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3)
2023(7724)
2022(6422)
2021(5703)
2020(4649)
2019(10503)
2018(10049)
2017(19733)
2016(10293)
2015(10986)
2014(10504)
2013(10464)
2012(9546)
2011(8598)
2010(8219)
2009(7439)
2008(7185)
2007(6170)
2006(5260)
2005(4539)
作者
(30302)
(25609)
(25590)
(24106)
(16111)
(12387)
(11313)
(10051)
(9627)
(8711)
(8627)
(8153)
(8113)
(7940)
(7875)
(7822)
(7739)
(7599)
(7432)
(7260)
(6482)
(6143)
(6104)
(5836)
(5709)
(5607)
(5532)
(5337)
(5093)
(5076)
学科
(46678)
经济(46637)
(27262)
管理(27077)
方法(24746)
数学(22595)
数学方法(22493)
(20234)
贸易(20225)
(19971)
企业(19971)
(19672)
(11763)
(11649)
中国(10415)
地方(8794)
(8780)
业经(8570)
农业(8037)
(7821)
关系(7258)
环境(7013)
(6951)
出口(6950)
出口贸易(6950)
(6852)
财务(6850)
财务管理(6844)
(6800)
金融(6800)
机构
大学(147856)
学院(146985)
(72982)
经济(72093)
管理(55652)
研究(50546)
理学(49768)
理学院(49268)
管理学(48511)
管理学院(48280)
中国(38273)
(30101)
科学(29977)
(29938)
(28382)
业大(25396)
(25317)
财经(25261)
经济学(24767)
农业(24252)
研究所(23532)
(23358)
经济学院(23104)
中心(23031)
(19364)
财经大学(19149)
(18088)
商学(17205)
商学院(17031)
北京(16782)
基金
项目(107127)
科学(84474)
基金(81979)
(74303)
国家(73780)
研究(70952)
科学基金(62414)
社会(50125)
社会科(48014)
社会科学(48004)
基金项目(43816)
自然(41136)
自然科(40300)
自然科学(40287)
(39950)
自然科学基金(39628)
(34158)
资助(33139)
教育(31507)
编号(24765)
(24347)
重点(24309)
(22843)
(22784)
国家社会(22682)
创新(21443)
科研(21429)
教育部(21025)
计划(20657)
人文(20396)
期刊
(66041)
经济(66041)
研究(40493)
学报(28623)
(25376)
科学(23713)
(21598)
大学(21061)
中国(20968)
学学(20726)
管理(17926)
农业(17231)
(15954)
金融(15954)
(14402)
经济研究(14201)
国际(13104)
财经(12480)
(10835)
问题(10810)
业经(10611)
(9535)
技术(8756)
商业(8712)
世界(7995)
业大(7637)
统计(7255)
(7233)
贸易(7233)
技术经济(7227)
共检索到202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圆  徐康宁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11个制造业的季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利用面板DOLS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升值联合出口品本土增值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出口品本土增值度的提升,原本缺乏汇率弹性的加工贸易出口将变得敏感,而加工贸易进口由于与出口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而汇率弹性也表现出显著为负。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将放大人民币有效升值对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因此,加快国内技术进步,生产更加复杂的中间品,将适当缓解人民币"被迫"持续快速升值的压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立峰  彭飞  
多数研究认为中国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率较低,因而本币升值对"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不明显。我们计算发现,近20年间中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率呈上升趋势,而且要想正确评估人民币汇率对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就必须考虑国内价值率的变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够显著降低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其长期弹性分别为-1.5和-1.0。进一步,由于加工贸易出口品中国外价值部分和国内价值部分受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不同的国内价值率水平会使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发生改变。随着国内价值率的上升,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在样本期内经历了一个由正转负然后逐渐增大的过程,其中19...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喻卫斌  苏国强  
基于1995-2005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都下降。为此,应该加大对一般贸易的扶持力度,统一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政策待遇,以降低人民币汇率上升给广东外贸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珏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自于中国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加工贸易顺差,利用M-L条件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系的结果反映出我国加工贸易商品结构的问题。由于汇率波动幅度扩大的长期性,改善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以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提高市场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以及企业和居民的抗风险意识和能力,是稳定贸易收支的重要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启靖  熊国志  
人民币汇率升值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外商直接投资与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是长期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这两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其次,通过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检验这两种因素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比特有的加工贸易方式影响程度大;最后,提出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兵  张明  
基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构建模型,采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加工贸易规模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资本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李璇  
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共7个解释变量在内的模型,并用实证检验测试了这些变量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这些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翟士军  黄汉民  
廉价而庞大的劳动力被认为是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来临和工资上涨压力,加工贸易增值强度呈现停滞趋势。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及对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刚性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增值强度都具有显著负效应,而人口红利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对加工贸易增值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解决人口红利拐点和工资刚性问题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胡兵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加工链条的长短,更反映了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层次,影响到我国贸易利益的获得。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对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已经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主要制约;而且,较低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到专业化分工的演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尚未得到发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冀申  王慧娟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迅速发展,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但同时,外贸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加工贸易利润率过低、附加值不高等,甚至有学者认为加工贸易发展已经出现瓶颈。本文认为,相比出口企业利润率等指标而言,国内增值链是评价加工贸易更为合适的指标,并给出了国内增值链的度量方法。研究显示,中国进口中间品的国内增值链明显延长,表明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增强。此外,本文通过对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延长国内增值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辉  
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将进一步对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因果检验和建立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81-2006年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会刺激加工贸易进口、出口的增长,对此文章给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志群  刘志刚  曹向华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出发,阐述了汇改通过相对价格变动、价格成本约束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对加工贸易的影响过程,深入分析了汇改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影响,最后针对当前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碧云  
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进口的影响有其特殊机制。研究表明:加工贸易进口与汇率之间长期内存在均衡关系,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短期动态影响也很显著。短期内,汇率升值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增加,而长期内升值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减少,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加工贸易进口波动的影响弹性在长期和短期内都大于1。整体来看,要加速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需要慎行人民币升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周明勇  肖宏伟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顺应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4年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支柱性贸易方式。文章将全面梳理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加工贸易增值税政策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着重以全国加工贸易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江苏地区加工贸易行业发展为蓝本,力图深入剖析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超  谢一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等形式逐渐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出口模式差异对出口汇率传导的影响。我们发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在汇率弹性上存在异质性: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价格的汇率弹性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出口量的汇率弹性小于一般贸易企业。在进口税收方面,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中间要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企业,享受更多的进口要素税收减免,进口边际成本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在应对汇率冲击时,加工贸易企业相比一般贸易企业会更多地调整出口价格,更少地调整出口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