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9)
2023(12223)
2022(10778)
2021(10266)
2020(8470)
2019(19397)
2018(19399)
2017(37718)
2016(20142)
2015(22587)
2014(22255)
2013(21672)
2012(19594)
2011(17582)
2010(17340)
2009(15888)
2008(14931)
2007(12701)
2006(10871)
2005(9080)
作者
(55010)
(45657)
(45339)
(42775)
(28926)
(21819)
(20672)
(18052)
(17181)
(15995)
(15483)
(15052)
(14174)
(14054)
(13890)
(13808)
(13621)
(13614)
(12978)
(12879)
(11281)
(10919)
(10807)
(10285)
(10154)
(10075)
(10053)
(9891)
(9046)
(9017)
学科
(76798)
经济(76713)
管理(56448)
(52744)
(44281)
企业(44281)
方法(35910)
数学(30367)
数学方法(30022)
(23520)
贸易(23507)
(22817)
(20797)
中国(19108)
(18253)
业经(17468)
地方(15746)
(15602)
理论(14006)
农业(13469)
(12973)
(12552)
技术(12473)
(12040)
环境(11999)
财务(11976)
财务管理(11956)
企业财务(11157)
教育(10598)
(10544)
机构
学院(275499)
大学(274464)
管理(111481)
(108935)
经济(106584)
理学(97689)
理学院(96686)
管理学(95055)
管理学院(94590)
研究(87968)
中国(62768)
(56725)
科学(54220)
(46906)
(42580)
(41207)
业大(40757)
中心(39537)
研究所(39061)
财经(38679)
(37753)
(36349)
师范(36064)
(35210)
北京(35158)
(32672)
农业(32254)
经济学(31741)
(31423)
商学(29233)
基金
项目(194434)
科学(152694)
研究(145901)
基金(140106)
(120817)
国家(119819)
科学基金(103256)
社会(90479)
社会科(85646)
社会科学(85628)
(76322)
基金项目(75054)
教育(67068)
自然(66846)
自然科(65265)
自然科学(65252)
自然科学基金(64042)
(63733)
编号(61405)
资助(57107)
成果(49022)
重点(43050)
(42805)
(41414)
课题(41172)
(41059)
创新(38143)
项目编号(38014)
教育部(37127)
科研(37086)
期刊
(115403)
经济(115403)
研究(78269)
中国(45675)
学报(41034)
管理(38815)
(37794)
科学(37599)
(33649)
教育(32379)
大学(31210)
学学(29279)
农业(27053)
技术(23294)
业经(21209)
(19663)
金融(19663)
经济研究(19104)
财经(17368)
(16272)
问题(16005)
图书(15141)
(14779)
国际(13991)
科技(13461)
理论(13360)
商业(13340)
(13177)
实践(12472)
(12472)
共检索到385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鹏辉  顾学明  董超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始终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经贸合作国,也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目的国,2012年加工贸易项下中国对美国出口1845亿美元,占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21%。由于中美贸易互补性较强,中美加工贸易在各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因此对基于中美经贸合作的加工贸易研究亦对中欧、中国—东盟等具有竞争和分工合作关系的国家具有适应性的普遍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加工贸易行业的现状和困境,阐述产业转移升级的必然性以及苏州加工贸易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企业的升级能力;提出重构国际—国内价值链,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娜  刘希宋  王发银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涛  
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外双重困境,重新布局势在必行。从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加工贸易布局需要在保证加工贸易规模的同时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攀升。采用系统GMM法,通过对中国2004年~2015年各省份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并不能一下子从东部地区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应采取渐进式转移,逐级向外扩散。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价值链攀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呼应,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涛  
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外双重困境,重新布局势在必行。从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加工贸易布局需要在保证加工贸易规模的同时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攀升。采用系统GMM法,通过对中国2004年2015年各省份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并不能一下子从东部地区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应采取渐进式转移,逐级向外扩散。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价值链攀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呼应,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碧  陈莉莉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的取向,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工业增值率、进口中间投入比率、生产环节变化和出口复杂度指数(EXPY)来研究中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婷玉  崔日明  姚娜  
加工贸易企业的低价出口策略给我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但从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来看,我国采取低价出口策略只能获得短暂的表面的数字差额,而真正的受益者是美国。随着低价优势的逐步丧失、低价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我国必须探索有效的途径,切实转变出口产品低价竞争的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婷  李艳君  
一、中墨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近年来,中国与一些新兴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墨西哥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1995—2010年间,墨西哥对外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近30%是针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措施作为墨西哥对中国采取的唯一贸易救济形式,不仅采用较为频繁,而且持续时间较长。WTO统计显示,中国是墨西哥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对象之一。1979—2010年间,墨西哥对中国共启动66起反倾销调查,占中国同期遭受反倾销调查的6.1%。墨西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裁决的税率较高。1993年,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产品最高征收1105%的反倾销税,一度创下全球反倾销措施实施以来所征税率最高纪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云龙   董慧   詹梓昕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对中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基于详尽的合作区名录,结合1998-2020年中国国际贸易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对外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境外合作区对中国与东道国间的对外贸易整体上呈正向促进作用,但合作区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出口贸易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与中国签订FTA国家或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区均能促进对外贸易;在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建立合作区均可扩大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但在中低收入或中高收入国家则会产生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晓唯  张璐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及东亚诸国对华产业转移所导致的产业内贸易,其实质是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此引发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振  申恩威  
在世界贸易增长缓慢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对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由于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加工贸易有效供给不足。最后从迎合主要市场需求、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培育人才等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龙勇  伍辉  
加工贸易进出口在我国岁外贸进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顺差对促进外汇储备增加、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升值压力。该文从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角度出发,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态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和规范加工贸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水军  袁凯华  
受制于"两头在外"的嵌入弊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1995—2011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22%到42%的快速攀升;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而是以制造为支撑、以服务为动力,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低端服务—低端制造"的恶性循环。因此,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才能真正"微笑"于全球价值链两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