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4)
- 2023(15493)
- 2022(13339)
- 2021(12481)
- 2020(10391)
- 2019(23973)
- 2018(23584)
- 2017(45333)
- 2016(24171)
- 2015(27239)
- 2014(26683)
- 2013(26536)
- 2012(24158)
- 2011(21920)
- 2010(21570)
- 2009(19817)
- 2008(18935)
- 2007(15976)
- 2006(13891)
- 2005(12154)
- 学科
- 济(100330)
- 经济(100223)
- 管理(68251)
- 业(62488)
- 企(50717)
- 企业(50717)
- 方法(48656)
- 数学(42721)
- 数学方法(42353)
- 贸(29515)
- 贸易(29502)
- 易(28715)
- 中国(28176)
- 农(25754)
- 财(24879)
- 业经(20523)
- 学(19991)
- 地方(18665)
- 环境(18075)
- 农业(16874)
- 制(16606)
- 和(15593)
- 出(15043)
- 理论(14983)
- 务(14920)
- 财务(14854)
- 财务管理(14824)
- 银(14430)
- 银行(14394)
- 技术(14294)
- 机构
- 大学(340699)
- 学院(338295)
- 济(145600)
- 经济(142912)
- 管理(134172)
- 理学(117013)
- 理学院(115814)
- 研究(114644)
- 管理学(114013)
- 管理学院(113439)
- 中国(85994)
- 京(71627)
- 科学(68139)
- 财(63805)
- 所(56107)
- 财经(52209)
- 研究所(51301)
- 中心(50829)
- 农(49978)
- 业大(48115)
- 经(47767)
- 江(46157)
- 经济学(45479)
- 北京(45297)
- 范(43303)
- 师范(42940)
- 院(42086)
- 经济学院(41326)
- 农业(39259)
- 财经大学(39045)
- 基金
- 项目(234574)
- 科学(185269)
- 研究(173540)
- 基金(172687)
- 家(149704)
- 国家(148562)
- 科学基金(127851)
- 社会(111519)
- 社会科(105897)
- 社会科学(105876)
- 基金项目(90961)
- 省(88459)
- 自然(81631)
- 自然科(79706)
- 自然科学(79687)
- 教育(79011)
- 自然科学基金(78288)
- 划(74996)
- 资助(71829)
- 编号(69902)
- 成果(56035)
- 部(53108)
- 重点(52324)
- 发(50004)
- 创(48628)
- 课题(47456)
- 国家社会(46724)
- 教育部(46145)
- 创新(45432)
- 科研(45090)
- 期刊
- 济(150603)
- 经济(150603)
- 研究(101271)
- 中国(58967)
- 学报(50598)
- 管理(47389)
- 科学(47147)
- 财(46456)
- 农(44655)
- 大学(38771)
- 学学(36400)
- 教育(34771)
- 农业(31837)
- 融(27478)
- 金融(27478)
- 技术(27383)
- 经济研究(26627)
- 财经(24868)
- 业经(24121)
- 贸(23177)
- 经(21280)
- 问题(20555)
- 国际(19532)
- 图书(17076)
- 业(17068)
- 世界(16145)
- 技术经济(16018)
- 理论(15828)
- 商业(15348)
- 科技(15214)
共检索到488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静 刘国光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采取进口国投入产出技术系数和碳排放系数测算了在加工贸易背景下中国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碳排放强度,比较了现有的几种测算方法下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加工贸易下影响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原因。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中国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状态导致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1)越低、中间投入占比(interput1)越高,中国的出口碳排放和单位碳排放强度越低。加工贸易进口令中间品生产污染转移至国外,降低了中国的出口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强度,验证了中国的"污染天堂"理论并不存在。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出口碳排放 世界投入产出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美娜 彭羽
全球市场对离岸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为发展中国家嵌入全球服务供给网络,并以此促进本国服务出口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从ICT基础设施的角度解释各国离岸服务出口表现的差异。在测算美国服务工序离岸化程度的基础上,检验出口国ICT基础设施水平对其与美国双边离岸服务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一国倾向于从那些ICT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国家进口更多服务中间品,且该实证结果是稳健的。隐含的政策启示是,加大ICT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放宽网络管制对我国离岸服务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离岸服务出口 ICT基础设施 投入产出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邢予青
本文基于中国(指中国大陆地区,下同)与51个贸易国家和地区之间的1993-200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加工贸易在中国双边贸易平衡中的作用,以及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在此期间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都来自于加工贸易;(2)中国的加工贸易呈现明显的区域偏好——在2008年77%的加工贸易进口来自于东亚经济体,但是只有29%的加工贸易出口面向东亚经济体;(3)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都具有负面影响——人民币实际升值10%,不仅会使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下降9.1%,也会导致加工贸易进口下降5.0%.因此,人民币的适度升值对于中国加工贸易以及整体贸易平衡的改善作用有限。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汇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本文根据中国双边贸易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引力模型研究了加入WTO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贡献,并探讨了其它因素对中国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对中国与WTO成员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长贡献了19.6%,贸易伙伴GDP增长、中国GDP增长、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APEC的贸易制度安排、香港和新加坡的转口贸易等因素都对中国贸易增长有显著正面影响,而运输成本则是阻碍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WTO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文秀 姚洋洋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增加值贸易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构建了要素比例、技术差异对出口增加值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技能劳动力和资本的要素密集度、要素充裕度,以及相对生产率对中国出口增加值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高技能劳动力的要素比例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显著,但资本要素的影响不显著;要素比例对不同产业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出口结构、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投入比例、调整资本流向和缩小技术差距等途径促进中国出口增加值的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恩专 刘立军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间的出口贸易三元边际对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运用1990~2009年相关数据,基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双边出口贸易边际动态变化的特征性事实的统计描述,构建了以双边贸易边际强度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而进行"协同性"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广度边际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结果对于周期协同性替代变量同样稳健,而双边数量边际、双边价格边际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的效应不显著,出口广度边际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传导渠道。研究还发现,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协...
