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7)
2023(7557)
2022(6348)
2021(5773)
2020(4911)
2019(10395)
2018(10313)
2017(19077)
2016(9955)
2015(11098)
2014(10683)
2013(10611)
2012(9940)
2011(8789)
2010(9209)
2009(8357)
2008(8204)
2007(7766)
2006(6948)
2005(6338)
作者
(27459)
(22912)
(22772)
(21775)
(14600)
(10777)
(10262)
(8744)
(8610)
(8324)
(7703)
(7657)
(7430)
(7424)
(7170)
(6889)
(6883)
(6632)
(6629)
(6431)
(5851)
(5540)
(5485)
(5256)
(5219)
(5179)
(5086)
(5038)
(4550)
(4507)
学科
(42857)
经济(42818)
(37401)
管理(35591)
(32263)
企业(32263)
技术(20206)
中国(14010)
方法(13913)
技术管理(13159)
业经(12807)
(11955)
地方(11388)
产业(11179)
数学(11036)
数学方法(10915)
(10446)
(9269)
银行(9257)
(9018)
(8903)
农业(8325)
理论(7662)
(7571)
金融(7571)
(7141)
贸易(7130)
(6899)
(6704)
(6560)
机构
学院(137827)
大学(135354)
(61747)
经济(60506)
管理(57056)
理学(48067)
理学院(47643)
管理学(47099)
管理学院(46819)
研究(45639)
中国(36266)
(28770)
(27770)
科学(24868)
(24386)
中心(22172)
(21528)
财经(20808)
(18946)
研究所(18941)
(18684)
北京(18440)
(18426)
经济学(18402)
业大(17296)
(17270)
师范(17114)
(16881)
技术(16873)
经济学院(16572)
基金
项目(89193)
科学(72451)
研究(70304)
基金(63412)
(53948)
国家(53480)
科学基金(47547)
社会(46229)
社会科(44124)
社会科学(44118)
(37788)
基金项目(33424)
教育(31822)
(30090)
自然(28027)
编号(27572)
自然科(27462)
自然科学(27459)
自然科学基金(27055)
(26022)
资助(23794)
创新(23189)
成果(21973)
(21547)
课题(20305)
重点(20129)
国家社会(19346)
(19165)
(18476)
(18361)
期刊
(73578)
经济(73578)
研究(45933)
中国(37174)
管理(26432)
(21728)
教育(21079)
技术(17364)
(17218)
科学(17182)
(16092)
金融(16092)
学报(15657)
业经(13055)
大学(13027)
学学(11813)
经济研究(11812)
农业(11556)
科技(10741)
财经(10477)
技术经济(10279)
(9415)
问题(9053)
(8837)
论坛(8837)
图书(7484)
商业(7116)
(7105)
现代(6933)
(6912)
共检索到22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寰  
目价格机制反映出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调节着创新技术的稀缺性,决定着技术创新的生产走势,推动着技术创新竞争的加速进行。为此,西部地区需要从产权界定、完善市场、明确主体、政府引导等方面着手,强化价格机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菲  
当前,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的兴起,各国引进外资竞争激烈,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竞争和挑战,不但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总结地方利用外资创新实践的突破。深圳是我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企业最集聚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深圳市的利用外资工作具有显著特色,外资工作紧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利用外资从产业、研发、人才、制度等不同层面着手,除了保持引资平稳增长,更加强调"引技、引才、引智、引制",营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作亮  潘希宏  王子霂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实践证明,科技进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方震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以循环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以资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丁刚  魏继鑫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制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演化和变革。本文开展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阐述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物联网上市企业为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创业投资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评价和实证分析,并进行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内生性检验,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汤志水  
本文就2008年1月1日施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框架下促进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建立一个稳定、高效、透明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所得税政策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晓萍  戴茂余  
一、私营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实来看,浙江省大多数私营企业缺乏应有的技术开发能力,难以有效开展创新活动。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无法提供满足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使一部分私营企业生产经营发生困难,效益滑坡,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威胁。据统计,浙江省1998年被注销的私营企业即达15412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私营企业已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着较多的障碍分不开。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峰  
中国目前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通过消费创新可以形成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社会途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任春红  
由于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原因,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一直动力不足,迫切需要政府的介入。各国一般采用国家直接投资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主要从税收政策角度入手,对他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并得出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孟维福  刘婧涵  
本文采用熵值法测度了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检验了绿色金融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和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据此,提出要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正向作用,通过协调区域发展、提升消费水平和提高信息化程度增强绿色金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远琴  
企业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 ,必须要坚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贯穿于企业的经营机制、产品结构调整和管理科学、产品售后服务各个环节。把技术创新始终作为企业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经营信念。企业信息人员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国内外技术市场信息 ,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郑海埃  赵旸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取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传统的创新理论强调外部市场治理的激励作用,而内部治理的创新激励逻辑在不同理论研究框架下具有或然性。已有实证研究多以公司治理中某一治理维度为视角展开,尚缺少整合性的探讨。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解和衡量还没有达成共识,创新理论存在内生性,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缺少协同性且机制路径不明朗。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动机差异,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及其与各创新主体的激励匹配,增加企业内部创新主体的认同性动机以引导最优创新努力,从而塑造其原发性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