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4)
2023(8938)
2022(7781)
2021(7070)
2020(6327)
2019(14805)
2018(14733)
2017(30317)
2016(16129)
2015(18850)
2014(19057)
2013(19318)
2012(18596)
2011(16904)
2010(17100)
2009(16201)
2008(16405)
2007(14970)
2006(12991)
2005(11734)
作者
(48012)
(40262)
(40041)
(38333)
(25622)
(19087)
(18577)
(15687)
(14893)
(14377)
(13349)
(13241)
(12700)
(12645)
(12546)
(12420)
(12417)
(11779)
(11663)
(11572)
(10052)
(9992)
(9895)
(9105)
(9038)
(8925)
(8917)
(8900)
(8088)
(7955)
学科
(80062)
经济(79987)
(46872)
管理(45518)
方法(40373)
(36581)
企业(36581)
数学(35984)
数学方法(35793)
(23824)
贸易(23814)
(23099)
(21224)
中国(20357)
(19687)
业经(16047)
地方(15975)
(15049)
农业(13338)
(12520)
银行(12498)
(12350)
(12088)
财务(12073)
财务管理(12035)
(11910)
(11743)
金融(11740)
产业(11692)
企业财务(11325)
机构
大学(249831)
学院(249643)
(115089)
经济(112988)
管理(96365)
理学(82998)
理学院(82171)
研究(81319)
管理学(81155)
管理学院(80692)
中国(62155)
(53096)
(51191)
科学(45824)
财经(42723)
(40863)
(39015)
(38626)
中心(37365)
经济学(37081)
(36756)
研究所(36553)
业大(34161)
经济学院(34154)
北京(32495)
财经大学(31563)
农业(30991)
(30266)
师范(29999)
(29353)
基金
项目(156934)
科学(123300)
研究(117285)
基金(114158)
(97341)
国家(96588)
科学基金(82331)
社会(75768)
社会科(72159)
社会科学(72141)
(60938)
基金项目(60340)
教育(53638)
(50791)
自然(50559)
自然科(49333)
自然科学(49318)
自然科学基金(48475)
资助(48002)
编号(47995)
成果(39059)
(36555)
(35427)
重点(35245)
(32725)
课题(32545)
教育部(31749)
国家社会(31453)
人文(31139)
创新(30647)
期刊
(122957)
经济(122957)
研究(74432)
中国(41342)
(39868)
(34749)
学报(34331)
管理(33288)
科学(31493)
大学(26265)
学学(24889)
(24691)
金融(24691)
农业(23469)
财经(21760)
经济研究(21301)
业经(21094)
技术(20637)
教育(20421)
(19999)
问题(18787)
(18766)
国际(16204)
商业(14217)
技术经济(13857)
统计(13286)
理论(12896)
(12429)
(11793)
实践(11480)
共检索到366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全成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既 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有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之分。水平产业内贸易主要源于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如档次和价格相近的不同品牌的汽车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既有各国收入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王珍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活动,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现已达到61%的水平。经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我国外资引入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其余三项则显示了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英   谢运   吴明星  
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差异促进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近年来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迅速,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现代化发展,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此外,有必要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保护国内产业,获得规模经济以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慧儒  杜涛  
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准确把握中美两国贸易类型、贸易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对于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指数法对中美两国的贸易类型进行测算发现:SITC0、SITC2、SITC5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低于美国且产业内贸易表现不明显,而SITC3、SITC6、SITC7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高于美国且表现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洪锐凌  邹建华  韩永辉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我国在组装环节和低端零部件的生产方面拥有优势。通过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促进我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他解释因素则有所不同,验证了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在解释我国产业内贸易方面存在不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伍荣  余慧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可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园艺产品从1997-2007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园艺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园艺产品11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园艺产品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引发的贸易增量基本相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勇  
对产业内贸易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学者认为,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是由公司特殊的竞争优势引起的。发达国家之间各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同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另一些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产业内贸易主要与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有关,当然边境交叉贸易、季节性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相互倾销、统计偏差等对产业内贸易也会有一定影响。其他的学者也提出各自关于产业内贸易发生、发展动因的不同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晶  郭翔宇  
本文分别计算了12类服务部门和服务贸易总体从1999-2009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产品十一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内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林琳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中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日双边贸易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比重也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差异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活动活跃、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及其产业内投资的发展、中国持续经济增长引起的市场容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产品差异化发展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和贸易壁垒因素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丽  黄原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实证分析了1998-2007年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结构特征及趋势,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培煜  高晓琴  
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形式,研究直接投资、地理距离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以中国与欧盟、东盟中的主要贸易对象为对比样本,选取2005~2016年面板数据,对中国与欧盟、东盟部分国家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未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云  陈望春  
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研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两国模式产业内贸易与三国模式产业内贸易,并以实证的方法对这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做一分析与比较。通过分析推导出有关这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基本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南  黄颖  
在服务经济社会背景下,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于一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01~2012年数据对中美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水平、结构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放  李季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1991至2008年间的中韩贸易数据,其结果显示:中韩贸易特别是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且与贸易初期相比,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虽仍以垂直型为主,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得到了大幅提升,这表明中韩在部分工业制成品上的技术差距正逐渐缩小。对中韩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显示:中韩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吸引的FDI以及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比重的提升等因素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正效应,而中韩经济规模相对差异的扩大则对中韩产业内贸易具有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