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8)
2023(3921)
2022(3035)
2021(2859)
2020(2253)
2019(5283)
2018(5185)
2017(9416)
2016(5441)
2015(6301)
2014(6333)
2013(6298)
2012(5375)
2011(4681)
2010(4764)
2009(4563)
2008(4615)
2007(4499)
2006(4234)
2005(3951)
作者
(14398)
(12022)
(11863)
(11345)
(7646)
(5464)
(5411)
(4652)
(4582)
(4377)
(4109)
(4108)
(3901)
(3732)
(3687)
(3631)
(3555)
(3524)
(3467)
(3445)
(2929)
(2889)
(2816)
(2797)
(2718)
(2669)
(2666)
(2574)
(2451)
(2439)
学科
管理(23433)
(21215)
经济(21193)
(20028)
(16211)
企业(16211)
(11898)
(9637)
农业(8824)
中国(8603)
方法(8108)
业经(7559)
数学(6522)
数学方法(6500)
(5835)
(5816)
财务(5813)
财务管理(5797)
(5721)
劳动(5704)
企业财务(5480)
发展(5294)
(5291)
地方(5241)
(5225)
(4700)
农业经济(4359)
(4276)
银行(4271)
(4171)
机构
学院(71293)
大学(69989)
管理(30781)
(28306)
经济(27431)
理学(24204)
理学院(23940)
管理学(23663)
管理学院(23483)
研究(20759)
中国(19739)
(16429)
(15042)
(12864)
科学(11620)
财经(11585)
中心(11021)
(10890)
(10507)
(10134)
(10008)
(9834)
北京(9375)
(9012)
师范(8942)
业大(8821)
经济学(8693)
研究所(8639)
财经大学(8508)
农业(7920)
基金
项目(41856)
科学(32835)
研究(32387)
基金(30214)
(25235)
国家(24961)
科学基金(21922)
社会(21221)
社会科(20005)
社会科学(19999)
(16578)
基金项目(16014)
教育(14559)
编号(13695)
(13166)
自然(13015)
自然科(12702)
自然科学(12701)
自然科学基金(12462)
资助(12257)
成果(11268)
课题(9406)
(9036)
重点(8828)
国家社会(8750)
(8655)
(8270)
人文(8226)
(8082)
项目编号(8009)
期刊
(39808)
经济(39808)
研究(21819)
中国(21497)
(15149)
管理(14360)
(12779)
科学(9585)
(8857)
金融(8857)
学报(8735)
农业(8495)
大学(7560)
业经(7305)
学学(7016)
教育(6981)
技术(6643)
财经(6011)
(5256)
(5126)
经济研究(4948)
会计(4884)
问题(4575)
财会(4369)
现代(4341)
(4200)
(4178)
图书(4023)
资源(3915)
农业经济(3823)
共检索到123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宝安  
加强乡镇劳动管理之我见郭宝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劳动部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型劳动体制的需要,积极开展了乡镇劳动管理工作,为乡镇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和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劳动管理工作的发展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钟祥市加强乡镇劳动管理站建设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把乡镇劳动管理站建设好,钟祥市劳动局制定了《一九九八年度劳动管理站工作目标及考核方案》,从以下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要求。一、改革现有用人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100%。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介之,王凤兰  
乡镇劳动力职业变动是乡镇人口社会变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乡镇人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劳动力职业变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调整乡镇劳动力职业结构,使其劳动人口在各产业部门间合理流动,即从本区域的实际出发,调整农业内部各业之间、农业与工业以及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劳动力的构成。当前乡镇的劳动力职业结构,一般是农业劳动人口占多数。在农业劳动人口中,种植业劳动人口又占多数,从事非农业的劳动人口所占比重不大。为合理使用劳动力,乡镇政府应依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人才开发的实际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宗武  
社会主义企业的目的是根据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组织生产、创造财富,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劳动管理,以努力增加税利,提高经济效益。一、劳动管理的概念及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所谓劳动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集体生产中组织共同劳动的客观需要,它主要包括劳动力的招收、定员定额、劳动组织、职工调配等方面的内容。不论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平  
电厂的班组劳动管理就是通过对班组内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以及对与此相关的工作的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和考核,以最少的投入和劳动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抓好班组的劳动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运行,为适应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搞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积极推进劳动人事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主要落实在三个方面: 一、实行合理的劳动组合 合理劳动组合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企业劳动管理工作,可根据生产需要,科学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合理安排劳动力,使劳动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玉章  
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步骤和重要措施。在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会议精神指引下,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转制工作已全面、有效、顺利展开。就武进市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民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帮成  张海燕  
情绪劳动是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之外的第三种劳动,情绪劳动不仅对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力意义重大,而且对情绪劳动者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有效管理情绪劳动应是当代组织与员工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在两则引例的基础上,对情绪劳动的概念、内容、情绪表现规则以及管理情绪劳动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引起学术界及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关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田中景  
日本企业人事劳动管理的实况和今后的课题日本摄南大学羽石宽寿一、在日本实行新的人事管理的必要性1.人事劳动管理必须改善的背景1991年4月,日本经济结束了平成景气,开始步人萧条,至今已历时3个年头,超过了战后最长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萧条。目前,日本国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枫  宋孚运  
发挥工资在劳动管理中的三大作用高枫宋孚运近几年来,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工资分配的导向作用,针对用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工资管理机制,即强化工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工资在控制用人总量、调整队伍结构、增强岗位竞争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海  
扶贫车间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而设置在乡镇或村落的加工车间。与维持劳动力的稳定以获得持续利润的资本生产逻辑不同,扶贫车间的劳动过程管理逻辑转变为维持工人稳定参与生产以确保劳动者持续增加收入。这一转向也逐步构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化"生产空间。国家的在场与积极干预,客观上构成了对企业资方的有效制衡,塑造了亲劳动者的生产政治底色。企业的劳动管理通过嵌入政策、社区和村民实际,劳动合同的非正式执行,管理话语的去"规训化"和本地化等策略,不仅赢得了车间工人的一致同意和推动他们稳定参与生产,而且达成了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减贫不返贫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志刚  雷晶  
本文系统探讨了情感劳动的提出及对员工的影响,指出情感劳动管理需要一些与传统管理区别的方法,最后以美体小铺的经验,指出情感劳动下的组织管理要淡化官僚性,强化情感的自我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海  
扶贫车间是企业响应国家政策而设置在乡镇或村落的加工车间。与维持劳动力的稳定以获得持续利润的资本生产逻辑不同,扶贫车间的劳动过程管理逻辑转变为维持工人稳定参与生产以确保劳动者持续增加收入。这一转向也逐步构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化"生产空间。国家的在场与积极干预,客观上构成了对企业资方的有效制衡,塑造了亲劳动者的生产政治底色。企业的劳动管理通过嵌入政策、社区和村民实际,劳动合同的非正式执行,管理话语的去"规训化"和本地化等策略,不仅赢得了车间工人的一致同意和推动他们稳定参与生产,而且达成了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的贫困劳动力减贫不返贫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