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2)
- 2023(15021)
- 2022(12341)
- 2021(11368)
- 2020(9556)
- 2019(21712)
- 2018(21244)
- 2017(41354)
- 2016(21461)
- 2015(23941)
- 2014(23418)
- 2013(22740)
- 2012(20528)
- 2011(18229)
- 2010(17810)
- 2009(16067)
- 2008(15627)
- 2007(13737)
- 2006(11826)
- 2005(10203)
- 学科
- 济(86638)
- 经济(86530)
- 管理(68801)
- 业(63919)
- 企(53338)
- 企业(53338)
- 方法(39384)
- 数学(34198)
- 数学方法(33793)
- 农(26376)
- 财(24828)
- 贸(24738)
- 贸易(24723)
- 易(24046)
- 中国(23038)
- 业经(20731)
- 制(20253)
- 技术(18426)
- 地方(17810)
- 农业(15568)
- 务(15453)
- 财务(15394)
- 财务管理(15360)
- 企业财务(14508)
- 体(14294)
- 学(13908)
- 环境(13716)
- 银(13565)
- 银行(13544)
- 理论(13272)
- 机构
- 学院(294407)
- 大学(292464)
- 济(127652)
- 经济(125253)
- 管理(117393)
- 理学(101922)
- 理学院(100877)
- 管理学(99266)
- 管理学院(98691)
- 研究(93366)
- 中国(70307)
- 京(59593)
- 财(58736)
- 科学(52886)
- 财经(46635)
- 中心(44681)
- 江(43624)
- 所(43109)
- 经(42481)
- 农(41975)
- 业大(40732)
- 经济学(39977)
- 研究所(38779)
- 范(37000)
- 师范(36624)
- 北京(36291)
- 经济学院(36255)
- 院(35441)
- 财经大学(34797)
- 州(33943)
- 基金
- 项目(204503)
- 科学(164124)
- 研究(153444)
- 基金(151053)
- 家(129997)
- 国家(128993)
- 科学基金(113317)
- 社会(100544)
- 社会科(95656)
- 社会科学(95635)
- 基金项目(80465)
- 省(79697)
- 自然(71702)
- 教育(71148)
- 自然科(70121)
- 自然科学(70108)
- 自然科学基金(68849)
- 划(66175)
- 编号(61302)
- 资助(59934)
- 成果(48325)
- 部(46568)
- 重点(46214)
- 创(44405)
- 发(44075)
- 制(43216)
- 国家社会(42574)
- 课题(41945)
- 创新(41624)
- 教育部(41011)
- 期刊
- 济(135663)
- 经济(135663)
- 研究(84848)
- 中国(57032)
- 财(46311)
- 管理(44567)
- 学报(38846)
- 科学(38257)
- 农(38040)
- 大学(31907)
- 教育(30792)
- 学学(30009)
- 技术(29742)
- 农业(26391)
- 融(25088)
- 金融(25088)
- 业经(23455)
- 财经(22953)
- 经济研究(22479)
- 经(19773)
- 问题(19063)
- 贸(18503)
- 技术经济(15369)
- 国际(15350)
- 业(14018)
- 科技(13906)
- 商业(13760)
- 理论(13164)
- 现代(13097)
- 世界(12915)
共检索到430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产品密度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构造产品空间技术结构指标,基于2000—2014年中国海关6分位出口产品数据,考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产品空间技术结构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规模、空间分布和经营主体的发展和转型对产品空间技术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引导内陆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时通过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为产品空间技术结构升级提供支撑动力。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承担产品层面加工贸易有利于增强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中的主导权,从而促进产品空间技术结构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茜 程都
本文将产品架构和产品模块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家"模块化"产品和"一体化"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发现中国加工贸易在"一体化"产品方面具有升级空间,并且目前产品架构的变迁又为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因而提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应当抓住此契机,提升"一体化"产品的加工装配能力,进行转型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制造环节 模块化 一体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部地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艳 王诏怡
本文利用OECD-WTO最新国际投入产出表,通过测算19952011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部门的GVC地位指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结果发现: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但大体呈上升趋势,而非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但大体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悬殊很大,电子及光学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鞋业等出口主导产业国际分工地位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分工地位 加工贸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本文聚焦于中国制造大国的现实定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边际效应存在性、作用路径以及边际效应演化特征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制造业贸易强国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1)一般性基础设施和科技型基础设施均能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张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且科技型基础设施的边际效应更为显著;(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两类基础设施投资均能通过发挥成本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来推动制造业贸易强国建设,且成本效应主要体现在从"量"上促进制造业出口规模扩张,而技术扩散效应则体现为在"质"上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3)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以及出口规模的扩张,一般性基础设施的边际效应呈现出倒U型特征,而科技型基础设施的边际效应则表现出单边上扬的演化趋势。本文的结论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进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推动制造业贸易强国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浩然
使用2000—2006年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出口水平角度对2003年以来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并且分析了政策影响企业出口水平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从微观层面发现,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出口水平的重要渠道,政策通过降低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2)政策通过提高企业的进入、退出概率和降低新进入企业的存活概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市场调节机制的结果与不同经营主体企业的动态调整过程有关。(3)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效应和转变贸易方式提升企业出口水平,但是提升幅度没有超过企业进入和退出带来的降低幅度。研究认为,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平均出口水平,内在原因在于企业面临调整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与企业动态变化的市场调节机制密切相关。政策促进了贸易方式的转化,这说明转型升级政策优化了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胡懿 赵玲
廉价劳动力一直都是中国加工贸易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但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中国加工贸易加快转型。本文利用20022013年HS 6位编码微观贸易数据,并借鉴Amurgo-Pacheco和Pierola(2008)的分解方法,计算中国对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进出口国市场规模、贸易成本、劳动生产率、多边阻力及外部冲击等因素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计算其边际效应,同时采用PPML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其后,将二元边际按不同技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劳动力成本 二元边际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胡懿 赵玲
廉价劳动力一直都是中国加工贸易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但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中国加工贸易加快转型。本文利用2002~2013年HS 6位编码微观贸易数据,并借鉴Amurgo-Pacheco和Pierola(2008)的分解方法,计算中国对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进出口国市场规模、贸易成本、劳动生产率、多边阻力及外部冲击等因素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计算其边际效应,同时采用PPML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其后,将二元边际按不同技术水平产品细分做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主要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对扩展边际虽有影响但其程度甚小,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一,中高技术出口产品二元边际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低于中低技术出口产品。因此,中国发展加工贸易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政策着力方向是从集约边际转向质量价格边际,增加产品技术内涵,同时着力加强扩展边际。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劳动力成本 二元边际 转型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方静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企业选择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参与国际贸易方式的不同会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构成什么样的影响或制约?这些是企业参与国际化不容回避的问题。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回归方法,根据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对企业的贸易方式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财务状况对选择贸易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倾向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企业的流动性比率和杠杆率显著影响企业贸易方式的选择。相较于来料加工装配的贸易方式,受
关键词: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出口额占比 财务约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加工贸易行业的现状和困境,阐述产业转移升级的必然性以及苏州加工贸易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企业的升级能力;提出重构国际—国内价值链,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转型 升级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