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
2023(1047)
2022(850)
2021(744)
2020(698)
2019(1520)
2018(1492)
2017(2761)
2016(1649)
2015(1735)
2014(1780)
2013(1831)
2012(1563)
2011(1334)
2010(1475)
2009(1453)
2008(1599)
2007(1517)
2006(1336)
2005(1324)
作者
(4309)
(3571)
(3451)
(3336)
(2265)
(1608)
(1584)
(1414)
(1294)
(1287)
(1183)
(1177)
(1163)
(1104)
(1065)
(1028)
(1024)
(988)
(984)
(974)
(860)
(856)
(852)
(821)
(787)
(762)
(754)
(747)
(713)
(710)
学科
(11681)
企业(11681)
(11124)
管理(10976)
(5320)
(4677)
经济(4670)
(4642)
财务(4638)
财务管理(4624)
企业财务(4375)
经营(2598)
(2484)
方法(2431)
(2405)
(2377)
保险(2373)
业经(2343)
决策(2296)
(2111)
审计(1986)
计划(1845)
人事(1652)
人事管理(1652)
(1626)
银行(1626)
企业经济(1571)
(1511)
(1508)
体制(1441)
机构
学院(21150)
大学(20448)
管理(10061)
(8018)
理学(7880)
理学院(7826)
经济(7797)
管理学(7789)
管理学院(7746)
(6174)
中国(6056)
研究(4731)
(4442)
财经(4369)
公司(4100)
(4053)
(3896)
财经大学(3217)
(3103)
商学(2967)
商学院(2949)
北京(2792)
中心(2776)
有限(2664)
(2491)
会计(2429)
(2388)
科学(2356)
有限公司(2298)
银行(2284)
基金
项目(11050)
科学(8871)
研究(8581)
基金(8288)
(6714)
国家(6623)
科学基金(6124)
社会(5602)
社会科(5275)
社会科学(5272)
基金项目(4435)
(4294)
自然(3964)
自然科(3867)
自然科学(3865)
自然科学基金(3804)
教育(3771)
编号(3561)
资助(3429)
(3355)
成果(2977)
(2816)
(2614)
(2594)
项目编号(2580)
(2496)
(2450)
人文(2379)
课题(2317)
创新(2306)
期刊
(11207)
经济(11207)
(7179)
研究(7044)
中国(5588)
管理(5285)
(3627)
金融(3627)
财会(3019)
会计(2699)
财经(2363)
科学(2272)
通讯(2223)
会通(2219)
技术(2061)
(2008)
学报(1924)
大学(1745)
学学(1681)
业经(1647)
审计(1589)
现代(1462)
经济研究(1457)
(1442)
技术经济(1411)
(1372)
经济管理(1281)
(1242)
企业(1242)
(1198)
共检索到37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永鹤  
在安然、世通和施乐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一系列丑闻之后,企业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不是在企业内部额外增加一个成本高昂的官僚管理机构,而是形成能帮助企业建立并强化应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进鹏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及风险解析(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涵义从企业生产的角度讲,如果将质量看做是产品的质量,那么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便是审计报告或者审计结论,由此,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也就直接指向了内部审计报告或者审计结论的质量。对现代企业来说,其内部审计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内部审计质量指的是所有内部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涉及到内部审计管理与实施机构的工作有效程度。其中,不但包括内部审计法规制度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标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兴修  
文章着重分析了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具有交互影响性。在分析了我国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艳芯  
货币资金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控制风险,因此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乂闻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无意对存在重大的错报和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对具有重大影响的经营活动审计后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造成审计对象遭受损失,并由审计主体承担责任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红轶  
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10年4月26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披露,同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审计报告。那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如何量化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建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测度对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希望能帮助注册会计师有效设计审计程序,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臻  傅纹羚  
审计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相应地就有风险。内部审计同样存在审计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本文以当今内部一些对内部审计的错误观点为例,简要地阐述内部审计的涵义及特征,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各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芳明  
一、保险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审的必要性 保险内审应紧紧围绕着发展保险业务这个中心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管理控制是强是弱,解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等问题。 (一)评价审计内部控制是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审计业务量也相应增多,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已向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延伸,保险内审机构人员不断充实,素质有所提高,工作基础逐渐改善,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以往详查的审计方法,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了,内部控制评价审计使抽样审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审计人员比较准确地发现薄弱环节,便于发现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付晓  迟丹凤  邹婷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山东网获悉,2013年山东省新增9万户中小企业,总户数达到90万户。其中,私营企业75.3万户。小微工业企业达到12.7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71万人;实现营业收5931亿元,同比增长10.2%;税金总额达到221.5亿元,同比增长2.4%。2013年共有150家企业成功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交易;5262家信用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1100亿元;全省232家担保机构为5.3万户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1447.9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兵  董倩  杨娱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日新月异。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蕴含诸多风险。文章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的意义,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莉  
近年来,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对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信息披露作了详尽规定,并要求企业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估,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文章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对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玉梅  
在借鉴COSO理论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在有关内部控制立法及实务中主要从业务循环以及重大业务事项角度进行的经验,提出从内部控制对象要素建立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着重从影响企业存亡的六大核心内部控制对象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技术进行探讨,将风险管理方法全面引入企业日常内控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洪丽  
一、理论基础直接导致内部管控和内部风险管理产生直接联系的公开文件是1992年由COSO所提出来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此后,随着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逐渐关联性的不断升级,2004年在内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提出更将二者的共同点予以了明确的分析。如图1所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青松  
从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入手,阐述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和风险管理的发展,指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