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8)
2023(7146)
2022(5668)
2021(5162)
2020(4520)
2019(9984)
2018(9922)
2017(19291)
2016(10392)
2015(11646)
2014(11549)
2013(11733)
2012(10446)
2011(8841)
2010(9283)
2009(9095)
2008(9675)
2007(9164)
2006(8293)
2005(7965)
作者
(28852)
(23929)
(23771)
(22364)
(15623)
(11110)
(10747)
(9202)
(8919)
(8801)
(8120)
(8060)
(8035)
(7623)
(7415)
(7170)
(7138)
(6939)
(6903)
(6901)
(5866)
(5859)
(5844)
(5713)
(5540)
(5483)
(5237)
(5142)
(4728)
(4667)
学科
(74241)
(72208)
企业(72208)
管理(60348)
(46943)
经济(46880)
业经(24382)
(23669)
(20105)
财务(20082)
财务管理(20059)
方法(19538)
企业财务(19003)
(18020)
技术(14615)
农业(13854)
(13841)
(13418)
(12694)
经营(12227)
企业经济(12147)
数学(11826)
数学方法(11794)
(11010)
理论(10861)
(10254)
技术管理(9975)
决策(9921)
计划(9462)
体制(9360)
机构
学院(150523)
大学(142571)
管理(69668)
(65742)
经济(64416)
理学(57128)
理学院(56685)
管理学(56345)
管理学院(56018)
研究(40531)
中国(40392)
(35666)
(30209)
(26442)
财经(26167)
(23692)
(23594)
科学(21136)
中心(20912)
(20799)
商学(20735)
商学院(20546)
(19771)
北京(18993)
财经大学(18884)
业大(18692)
经济管理(18246)
农业(18091)
经济学(17853)
研究所(16822)
基金
项目(86313)
科学(70088)
研究(67316)
基金(63285)
(52307)
国家(51710)
科学基金(47736)
社会(43831)
社会科(41625)
社会科学(41612)
(35668)
基金项目(33705)
自然(30240)
自然科(29576)
自然科学(29571)
教育(29493)
自然科学基金(29146)
编号(27470)
(27399)
(27209)
资助(25125)
(22043)
成果(20970)
创新(19492)
(19181)
(18929)
(18319)
重点(18238)
课题(18031)
(17869)
期刊
(85147)
经济(85147)
研究(46006)
(35267)
管理(35195)
中国(33032)
(22725)
(20148)
金融(20148)
科学(16757)
技术(16743)
业经(16316)
农业(15336)
财经(13797)
学报(13672)
财会(12367)
(12322)
经济研究(12056)
(11953)
大学(11859)
学学(11298)
会计(11148)
技术经济(10954)
教育(10848)
问题(9928)
现代(9773)
经济管理(9007)
通讯(8530)
会通(8508)
商业(8468)
共检索到249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斌  郑方顺  
信用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对企业销售和服务的客户,通过授予其一定的信用额度和期限,以实现产品销售的赊销和服务的预支;其次是对企业的供应商,通过承诺在将来某一确定时间内付款而预先获取产品或服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无处不在。据统计,在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已占到整个交易的80%以上,而纯粹的现金交易已越来越少。即使在个人支付活动中,信用支付方式也已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扩大,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不确定性,这就是信用风险。信用总是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它是以信赖为基础的流动资产的投资、融资行为。然而,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文学舟  谭中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无处不在。据统计,在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而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信用销售已成为企业间交易的主流方式。信用销售在我国企业间也被广泛采用,有专家估计,信用销售额已占全部贸易额的50%左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华  
本文提出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应从信用评价及额度确定、信用监控和到期应收款和催收等方面来构建的设想。最后,对企业信用管理实施中有关机构设置、制度安排、人员配备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强  
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竞争中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以资信、产品质量、服务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中有一句话:“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在市场经济运作中,资源配置并非完全取决于价格因素,有时更多的取决于企业信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华国振   黄培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雄  
在迎接信息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信用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文侧重对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应以信用档案的建立为依托的论述基础上,分析了企业信用的现状,并对如何建立信用档案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礼全  
信用管理的实质是对客户实施分类精益管理,有计划地防控客户信用风险,确保应收账款回收,同时可加快企业资金周转,以获取更大利润。本文分析了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利用5C原则进行信用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阐述了进行信用管理的策略和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策略的设计思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雨   王一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罗炜  谷仕平  
本文以2006—2010年有公司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评级保持不变的公司来说,信用评级提升的公司在评级调整前一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然而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这种关系。当评级对象是国有企业时,评级机构会放松对其盈利质量的要求,减弱了评级调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需求会加强评级调整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面对评级机构的要求,企业事前也会相应调整其盈余管理行为。当企业评级中带有"+"或"-"符号时,民营企业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减少当年向上的盈余管理。总的来说,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永岗  
信用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资源是企业软实力,信用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一部分。文章结合大唐电信集团信用管理实践,对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对现代企业信用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者不能按时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也称违约风险。通常所说的非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应收客户账款的风险管理,而非企业自身不能偿还债务本息(应付债券、银行借款等)的风险。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鲁晓宇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用结算方式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大;信用服务在创造贸易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了巨额的潜在风险,甚至是灭顶之灾。面对上述信用风险,企业如何在机遇与风险面前做出理性的选择呢?本文就企业如何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等问题展开论述,具体探讨企业如何加强赊销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慧  
小企业信用评分技术在美国、欧洲及亚洲等国家的商业银行得到普遍应用,而我国银行对这项技术还处于探索和初步的实践阶段。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大部分银行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经验,建议由专门的公司建立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改变银行小企业信贷组织和流程,充分使用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从而促进该项技术的成功运用,有效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计策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主管部门不明确、企业认识不到位、市场需求不足、制度性安排缺乏、评级权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外部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分层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文彬  
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中存在着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金融机构推广不积极、非金融机构数据采集更新难等问题。建议增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提高金融机构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积极性、稳步实现非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等,以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有效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