关键词:
双边贸易边际 经济周期 协同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金龙 赵明哲
CAFTA的建立是我国构建FTA战略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施对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3—2012年中国大陆与其116个贸易伙伴国20年间的贸易数据,运用双重倍差分析法,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CAFTA对我国与东盟六国间的双边商品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CAFTA的实施使得中国对东盟6个国家的年平均出口量增加了18%~42%,同时令中国从东盟六国的进口年平均增加31%~62%。这一研究结论既证实了实施CAFTA带来的良好经济效应,又为深化CAFTA合作、打造CAFTA"升级版"提供了现实支撑。
关键词:
CAFTA 东盟六国 贸易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永 梁力铭 金珂
贸易成本是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了测度,并且研究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双边贸易成本的下降是促进双边贸易额扩大的关键因素。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双边贸易成本加速下降,对双边贸易额增长贡献显著。通过多边贸易对双边贸易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多边贸易未对双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引力模型 双边 多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力 梁力铭 李永
贸易成本是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文章测量了中国与主要进出口贸易对象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尝试探讨其对双边贸易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的双边贸易成本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且双边贸易成本的下降是促进贸易额扩大的主要因素。文章还考察了多边贸易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转移效应"部分存在,而中国的多边贸易对双边贸易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双边 多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宗毅君
文章对中美双边微观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对两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提升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的分组回归中又发现,中高技术产业中出口产品种类的增长对比较优势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低技术产业中则不显著。因此,我国应重视出口产品种类的创新,尤其是中高技术产业内的新产品种类研发,以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贸易利益。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 产品种类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王炎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的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考虑中国国情,合理增减解释变量,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的分析得出;GDP、空间距离、国土面积和APE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变量;在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发展潜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当前应该充分利用国内资源禀赋,深化国内贸易,同时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关键词:
贸易引力模型 实证检验 政策含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志刚 韩丽丽 魏浩
本文利用1996-2006年期间的统计数据,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初级产品生产上,俄罗斯处于比较优势,中国处于比较劣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中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俄罗斯处于比较劣势;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虽然两国都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中国明显比俄罗斯更具后发优势;中俄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贸易联系,且产业内贸易多于产业间贸易,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俄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贸易,但在不同的行业或产品中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初级产品存在的互补关系最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熊青龙 郑欣 黄梅波
本文通过分析对外援助对双边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匹配出的2000-2014年中国与29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了对外援助与双边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对外援助对双边贸易水平有正面拉动作用,不过其影响非常有限;第二,对外援助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第三,进一步将援助分解为借贷性融资援助和非借贷性融资援助后发现,无论是借贷性融资还是非借贷性融资,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都非常有限;第四,中国与受援国的经济总量对双边贸易水平的影响非常显著,符合贸易引力模型的预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尹叶青 刘志雄 尹湘源
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2002年CAFTA的建立以及双边经济差距均能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及东盟对华投资影响中国出口东盟,但却不影响东盟出口中国。中国对东盟各国的贸易潜力存在差异,中国需要制定相应措施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潜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继续深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双边贸易互补性,减少双边贸易竞争;加强相互直接投资。
关键词:
贸易潜力 贸易流量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利用中国与其他42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在经典截面引力模型、理论截面引力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非参数的配对估计方法探讨FTAs对促进中国双边贸易的作用。研究发现在中国2003年开始签订FTAs后,从2003年到2008年,FTAs显著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因此,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开展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以保持我国的出口平稳增长。
关键词:
FTAs 引力模型 配对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