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7)
2023(6422)
2022(5380)
2021(4809)
2020(4022)
2019(9100)
2018(8694)
2017(17373)
2016(8587)
2015(9998)
2014(9827)
2013(9789)
2012(8915)
2011(7917)
2010(7936)
2009(7311)
2008(7188)
2007(6113)
2006(5184)
2005(4552)
作者
(23177)
(19402)
(19115)
(18163)
(12337)
(9113)
(9026)
(7574)
(7219)
(6823)
(6360)
(6319)
(6067)
(6061)
(5825)
(5822)
(5798)
(5646)
(5630)
(5457)
(4792)
(4625)
(4601)
(4458)
(4276)
(4165)
(4164)
(4095)
(3845)
(3823)
学科
(41265)
经济(41227)
(28631)
管理(27059)
(24608)
企业(24608)
(19458)
贸易(19451)
(18886)
方法(16739)
数学(13280)
数学方法(13183)
业经(10911)
产业(10180)
(10146)
地方(9517)
中国(9061)
(8705)
(7747)
关系(7536)
(7256)
金融(7256)
技术(7236)
(6635)
供销(6628)
理论(6460)
(6188)
出口(6186)
出口贸易(6186)
(6142)
机构
学院(128943)
大学(126821)
(63043)
经济(62222)
管理(51554)
理学(45133)
理学院(44750)
管理学(44327)
管理学院(44087)
研究(41122)
中国(29674)
(25456)
(24962)
财经(21077)
科学(20774)
经济学(20067)
(19057)
(18833)
经济学院(18389)
中心(18260)
(17384)
研究所(16997)
(16274)
(15784)
财经大学(15678)
师范(15676)
商学(15492)
北京(15380)
业大(15375)
商学院(15330)
基金
项目(86207)
科学(69278)
研究(67428)
基金(63307)
(53396)
国家(52988)
科学基金(46282)
社会(45409)
社会科(43429)
社会科学(43425)
(33314)
基金项目(33006)
教育(29617)
(27335)
自然(27140)
编号(26971)
自然科(26509)
自然科学(26506)
自然科学基金(26041)
资助(25340)
成果(21001)
(20633)
(19743)
国家社会(19264)
重点(19203)
(19124)
课题(18133)
人文(18087)
发展(17735)
创新(17708)
期刊
(66105)
经济(66105)
研究(38504)
管理(18949)
中国(18443)
(18398)
(14836)
国际(14475)
科学(13749)
学报(13694)
(13232)
业经(12744)
经济研究(12573)
大学(11374)
学学(10778)
教育(10655)
问题(10602)
(10600)
金融(10600)
技术(10530)
财经(9853)
农业(9680)
商业(8921)
(8736)
世界(8166)
(7434)
贸易(7434)
技术经济(6383)
国际贸易(6234)
现代(5991)
共检索到185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子先  
加工贸易的出现和发展是战后全球范围内产品内公司内分工深化的结果。从理论层面看,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等构成了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石。从实践层面看,综观欧美、港台等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内容,加工贸易由"进"到"出"的过程是必然规律,加工贸易升级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实现,政府宜选择正面鼓励为主的政策导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娜  刘希宋  王发银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欣  张辰利  
"加工贸易"作为中文语境下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以"保税"为特征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是在国际产业链"碎片化"产业条件下的一种国际间的产品内贸易。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区别,在于加工贸易不是一种全要素贸易,而是一种以劳动力为基础的生产要素贸易,其本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劳务输出"。加工贸易的广泛存在,使中国对外贸易在结构上呈现出"虚幻性"。通过辨析加工贸易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中国的贸易现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建兵  
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面临新的挑战: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低价出口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加工贸易产业通过产业升级与转移可以突破困境。已有的研究表明,FDI主导的加工贸易并不必然导致技术外溢,进而有助于本土企业完成升级。内生的自主研发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以扩大内需为载体的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对于东南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成功转型尤为重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建兵  
全球经济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使中国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面临新的挑战,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低价出口的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弱化。加工贸易产业通过产业升级与转移可以突破困境,但已有的研究表明,FD I主导的加工贸易并不必然导致技术外溢,而是有助于本土企业完成升级;内生的自主研发才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之路,以扩大内需为载体的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对于东南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成功转型尤为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倩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全球价值链治理与治理模式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治理框架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方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国林  江华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译匀  
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加工贸易行业的现状和困境,阐述产业转移升级的必然性以及苏州加工贸易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工贸易分工模式下企业的升级能力;提出重构国际—国内价值链,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水军  袁凯华  
受制于"两头在外"的嵌入弊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1995—2011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22%到42%的快速攀升;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而是以制造为支撑、以服务为动力,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低端服务—低端制造"的恶性循环。因此,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才能真正"微笑"于全球价值链两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涛  
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外双重困境,重新布局势在必行。从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加工贸易布局需要在保证加工贸易规模的同时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攀升。采用系统GMM法,通过对中国2004年~2015年各省份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并不能一下子从东部地区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应采取渐进式转移,逐级向外扩散。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价值链攀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呼应,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涛  
中国加工贸易面临国内外双重困境,重新布局势在必行。从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分析认为加工贸易布局需要在保证加工贸易规模的同时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攀升。采用系统GMM法,通过对中国2004年2015年各省份加工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并不能一下子从东部地区全部转移到西部地区,应采取渐进式转移,逐级向外扩散。同时,东部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价值链攀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互呼应,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碧  陈莉莉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的取向,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工业增值率、进口中间投入比率、生产环节变化和出口复杂度指数(EXPY)来研究中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成为影响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突出问题。本文从产业价值链视角,提出加工贸易升级要向产业价值链两端拓展,支持加工贸易落地生根;国内布局要引导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全球布局实现从进料加工到出料加工的转变,由此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快速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