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0)
2023(3335)
2022(2900)
2021(2734)
2020(2369)
2019(5321)
2018(5218)
2017(8864)
2016(5766)
2015(6896)
2014(6962)
2013(6199)
2012(5557)
2011(5139)
2010(5459)
2009(4588)
2008(4397)
2007(4070)
2006(3495)
2005(3149)
作者
(16701)
(13903)
(13789)
(13235)
(8726)
(6743)
(6295)
(5467)
(5465)
(5004)
(4856)
(4751)
(4650)
(4567)
(4488)
(4319)
(4236)
(4156)
(4106)
(3990)
(3833)
(3610)
(3439)
(3331)
(3203)
(3071)
(3043)
(3014)
(2999)
(2926)
学科
(16285)
经济(16278)
管理(9276)
教育(9007)
(8849)
(8584)
方法(7370)
理论(6856)
教学(6845)
数学(6437)
数学方法(6297)
(5835)
企业(5835)
(5452)
中国(5219)
学法(4583)
教学法(4583)
学理(3923)
学理论(3923)
农业(3578)
思想(3395)
研究(3384)
政治(3367)
业经(3172)
经济学(2909)
思想政治(2858)
政治教育(2858)
治教(2858)
德育(2841)
技术(2594)
机构
大学(76290)
学院(75843)
研究(27196)
(23907)
经济(23224)
管理(22318)
科学(19190)
理学(19165)
理学院(18797)
(18231)
管理学(18159)
管理学院(18027)
中国(16844)
(16480)
(14697)
业大(14637)
农业(14633)
(14526)
师范(14326)
研究所(13703)
(13315)
技术(12613)
教育(12306)
中心(11778)
师范大学(11175)
北京(10308)
农业大学(10006)
(9919)
(9844)
职业(9806)
基金
项目(50943)
研究(38538)
科学(38381)
基金(32710)
(29238)
国家(28902)
科学基金(23350)
(23046)
教育(22278)
社会(21285)
社会科(19901)
社会科学(19895)
(19367)
基金项目(17372)
编号(17162)
自然(15072)
成果(15021)
自然科(14695)
自然科学(14688)
自然科学基金(14438)
课题(13847)
资助(13509)
重点(12510)
(11781)
大学(11157)
(11086)
(11078)
(10816)
规划(10240)
创新(10011)
期刊
教育(26880)
(26278)
经济(26278)
中国(23297)
研究(22153)
学报(17358)
(15698)
科学(12745)
大学(12615)
学学(11351)
农业(11123)
技术(8868)
职业(8448)
(7385)
管理(7004)
(6160)
图书(5216)
业大(5062)
技术教育(5019)
职业技术(5019)
职业技术教育(5019)
(4594)
农业大学(4311)
财经(4292)
(4222)
论坛(4222)
高等(4087)
经济研究(3904)
成人(3860)
成人教育(3860)
共检索到116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绍祥  
我国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这期间,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培养他们的哲学素养,指导他们掌握哲学思考问题的科学方式,不仅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前中职德育工作各方面的改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梳理学界关于我国中职学校人文底蕴培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当前面临着人才培养定位有偏差、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对此,以"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为核心理念,提出了"知、情、行"三个层次的育人原则,通过"课程+活动"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采用"引导+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手段,引入"色块管理"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工匠的"崛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玉  何秀丽  
为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践,满足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然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应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的规律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规律,构建核心素养培育的"全人模式",并借助微视频,通过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制作和微视频校园媒体三个路径实施该模式,使之体现"三全""两性"和注重意义体认的特点。中职学校系统设计微视频的内容,建立学习共同体协同创新微视频的运营模式,有利于"全人模式"的高效运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智敏  沈兆钧  
打破学科教学界限,实现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是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以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教学要素"为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跨学科开发、学生跨学科培育、教师跨学科培养和教学跨学科评价等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并探索将四大环节有机耦合,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跨学科培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秀峰  
职业素养是普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首要条件,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职业素养的养成目标应通过以人的发展为经度、以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为纬度的职业素养分析来确定,并全面落实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来达成,并以学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协调机构和师生考核制度作为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旺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也正逐步推进。作为"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母语学科课程,中职语文课程理应主动直面教育发展趋向,积极研究与探索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在梳理"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从教师教学观的更新、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安排设计、课堂教学行为的趋向等方面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孜悦  
计算机专业蕴含着学习能力要求:哲学素养、数学思维与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专业学习需要深度学习养成,需要从不同层次思维入手。计算机专业不仅仅是机器的技术掌握和原理的认知,更不仅仅是程序设计、硬件处理,而是最需要逻辑和创造的学习,这是计算机专业之美的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宜康  
技术素养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志,其内涵及养成策略是由技术的特征所决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技术素养的养成,加强技术训练与技术实践,依据技术流程(产品生产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流程改造,特别是作为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技术思维和技术文化,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促进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的形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迎新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核心素养的内涵梳理之后,从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终身学习与发展等四个维度重新界定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阐述和论证了如何通过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习明  
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主体构成因素。文章阐释了人文与科学、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内涵,剖析了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就加强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育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文亚平  李霞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期,但也暴露出艺术教育机制不健全、师资结构失衡、艺术实践层次不高以及观念落后等问题。高校艺术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遵循全程性、针对性与科学性原则,通过更新理念,树立高等教育工作者课程开放发展观念,推动艺术课程实施的人本化战略,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等路径,因势利导,建设完善的现代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保障大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翠兰  
核心素养一词被谈及甚多,众说纷纭,如何界定其内涵实属不易。本文从应用性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提出关注其核心素养的缘由,同时,在众多的核心素养解释中,依据应用性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该年龄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杨  
大学生是新媒介的主要接触者和应用者。"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媒介素养的培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应从政府、高校、大众媒介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努力,系统地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丽如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特征,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校内协同,构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新格局;校外协同,延伸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