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
- 2023(485)
- 2022(381)
- 2021(335)
- 2020(299)
- 2019(718)
- 2018(638)
- 2017(1545)
- 2016(814)
- 2015(951)
- 2014(943)
- 2013(949)
- 2012(855)
- 2011(730)
- 2010(700)
- 2009(688)
- 2008(717)
- 2007(645)
- 2006(535)
- 2005(472)
- 学科
- 企(5963)
- 企业(5963)
- 业(5887)
- 管理(5432)
- 济(4244)
- 经济(4233)
- 财(3537)
- 务(3379)
- 财务(3379)
- 财务管理(3377)
- 企业财务(3330)
- 方法(3216)
- 数学(3031)
- 数学方法(3029)
- 公司(1512)
- 制(1235)
- 体(1070)
- 体制(1020)
- 技术(805)
- 划(761)
- 业经(727)
- 技术管理(709)
- 经营(635)
- 人事(623)
- 人事管理(623)
- 策(613)
- 决策(529)
- 审计(468)
- 组织(458)
- 计划(455)
- 机构
- 大学(12435)
- 学院(12231)
- 管理(5991)
- 理学(5440)
- 理学院(5421)
- 管理学(5419)
- 济(5414)
- 管理学院(5401)
- 经济(5363)
- 财(3603)
- 财经(2966)
- 经(2771)
- 研究(2713)
- 中国(2520)
- 财经大学(2345)
- 商学(2241)
- 商学院(2235)
- 京(2120)
- 会计(2016)
- 经济学(1643)
- 会计学(1582)
- 融(1553)
- 会计学院(1524)
- 金融(1512)
- 工商(1509)
- 经济学院(1507)
- 学会(1467)
- 中心(1346)
- 经济管理(1338)
- 北京(1329)
共检索到1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季晓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国春 彭蕾
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林国春彭蕾□参考与借鉴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既是一个风险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市场。股价的波动,往往要受到消息面的影响,投资者用有关未来事件的信息来判断证券现在的价格,即人们对公司未来前景的预期将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荣 傅承
企业融资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金的各项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对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处理融资结构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通过企业融资结构优化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融资结构不仅决定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制度,而且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决定影响。通过证券市场的发展,优化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的关键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深化与发展;其中包括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创新,改善证券市场效率以及注重资本市场的结构平衡等。
关键词:
企业融资 证券市场 融资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裴武威
本文认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降低代理成本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目前公司接管主要通过收购控股权进行。日益活跃的收购和接管活动已经开始在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发挥一定作用;股权分散的公司体制对接管市场的依赖较强,这是导致频繁的公司接管的根本原因;现阶段的接管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仍需加强、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在交易所流通影响了接管市场的有效程度等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良
作为对代理人的一个最终的市场约束机制,外部接管市场通过接管方收购企业股权或投票代理权控制企业,并进而改组管理层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它使得代理人时时处于外部的竞争压力之下,这能有效的促使现有的管理层努力改善企业绩效,防止被外部接管。但在我国这一机制却一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对此现象做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意见。
关键词:
委托—代理模型 外部接管市场 股权收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杜景涛
发展企业海外上市的内外动因 尽管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不长,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一些企业不仅在境内上市发行外资股——B股,而且还直接到境外上市,这种一家公司既A股,又有B股、H股的局面,实质上已经沟通了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同国际证券市场的联系。多个主要市场的联动影响,使得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国际金融市场风浪拍击,它已开始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国际上讲,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少主要证券市场纷纷谋求提高国际化程度,以改变股票市场的结构,争取上市公司更广泛的地区分布,尤其是欢迎经济高速增长的亚太地区企业上市。香港联交所自1991年起就进行“中国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凌云 李弢
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之后,屡屡可见公司对年报的各类补充公告与更正公告(即年报补丁),年报补丁不仅受到媒体的强烈抨击,也为监管部门所关注。本文选取发布2001~200年年报补丁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分年度、行业、公司规模选取配对样本,考察补丁公司的经济特征。研究表明,相对配对样本而言,补丁公司的业绩较差,公司的总资产增长较快,较少设置审计委员会,且审计质量较差。
关键词:
年报补丁 财务状况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雪丽 姜茂生
现金股利历来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但上市公司在实务中究竟是怎样进行现金股利决策的呢?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这一问题,采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t回归和逐步回归的方法,从众多财务指标中选出与现金股利决策相关的因素。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派现与否问题、股利金额问题、股利支付率问题和股利变化问题四个方面。
关键词:
现金股利 LOGIT回归 政策选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芸 徐欣
本文在对2006~2010年深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刻画的基础上,探讨公司内部治理与IPO超额募集资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使用IPO超募资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IPO超募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代理问题: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的货币薪酬较高,会引发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而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则有利于减少IPO超募资金使用中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问题比国有控股公司严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证券监管部门确保上市公司合理有效地使用超募资金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世权 宋海英
针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变迁过程中部分上市公司出现主动设立独立监事的现象,对其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假设,并以沪深两市的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出于监督动机,控制性股东会基于共享收益选择设立独立监事。出于制衡动机,非控制性股东有动力引入独立监事以平衡过于悬殊的控制权对比,防止控制性股东谋取私利。并且,监事会本身也会基于顾问动机来设立独立监事。但是,与预期相反,作为信号显示动机,那些财务状况相对不佳的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设立独立监事。综合判断,中国上市公司应该实施独立监事制度。最后,进一步明晰了独立监事应具备的要件、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独立监事制度的时机及其相应制度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厚军 周生春
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是公司为其会计报表诚信所付出的代价 ,会计师若在此之外再从公司取得任何报酬 ,都会引起对会计师独立性和诚信的怀疑。因此 ,在诚信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今天 ,为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会计师所获得的报酬便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次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和2001年支付给会计师的报酬及其披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发现半数以上公司未按规定披露支付给会计师的报酬 ,认为咨询费用尚未对我国会计师的独立性和诚信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又运用因素分析法探讨了会计、审计准则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工作效率的改进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并运用模式法对影响审计费用...
关键词:
中国证券市场 会计师 报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浩 向显湖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提高公司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概率,并且能够促使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质量(形式上的精确性和实质上的准确性)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窗口的延长,股权激励计划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逐渐减弱;不同股权激励方式(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对业绩预告信息质量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结论丰富了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玉兰 周守华
以2007—2016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票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票错误定价显著促进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且会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进一步按股票错误定价程度将样本分为低错价组、中错价组与高错价组后回归,发现只有当股票高错价时,才会显著促进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此外,区分股票错误定价的方向,研究股价高错价与低错价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发现二者都会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