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3)
2023(3552)
2022(2825)
2021(2598)
2020(2131)
2019(4779)
2018(4364)
2017(8950)
2016(4290)
2015(4824)
2014(4684)
2013(4676)
2012(4333)
2011(3818)
2010(4301)
2009(4310)
2008(3109)
2007(2917)
2006(2623)
2005(2546)
作者
(11044)
(9019)
(8674)
(8438)
(5459)
(4273)
(4090)
(3571)
(3361)
(3192)
(3018)
(2982)
(2871)
(2848)
(2726)
(2725)
(2706)
(2573)
(2543)
(2380)
(2275)
(2160)
(2157)
(2044)
(2001)
(1986)
(1922)
(1921)
(1831)
(1787)
学科
(24182)
金融(24182)
(21125)
银行(21123)
(20621)
(18226)
经济(18214)
(14231)
中国(13601)
(12050)
企业(12050)
管理(11976)
中国金融(10826)
(8338)
(7008)
地方(6344)
(5937)
(5510)
财务(5497)
财务管理(5491)
企业财务(5321)
(5183)
方法(4964)
业经(4900)
数学(4529)
数学方法(4500)
事业(4432)
制度(4403)
(4403)
农业(4065)
机构
学院(54811)
大学(53026)
(26827)
经济(26173)
中国(22206)
管理(19923)
研究(18226)
理学(16351)
理学院(16237)
管理学(16069)
管理学院(15985)
(14557)
银行(14102)
(13990)
(13262)
(13167)
金融(12917)
中心(11347)
人民(10771)
财经(10695)
(10188)
国人(9715)
(9667)
中国人(9660)
中国人民(9604)
经济学(9187)
(8449)
经济学院(8396)
(8215)
(8174)
基金
项目(33653)
研究(27501)
科学(26675)
基金(24357)
(19965)
国家(19765)
社会(18098)
科学基金(17366)
社会科(17354)
社会科学(17352)
(13722)
基金项目(12663)
教育(12109)
编号(11513)
(10672)
资助(10080)
(9919)
成果(9692)
自然(9504)
自然科(9317)
自然科学(9316)
自然科学基金(9162)
(8215)
(8022)
(8007)
课题(7968)
重点(7654)
国家社会(7639)
(7569)
创新(7496)
期刊
(29257)
经济(29257)
(25536)
金融(25536)
研究(19058)
中国(13504)
(10858)
(8400)
管理(7198)
财经(5551)
教育(5310)
学报(5280)
科学(5107)
(4716)
大学(4677)
中国金融(4610)
技术(4494)
农业(4480)
学学(4475)
经济研究(4447)
业经(4430)
国际(4407)
理论(3843)
农村(3538)
(3538)
实践(3512)
(3512)
问题(3474)
(3303)
(2992)
共检索到97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乾亘  
今天,中国追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取得成功,财政、金融、企业的改革乃是关键所在。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国平  
中日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早在50年代,中日两国金融界就有了人员交往,60年代,中日两国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开始在贸易结算业务上进行合作.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了邦交正常化,奠定了两国经济金融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使两国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以中国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加强中日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经济金融发展、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中日金融合作在东盟"10+3"等多边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中日金融合作应把握"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创新思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三大基本原则。具体看来,中日两国可继续推进多边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加强两国货币金融政策协调、深化两国金融市场的合作、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良  
本文认为,加强粤港两地的金融合作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有利于加强广州、深圳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合作中应以金融机构合作为突破口,在金融领域开展多元化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彼得·迪图斯  柳力扬  党媛  
欧洲地区和亚洲地区需要加强关键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国际支付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持续的稳定繁荣和进一步发展2001年底,中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望当时中国的愿景,反思20年来世界的变化,并鉴于这些变化,仔细审视何种政策目标为变局之下的恰当选择。笔者认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旭兰  佃良彦  
经济周期的相似性被认为是进行金融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以1994~2005年间中日韩三国GDP的季度时间序列为基础建立的三者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中日韩三国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具有共同的长期发展趋势。它们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满足经济金融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201正8式年宣11布月将5长日江,三习角近洲平区总域书一记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定位是,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因此,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是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张晓彬  
随着川港两地经济联系的逐步密切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深化。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出台,四川利用自身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与香港金融资源优势相结合和利用,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川港经济与金融的联动发展,实现双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顺应此趋势,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经济圈的强势登台,到最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横空出世,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层出不穷,内涵不断拓展,范围不断加大,层次不断提高,预示着我国已经加速进入一个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时代。 随着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区域间的人流、物流、服务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各种经济要素的跨界自由流动日益呈现出频繁化和巨量化态势,既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红力  
两岸银行业合作发展正进入历史机遇期《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金融MOU)的签订与实施,为拓展两岸贸易投资往来和强化经济金融合作开辟了巨大空间,对于蓄势待发的两岸银行业而言,更是提供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为两岸业务合作交流的大发展注入了强劲助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逯新红  
中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同,对美过快开放会给中国带来较大风险,对此应保持清醒认识近年来,中美金融合作取得显著进展,推动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成为双方金融合作的重要议题。一方面,中国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提高对美金融开放程度,放宽美国金融机构准入和资本准入门槛,进一步拓宽中美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金融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中资银行采取复杂的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文革  陈璐  
本文主要在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法律框架下,就两地加强金融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促进与香港的金融合作的政策和法律措施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逯新红  
中欧金融合作是固有诉求,双方金融合作涵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金融基础设施合作、全球金融治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金融监管等诸多领域。中欧金融合作存在竞争关系,但评估其成本和收益,双方合作的共同利益要远远大于竞争带来的危害,未来十年中欧金融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中欧金融合作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中欧金融合作的主要障碍第一,中欧金融合作程度远低于贸易合作。近年来,中欧双边贸易保持稳定,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