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0)
2023(8554)
2022(6595)
2021(5891)
2020(4995)
2019(11517)
2018(11184)
2017(21361)
2016(11737)
2015(13321)
2014(12926)
2013(12613)
2012(11500)
2011(10071)
2010(10318)
2009(9881)
2008(9961)
2007(9145)
2006(8516)
2005(8306)
作者
(35468)
(29327)
(29110)
(27778)
(19016)
(14047)
(13316)
(11442)
(11216)
(10670)
(10091)
(9922)
(9712)
(9628)
(9490)
(8978)
(8830)
(8744)
(8562)
(8527)
(7441)
(7385)
(7373)
(6907)
(6791)
(6545)
(6529)
(6510)
(6147)
(5916)
学科
(45319)
经济(45240)
管理(39933)
(39422)
(35372)
企业(35372)
(19855)
方法(16971)
(14960)
财务(14936)
财务管理(14907)
中国(14820)
企业财务(14454)
数学(13898)
数学方法(13700)
(12970)
(12906)
业经(11950)
(10901)
(10239)
体制(8417)
农业(8355)
地方(8055)
(7875)
银行(7837)
(7636)
理论(7381)
(7279)
(7203)
金融(7201)
机构
大学(165205)
学院(161301)
(62608)
经济(61241)
研究(61034)
管理(57782)
理学(48670)
中国(48569)
理学院(48133)
管理学(47123)
管理学院(46850)
科学(37570)
(36905)
(35350)
(32620)
(32367)
研究所(29014)
(27112)
中心(26856)
财经(26249)
业大(25378)
农业(25311)
(23907)
北京(23675)
(22754)
(21128)
(20825)
(20234)
师范(19918)
财经大学(19667)
基金
项目(103298)
科学(80317)
基金(75565)
研究(71653)
(68429)
国家(67878)
科学基金(56832)
社会(45516)
社会科(42957)
社会科学(42940)
(39374)
基金项目(39031)
自然(37974)
自然科(37130)
自然科学(37114)
自然科学基金(36467)
(34018)
教育(32829)
资助(31137)
编号(27553)
重点(24338)
成果(24191)
(22781)
(21395)
(20739)
科研(20424)
课题(20104)
计划(19591)
创新(19477)
国家社会(19199)
期刊
(75539)
经济(75539)
研究(53415)
中国(41507)
学报(33071)
(32226)
(30549)
科学(27831)
管理(25187)
大学(25101)
学学(23426)
农业(20103)
教育(19043)
(18430)
金融(18430)
财经(13925)
经济研究(12534)
技术(12291)
(11904)
(11205)
业经(11070)
会计(10760)
(9980)
问题(9506)
财会(9320)
业大(8895)
(8357)
国际(8152)
世界(7812)
图书(7591)
共检索到269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昌  
从利益相关理论角度看 ,公司的治理可简单地分为公司的外部治理和公司的内部治理。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的内部治理 ,即公司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治理。实现共同治理的办法就是建立并完善多“极”化的董事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卞琳琳  谢晓倩  
本文选取2007年至2009年沪深两市批零贸易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董事会治理对商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两职设置、董事会规模对商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不确定;由于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其对商业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体现;商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和董事会会议频率负相关;而商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和董事会薪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善林  程承  刘银国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既是联结股东和经理层的桥梁,又是公司决策的核心,因此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董事会是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董事会建设,发挥董事会作用和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的一些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维安  张耀伟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向  
董事会对公司重大经营做出决策,并且对外代表公司。董事会规模、构成、活动状况、高管与董事薪酬激励等董事会治理要素对于公司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而各个行业对经济周期变动的敏感性不同,对董事会治理的绩效亦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本文围绕电力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红霞  韩嫄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而董事会治理的重心在于风险防范。本文研究主要观点如下:一是董事会治理风险包括董事会自身建设风险、董事会治理行为风险、董事会治理对象风险等三个维度;二是对董事会治理风险的测度是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三是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应关注董事会治理风险监测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张耀伟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状况的改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至关重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有根  赵西萍  李怀祖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可以分为内部董事、法人代表董事、专家董事和专务董事。本文采用“最优构成—绩效”模型来分析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发现 ,法人代表董事构成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具有显著的“倒 U型”曲线关系 ,但是在内部董事构成、专家董事构成、专务董事构成和公司绩效之间没有发现稳定的变量关系。本文数据不完全支持董事会的结构平衡假设 ,指出在引入专家董事的同时必须注重相关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缪柏其  杨勇  黄曼丽  
本文研究了不同业绩水平下董事会领导结构与CEO更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业绩很好的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有利于避免不正常的CEO强制更换;在业绩一般的公司中,CEO兼任董事长则为业绩较低的CEO提供了保护;在经营亏损的公司中,这一保护不再发生作用。基于不同业绩水平下CEO更换的实质,本文认为,代理理论和现代管家理论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是相容的,从而为研究两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此外,本文的研究还为我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东星  汪旭晖  
本文研究发现: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董事规模和董事变更幅度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和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权结构、董事薪酬、董事教育水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这对于提升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的价值,促进流通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兰玉杰  王春凤  
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董事会规模、董事薪酬与董事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积极作用;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权结构与董事变更对公司绩效影响不显著;过多的董事会会议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山慧  王宗军  赵欣欣  
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18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了2007~2009年共三年的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分别从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两个方面衡量公司绩效。再通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发现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即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绩效越差。而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领导结构和董事会执行强度并不影响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灵华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 ,特别是董事会结构中存在种种缺陷 ,为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保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 ,健全上市公司董事会功能 ,有必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需要的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斌  宋春霞  孟慧祥  
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非执行董事这一视角,对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效率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国有大股东所派出的大股东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超额席位的增高,不仅削弱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多元性,而且增强了大股东与大股东非执行董事间的利他主义倾向,提高了代理成本,最终导致董事会对经理层监督效率的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