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3)
- 2023(7018)
- 2022(5951)
- 2021(5162)
- 2020(4270)
- 2019(9732)
- 2018(9481)
- 2017(18289)
- 2016(9319)
- 2015(10480)
- 2014(10541)
- 2013(10692)
- 2012(10354)
- 2011(9758)
- 2010(9885)
- 2009(9249)
- 2008(8836)
- 2007(8064)
- 2006(7655)
- 2005(7188)
- 学科
- 济(66634)
- 经济(66591)
- 管理(22954)
- 方法(22393)
- 数学(19747)
- 数学方法(19607)
- 业(19256)
- 贸(18556)
- 贸易(18546)
- 易(17940)
- 地方(17417)
- 企(13927)
- 企业(13927)
- 学(13101)
- 中国(13019)
- 地方经济(12387)
- 农(11204)
- 业经(10417)
- 财(9147)
- 关系(8142)
- 环境(8011)
- 出(7693)
- 农业(7643)
- 制(7541)
- 和(7538)
- 经济学(7520)
- 融(7370)
- 金融(7369)
- 发(6688)
- 产业(6650)
- 机构
- 大学(150326)
- 学院(148408)
- 济(78937)
- 经济(77730)
- 研究(61411)
- 管理(49401)
- 中国(45093)
- 理学(41741)
- 理学院(41222)
- 管理学(40397)
- 管理学院(40138)
- 科学(35592)
- 所(32463)
- 财(32135)
- 京(31848)
- 研究所(29331)
- 经济学(27000)
- 农(26695)
- 中心(25654)
- 财经(25478)
- 经济学院(24146)
- 经(23081)
- 江(23069)
- 院(22438)
- 业大(21153)
- 农业(21093)
- 北京(20465)
- 科学院(19283)
- 财经大学(18681)
- 省(17839)
- 基金
- 项目(93570)
- 科学(72361)
- 基金(69109)
- 研究(65027)
- 家(62162)
- 国家(61751)
- 科学基金(50640)
- 社会(43604)
- 社会科(41540)
- 社会科学(41530)
- 省(34620)
- 基金项目(34523)
- 自然(31785)
- 自然科(31005)
- 自然科学(30993)
- 自然科学基金(30436)
- 资助(30314)
- 划(29577)
- 教育(27872)
- 编号(23408)
- 发(22493)
- 重点(21993)
- 部(21047)
- 国家社会(19544)
- 成果(19361)
- 创(18374)
- 中国(18214)
- 科研(18191)
- 发展(18168)
- 济(18133)
共检索到24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赵红军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层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强调了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同作用,将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置于平等地位,然后采用因果分析、支出法和联立方程组法对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2004年,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而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总体来说贡献为负;从分阶段来说,1981~1991年,加工贸易没有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1992~2004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这符合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秀环
加工贸易在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近15年来加工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所起的拉动作用,以及带来的一些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贡献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勇
首先,对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法、加工贸易对国民生产总值(GDP)拉动度和计量回归三种方法实证分析了加工贸易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湖南省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工贸易出口的作用大于进口),但由于湖南省加工贸易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这种作用比较微弱。最后,提出了加快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湖南省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清萍 邵海燕
首先从理论层面就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行了解释;然后利用相关数据得出1995—2006年安徽省加工贸易的出口弹性、进口弹性、增值系数、贡献度和拉动度,并对安徽省GDP、加工贸易额、非加工贸易额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加工贸易对安徽省经济具有较弱的拉动作用,其促进作用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加工贸易进口上,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弱于非加工贸易进出口。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增值系数 贡献度 安徽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红 杨凤美
长期以来,香港与内地都是彼此的重要贸易伙伴,中港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考察中港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中港贸易对香港的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而且进口比出口对香港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更大。因此香港今后的贸易方向应注重加强与内地的进出口程度,特别是进口,以充分发挥两者间的贸易对香港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贸易 香港 经济增长贡献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柏乃 毛晓苔 王双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3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和广义差分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出口贸易与GDP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出口贸易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1952-2003年期间,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24.1%。
关键词:
中国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渤 胡麦秀
根据地理区位,将沿线国家划分为海湾六国、南亚四国和东盟十国,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将政府采购(G)、投资(I)和消费(C)作为控制变量,并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对1993-2015年间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海湾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142%和0.06%;我国对南亚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044%和0.0499%;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为0.119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春兰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者的重视。本文根据我国1952-2004年的进口贸易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统计数据,采用广义差分回归分析的方法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结果表明:在1952-2004年期间我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18·86%;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童百利
将城乡收入差距纳入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通过中国198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贸易开放、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其拐点值为1.223;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不仅与贸易开放有关,而且还与贸易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有关;贸易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在临界值范围内,并计算出此临界值为2.597。研究结果对当前省际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应该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钱树静 徐洁 钟昌标 孙旦
通过梳理各种理论观点和国内外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东亚发展的经验,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通过影响国内资本的存量、劳动力质量以及技术进步而发生作用,在短期内则主要通过出口扩大有效需求而发生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实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来源区分为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之后,不管是消费贡献比重的下降,还是省际调出和出口贡献比重的上升,部门影响均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创新:将省际贸易引入关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价值:对于目前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省际贸易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永亮 Ayan
基于Feenstra等人的理论方法,本文利用2000-2007年相关年份数据度量我国省份国际贸易增长的两个源泉——外延边际和内延边际,体现贸易多样性的外延边际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显著因素,略高于内延边际;实证发现新兴工业国逐渐成为我国贸易多样性拉动增长的重要新市场。在多样性增长的影响变量方面,贸易显性或掩性壁垒成为限制因素,中小企业的贡献显著,外资进入和市场化改革则成为其拉动力量。贸易多样性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成为传统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后的第三大因素。
关键词:
贸易多样性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兵 乔晶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的主要形式,但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争论。本文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揭示,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结构、中国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等5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比加工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但从长期来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则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今后,我国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不能仅看重微薄的加工费用,应更多地关注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增强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和进口替代能力,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动态利益,以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转型。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