)
- 公司(9359)
- 基金
- 项目(43166)
- 研究(35708)
- 科学(33154)
- 基金(28534)
- 家(23650)
- 国家(23349)
- 社会(20632)
- 科学基金(20112)
- 社会科(19388)
- 社会科学(19382)
- 省(18039)
- 教育(17207)
- 编号(16339)
- 成果(14803)
- 划(14694)
- 基金项目(14385)
- 课题(12158)
- 自然(11822)
- 自然科(11497)
- 自然科学(11496)
- 资助(11485)
- 自然科学基金(11268)
- 年(10805)
- 项目编号(10324)
- 性(9845)
- 重点(9654)
- 发(9282)
- 创(9095)
- 部(8925)
- 规划(8827)
共检索到15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杰
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将政府全部收支都纳入预算管理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政府预算。全口径预算并非简单的预算口径问题,它关系到公共资源配置、国家方针政策和公众利益等重要问题。自2003年提出全口径预算的概念以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已经朝着这一方向有所推进,未来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可以考虑在切实将预算外纳入预算内、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完善复式预算体系等方面重点推进。
关键词:
全口径预算 复式预算 部门预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红英
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与监督的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我国,进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需把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进行管理,财政部曾明文规定,2011年起全面停止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在实践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进行票据管理及监督检查,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两项重要工作。在财政工作中,收支的票据是控制预算内资金最为基础的方式,其对预算外资金同样适用,强化票据管理需做到如下几方面。(1)梳理有关信息。在实践过程中常因相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万鹏
全口径预决算管理适应了新时期我国预算制度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利于促进人大权力机关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基于全口径预算管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对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概念界定、保障机制以及实施路径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以期对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寇铁军 高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建立复式预算制度,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为先导的、由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功能互补的政府预算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全口径预算,并要开展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与监督。只有实行政府全口径预算,才能促使尚不完整、不完全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逐步转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全口径预算涉及的根本问题是界定预算的适当范围。理想情形下预算应全面反映政府活动及其财政效应,然而实践中背离预算全面性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在预算程序和报告层面促进全面性,以及采用基线筹划分离预测与评估,应置于新一轮预算改革议程的优先位置。
关键词:
预算程序 预算文件 基线筹划 预算评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谦煜 姚明华
1.加强审查监督的法制建设,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预算必须依法编制、依法实施、依法监督,应尽快修订《预算法》,不断的推动政府预算逐步实现科学、完整、公开、透明、精细、规范。在预算法修订过程中,应加强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研究,如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划定,如何增强地方财力保障;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问题,明晰政府支出边界;财政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关系,解决"二次"分配问题;人大与政府预算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全红
我国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仍存在着预算内容不够完整、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绩效考评体系不够完善、审核重点转移困难、预算公开低于公众预期以及预算编制与执行部门的不适应等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既有新《预算法》本身的设计漏洞,也有因制度设计缺陷导致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政府间财政关系紊乱等问题,还有国家治理实践滞后于新《预算法》的设计理念等。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应当从厘清政府财政收支边界入手,通过顶层设计,对各级人大和政府的预算管理权限做细化设计,落实各级人大在预算编制、监督、控制与制衡等全面责任,落实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匹配,实现国家财政支出的预算法定目标。
关键词:
财政制度 预算法 全口径预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晓丹 谢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预算的三个功能——计划、管理和控制——均以预算的全面性为题中之义,计划功能强调预算资源在相互竞争的公共规划间进行分配,预算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将政府全部可以支配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功能强调资源使用的结果,在投入导向转为结果导向的预算管理前提下,要求预算将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与公共预算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马蔡琛
早在2003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曾规定:"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或有负债的有效监督。"《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改革和完善非税收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在现时的中国,全口径预算管理范围不仅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还包括政府性债务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2014年7月30日,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楼继伟部长在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针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立的三项任务之首,其重要性毋庸赘述。如何达成既定目标,怎样将之落在实处,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细究起来,对于现代预算制度的界定表述包括全面规范、公开透明两个方面。所谓"全面规范",就是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早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概念。从2003年开始,以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为总目标的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进入全面推进期。时至今日,此项改革已经历时十多年。至今尚未有文献对此项改革展开针对性的评估。本研究将主要关注以下问题:改革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实践对于全口径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本研究认为,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理论内涵正随着政府预算改革的进程而有所拓展,当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政策总目标下,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也必须具备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特点并遵循基本原则,而不能继续作为一个不断容纳零星改革经验的"收纳筐",这样才能对实践起到更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高培勇教授主编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8/2009: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近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政策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推出的第六本中国财政政策报告,同时也是财贸所完成的全国人大常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志鹏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县级财政的预算改革也在加快推进。当前县级财政预算编制中仍存在着重公共财政资金、轻其他财政资金,预算收入安排不够合理,部门预算支出标准不健全,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安排不够准确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梳理目前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规范预算编制管理,建立县级财政全口径预算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县级财政 全口径预算 预算管理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雍君
"全口径预算"已经写入十八大报告,足见其受重视的程度。但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方面,仍有大量问题有待厘清,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分别是:全口径预算的确切含义是怎样的?如何设定相关的改革次序与优先性?全口径预算:作为基本预算原则全口径预算可以看作预算全面性的另一种表述,涉及的基本问题是政府预算的适当范围。在政府预算制度发展的早期,西方古典财政学家从有限政府的角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全红 雷铭
全口径预算已在我国全面推广,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现行财政制度要求相比,现行全口径预算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中央和地方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不明确;预算完整性和统一性不够;预算、决算不够公开;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重塑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充实预算部门权力,完善预算编制程序,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强化预算支出约束;细化预算公开程序和人大监督与绩效监督互为补充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管理 全口径预算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