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
2023(216)
2022(169)
2021(153)
2020(165)
2019(353)
2018(340)
2017(670)
2016(359)
2015(426)
2014(445)
2013(458)
2012(434)
2011(395)
2010(397)
2009(419)
2008(448)
2007(497)
2006(400)
2005(400)
作者
(1120)
(897)
(868)
(820)
(575)
(453)
(394)
(352)
(338)
(337)
(319)
(289)
(282)
(282)
(281)
(279)
(277)
(274)
(248)
(235)
(230)
(218)
(210)
(210)
(200)
(194)
(191)
(187)
(178)
(178)
学科
(1473)
管理(1420)
(1278)
企业(1278)
(1039)
银行(1039)
(1014)
保险(1002)
(958)
(806)
(786)
经济(785)
业务(764)
(716)
制度(652)
(652)
(627)
财务(627)
财务管理(625)
银行制(601)
企业财务(586)
(503)
金融(503)
方法(494)
经营(441)
(436)
数学(421)
数学方法(417)
决策(400)
中国(399)
机构
大学(4690)
学院(4477)
管理(2351)
中国(2236)
(1673)
经济(1602)
理学(1569)
公司(1567)
理学院(1559)
管理学(1552)
管理学院(1542)
(1407)
(1388)
银行(1315)
(1218)
研究(1085)
(1069)
有限(1035)
财经(953)
有限公司(936)
(914)
(846)
工程(796)
(759)
(739)
人民(733)
北京(728)
金融(723)
财经大学(717)
中心(709)
基金
项目(2131)
科学(1605)
研究(1540)
基金(1489)
(1183)
国家(1170)
科学基金(1104)
社会(878)
社会科(828)
社会科学(828)
基金项目(781)
(780)
自然(780)
自然科(767)
自然科学(767)
自然科学基金(751)
资助(702)
教育(695)
(673)
编号(620)
成果(536)
(476)
(466)
课题(464)
重点(464)
(446)
科研(424)
项目编号(419)
大学(416)
教育部(402)
期刊
(2829)
经济(2829)
(1956)
金融(1956)
研究(1931)
(1353)
中国(1142)
管理(936)
建筑(777)
财会(513)
保险(498)
(498)
会计(487)
财经(485)
科学(468)
国际(445)
(420)
技术(419)
学报(417)
(409)
大学(370)
通讯(366)
会通(365)
(363)
学学(358)
理论(352)
实践(333)
(333)
现代(317)
中国金融(274)
共检索到9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董书赞  杨文丽  
历年全国拖欠工程款的数额都居高不下,给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拖欠工程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加强三阶段合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被拖欠工程款的风险,即施工前合同管理、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及竣工验收后合同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姜兴国  
在“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上,在现有法律制度和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国务院94号文 件——《关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颁发后,施工企业是否有规避或者 降低这一风险的办法?怎样以最小的资金风险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笔者认为:从源头 抓起,抓好“合约管理”这条主线,是施工企业治理拖欠款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中 建八局的一些主要做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邱国林  宿辉  
探讨了在建设工程领域应用代位权的主体、权利范围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代位权制度是从工程合同自身角度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没有被给予充分重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项德运  
对于企业清收拖欠工程款工作,只要高度重视,坚持不懈,抓住源头,严控过程,上下联动,就一定能够做出成效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荆斓  
盈利是施工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目的就是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因此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在施工企业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如何搞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三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文章在2009—2015年美、中、日等20个国家的风险投资相关数据基础上,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对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进行有效剥离,经过SFA回归调整后再利用DEA方法对样本国家的风险投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整理。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角度对各国风险投资发展效率进行测度,进而提出提高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韧  莫廷程  
自2007年我国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以来,政策效率倍受关注。本文以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1个决策单元,运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09年~2014年我国农业保险政策补贴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险补贴政策总体效率较高,具体表现为东部优于中部,西部更次之;有些省区已出现补贴低效的状况。同时,环境和随机误差对补贴政策产生了较重要的影响。其中农户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等因素对于补贴效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春海  
研究国内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文献多采用DEA二阶段模型,其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剥离环境和误差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运用能够调整环境变量与随机干扰等因素的DEA三阶段分析方法,对2009年我国财险业的46家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外资财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差距较大,我国大部分财险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需适度扩大规模来提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需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决策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芹  陆静  
本文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分析了中国寿险市场的效率。研究表明,寿险业整体技术效率不高,只有少数公司达到有效前沿;与外资保险公司相比,中资保险公司具有规模效率优势,而在纯技术效率方面,外资公司则优于中资公司,即外资公司具有更高的管理决策效率;寿险市场效率受保险市场结构的影响较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是影响市场效率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宏兵  李文华  赵文秀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和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2007—2010年中国保险公司数据,分别对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和收益效率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中国寿险业和非寿险业的效率具有相似性:技术效率突出,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值不高,收益效率则较低。分类来看,国有保险公司收益效率较高,集团化保险公司技术效率突出,中资保险公司的配置效率、成本效率则较低。从技术效率前沿公司数量比例来看,寿险公司明显高于非寿险公司,非寿险公司更需要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晓宇  宋歌  莫鹏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本文针对中国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提出全阶段合同管理模式。该模式首先将合同管理工作进行阶段式分解,将合同管理延伸到项目投标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特点,建立国际化项目管理团队和动态化团队组织结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彦达  
商业承兑汇票是一项具备融资功能的支付结算工具,其制度初衷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从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来看,由于占据优势地位的大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规模超万亿的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监管几乎空白,商业承兑汇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滥用现象和功能异化,反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大企业滥用商业承兑汇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的四点建议: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建立与企业偿付能力相匹配的商业承兑汇票签发制度;健全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信用配套制度;加强对国有大型企业商业承兑汇票兑付情况、商业承兑汇票逾期风险监管的审计监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辉  蔡奉宁  李本德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电网建设进入快车道,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但在工程建设实际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施工安全作业风险,如土石方爆破、深基坑淘挖、带电跨越、临近带电作业、格构式吊装、索道运输等,本文主要探讨电网建设工程如何通过有效事前、事中、事后创新管理来加强作业风险过程管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春香  黄晓凤  陈晓东  
本文将企业技术创新区分为创新投入、实验室产出和产出市场化三个阶段,分别用研发投入、专利和商标来进行衡量,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探讨风险投资与上述三个不同阶段的双向关系。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三个不同阶段均相互影响,且对东部地区的企业以及员工人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影响尤为明显;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市场化的影响最大,而实验室技术产出对风险投资的吸引作用最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攀  张伊娜  
针对专利“繁荣”之谜,从产量决策、诉讼决策与专利决策3个阶段,剖析专利保护对技术创新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发现:(1)保护强度较小时,提高保护强度促使反向工程成功概率较低的跟随企业实施反向工程,倒逼领导企业申请专利;保护强度处于0.71以上时,无论跟随企业的专利策略如何,领导企业即便专利高度非常低也申请专利,导致技术生产陷入低水平的模仿创新。(2)保护强度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不确定。跟随企业与领导企业的专利高度相近时,模仿创新机制有利于最大化社会福利,领导企业选择申请专利的临界值与保护强度呈U型。(3)跟随企业研发能力与反向工程成功概率均较大时,提高保护强度有利于技术生产由反向工程主导向模仿创新主导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