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0)
2023(6297)
2022(5282)
2021(4737)
2020(3603)
2019(8392)
2018(8187)
2017(15406)
2016(8435)
2015(9388)
2014(9496)
2013(9554)
2012(9494)
2011(8904)
2010(9298)
2009(8370)
2008(8241)
2007(7634)
2006(6992)
2005(6757)
作者
(25671)
(21301)
(21239)
(19955)
(13540)
(10235)
(9687)
(8420)
(8231)
(7700)
(7343)
(7108)
(7002)
(6982)
(6757)
(6444)
(6418)
(6202)
(6103)
(6098)
(5638)
(5372)
(5270)
(4953)
(4950)
(4840)
(4825)
(4748)
(4456)
(4285)
学科
(44690)
经济(44649)
(22106)
管理(21842)
地方(17115)
(16286)
企业(16286)
中国(15923)
(13586)
业经(11676)
地方经济(9830)
农业(9459)
方法(9351)
(9171)
(8714)
金融(8714)
(8527)
(8420)
银行(8403)
(8298)
(7663)
贸易(7647)
(7532)
(7268)
技术(7230)
数学(7020)
数学方法(6961)
发展(6928)
(6907)
环境(6691)
机构
学院(122608)
大学(119771)
(52362)
经济(51161)
研究(49376)
管理(44158)
中国(38083)
理学(36131)
理学院(35663)
管理学(35173)
管理学院(34942)
科学(28870)
(27244)
(25723)
(23163)
(23055)
研究所(22909)
中心(22011)
(21093)
(18580)
师范(18383)
北京(18043)
(17787)
农业(17476)
(17226)
财经(16990)
业大(16836)
(16759)
(15301)
科学院(14869)
基金
项目(74161)
科学(58465)
研究(57646)
基金(51068)
(44037)
国家(43599)
科学基金(36761)
社会(36096)
社会科(34144)
社会科学(34137)
(30845)
基金项目(26549)
教育(25921)
(25408)
编号(24105)
(23083)
自然(21732)
自然科(21200)
自然科学(21196)
自然科学基金(20797)
资助(20559)
成果(20453)
发展(18952)
(18602)
课题(18139)
重点(17108)
(15870)
(15832)
创新(14799)
(14766)
期刊
(72792)
经济(72792)
研究(42311)
中国(34765)
(23798)
管理(19392)
教育(18965)
科学(17152)
学报(16952)
农业(16330)
(16103)
(15944)
金融(15944)
业经(13641)
大学(13125)
学学(12035)
技术(11995)
经济研究(10649)
问题(9342)
(8443)
财经(8250)
国际(7950)
世界(7689)
(7549)
(7282)
论坛(7282)
(7260)
(6622)
商业(6576)
图书(6516)
共检索到214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继霞  
加强与联合国工发组织的合作姚继霞(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是联合国发展系统中的一个专门机构,它以"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在全球、区域和国家以及部门各级促进工业发展与合作"为宗旨,在实际活动中主要为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圳  
一、工发组织发展回顾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成立于1966年,1985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工发组织主要协助政府推动国营企业的工业化进程。1975年工发组织第二届大会通过了《利马宣言》,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将工发组织转变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从1976年开始,工发组织为执行《利马宣言》的决定,改革组织结构,建立了协商制度、研究中心、投资促进项目和转让技术机制。在此期间,工发组织还创造性地通过建立协商制度,启动了南北谈判。1977年建立工业发展基金(IDF)以及工业和技术信息库(INTIB),1979年通过了工发组织的章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斌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的合作契克纳沃琳(工发组织工业部门和环境司总管司长)辉煌的过去光明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已经在其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现代化进程后,中国始终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作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申洪  
从1972年中国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等组织的正式活动迄今,中国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合作已有四十年。目前工发组织在中国总共完成项目338个,总金额约2亿美元,正在实施的项目有四十多个,总金额为6000万美元。这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继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简称“工发组织”,英文简称为UNIDO)是联合国发展系统中的一个专门机构,宗旨是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并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及部门之间促进工业发展和合作。现有成员国167个,总部设在维也纳。 工发组织的前身是联合国秘书处下设的工业发展中心,创立于1961年7月。以后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1967年1月改为工发组织,但仍为联合国秘书处下属机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广惠  
1979年6月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政府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式签署双方之间的合作协定和换文,拉开了中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进行全面合作的序幕。我国政府从此改变了只捐款不受援的做法,采取了“有给有取”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协调、管理和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华无偿援助项目的管理和执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积极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开展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从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积极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人才交流和新技术开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骏  郭晴  
与联合国粮农机构的合作是中国农业领域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合作的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研究合作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与FAO合作的现状,对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总结,对其他国家与联合国粮农机构合作的做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德涌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得以提高。但是,如果忽视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就会事与愿违,由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种种环境问题,会造成我们生活质量的下降,严重的,还会遗害我们的子孙后代。通过环境技术评价,向人们发出预警,以阻止那些有害技术的发展和转让,这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科技活动。本刊将从这一期开始着重介绍联合国有关环境的活动,并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玉明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接受的双边、多边援助逐渐增多,利用这些双边和多边援助,除安排项目建设外,还引进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某些领域的发展。 70年代以前我国每年要拿出财政预算1%左右的款额对外提供援助,而从不接受任何外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这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还要把这个工作做好。但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永利  
根据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的协议: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于1984年7月2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在联合国有关组织,如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资助以及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支持下,泥沙中心在促进泥沙研究、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减灾防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培训活动。10年来共培训了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学员达300多人。通过培训活动,不仅传播了知识,学习了技术,而且在学员中建立了合作信息网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发布新一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展望》(以下简称《展望》)。报告指出,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期限只有不到10年时间,各国政府需要加倍努力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在未来十年取得进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