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4)
2023(12251)
2022(10728)
2021(9935)
2020(8246)
2019(18943)
2018(18880)
2017(36756)
2016(19748)
2015(22270)
2014(22328)
2013(22237)
2012(20550)
2011(18736)
2010(18929)
2009(17203)
2008(16354)
2007(14261)
2006(12564)
2005(11069)
作者
(57632)
(47979)
(47398)
(45351)
(30366)
(22781)
(21646)
(18968)
(18220)
(16948)
(16318)
(16182)
(15191)
(15122)
(14758)
(14432)
(14308)
(14021)
(13538)
(13508)
(11859)
(11857)
(11388)
(10887)
(10818)
(10502)
(10459)
(10352)
(9608)
(9281)
学科
(101926)
经济(101841)
管理(55600)
(49057)
(40429)
企业(40429)
方法(38512)
数学(33561)
数学方法(33245)
地方(25380)
中国(22364)
(21177)
(20274)
业经(19506)
(17488)
地方经济(15759)
农业(14625)
环境(14490)
(14295)
(14160)
理论(13478)
(13453)
贸易(13442)
(12832)
技术(11997)
(11949)
金融(11947)
(11511)
(11507)
(11440)
机构
大学(285565)
学院(283736)
(121058)
经济(118514)
管理(113774)
研究(99105)
理学(98520)
理学院(97367)
管理学(95821)
管理学院(95311)
中国(71762)
(63290)
科学(60960)
(50854)
(49635)
研究所(45352)
中心(43553)
(42428)
业大(41249)
财经(41124)
北京(40725)
(40372)
(37897)
师范(37614)
(37313)
经济学(36441)
(36134)
(32793)
农业(32774)
经济学院(32489)
基金
项目(195370)
科学(153766)
研究(144144)
基金(141418)
(122438)
国家(121452)
科学基金(104437)
社会(91313)
社会科(86503)
社会科学(86479)
基金项目(75701)
(75385)
自然(67136)
自然科(65476)
自然科学(65464)
教育(64862)
自然科学基金(64250)
(63845)
编号(58795)
资助(57954)
成果(47358)
重点(43525)
(42995)
(42708)
课题(40358)
(40087)
创新(37422)
国家社会(37158)
科研(36729)
教育部(36662)
期刊
(138658)
经济(138658)
研究(87340)
中国(51924)
学报(42775)
管理(41826)
科学(40504)
(38145)
(36253)
大学(32347)
教育(30351)
学学(30294)
农业(26796)
技术(25580)
(22417)
金融(22417)
经济研究(22310)
业经(20708)
财经(20208)
问题(17675)
(17289)
技术经济(15453)
图书(15093)
理论(14411)
科技(13697)
资源(13281)
现代(13202)
实践(13054)
(13054)
(12820)
共检索到418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虎军  
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势头仍然很猛。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京津冀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冬梅  李春成  赵莉晓  
区域产业合作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定位与合作模式,提出了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雪冉  周文通  陆军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本文选取2004年和2012年京津冀区域内184个区县单元的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产值、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等8项指标,利用SPSS 21.0软件、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分析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差异,通过比较两个年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认为京津冀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尤其是河北省与京津地区的差距是扩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赫胜彬  杨开忠  
文章针对空间权重矩阵的传统设定方式,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设定方法:(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聚集点位置;(2)对不同类型的道路设定不同的速度,得到基于时间距离的网络数据集;(3)以负指数时间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中的元素。接着以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差异为例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相比于传统方式更加合理和准确;京津冀区域经济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2000—2010年间自相关程度在增大,"高-高"区域由北京周边向沿海区域转移,"低-低"区域由河北省的西北部向中部和东南部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稳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在全球的展开,国内的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京津冀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代表,由于存在诸多的原因而未能发挥其作为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因此,分析京津冀经济合作困境及其原因,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路径,对实现此区域更好的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嵘  杨安  李彩侠  
本文借助2007-2016年京津冀地区32个区及11个市的面板数据,利用Theil指数一阶分解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差异偏高,在2015-2016年间有下降趋势。其省(市)间差异总体较大,但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就省(市)内差异而言,总体来看天津市经济发展差异最大,其次是河北省和北京市;京津冀地区内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空间正相关关系,市(区)级行政单位经济差异部分呈现高-低型和低-低型分布。在此基础上,为京津冀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涛  李达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京津冀城市群2004年和2014年的综合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ESDA方法分析了2004-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从2004年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个城市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京津冀地区合理的城市群空间布局已初现端倪,但京津与河北省内城市的发展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京津的"大城市病"现象依然严重。为此,笔者从加速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久文  丁鸿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的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要求,选取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分析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和特征,并提出未来北京开展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建国  
运用20032015年京津冀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测算要素投入及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区市县之间的经济增长及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进一步发现资本投入依然是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京津冀经济增长依然是要素投入的结果;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大部分区市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合理引导要素在不同区域间流动,提升要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宏  杨柳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国家战略以及京津冀自身发展来看,京(北京)津(天津)冀(河北)都应当加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目前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京津冀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地区。文章通过分析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现实条件及存在的困难和障碍,为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向阳  党胜利  刘志峰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创建了一个开放、多元、协同、创新的生态空间,改善了京津冀区域间交互作用、催化影响的互动态势。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廷兰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近年来,京津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缺少稳定的长效机制,缺乏协调配合与统一规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突出。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是治理该地区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文章构建京津冀三方协作博弈模型,通过分析重复博弈的均衡状态与关键影响变量,探讨实现博弈均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领导参与博弈的耐心;改革干部制度,规避地方政府领导的短期行为;加速资源环境定价市场化,规范税收减免行为,促进企业运营成本合理化;减少政府对企业决策的干预,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区域合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洋   胡宝民   霍胜泽  
本文结合当今新经济条件下区域合作的特殊性和时代特征,从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寻求合作的途径,并在最后部分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