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9)
- 2023(9722)
- 2022(8237)
- 2021(7631)
- 2020(6558)
- 2019(15038)
- 2018(14715)
- 2017(29629)
- 2016(15817)
- 2015(17808)
- 2014(17909)
- 2013(17984)
- 2012(16751)
- 2011(15093)
- 2010(15218)
- 2009(14240)
- 2008(14306)
- 2007(13159)
- 2006(11327)
- 2005(9935)
- 学科
- 济(71288)
- 经济(71219)
- 业(52972)
- 农(46553)
- 管理(42423)
- 企(31838)
- 企业(31838)
- 方法(31253)
- 农业(30598)
- 数学(28020)
- 数学方法(27818)
- 业经(19138)
- 财(17431)
- 中国(16896)
- 贸(15481)
- 贸易(15478)
- 易(15105)
- 制(14227)
- 地方(13866)
- 学(12280)
- 银(10616)
- 发(10613)
- 银行(10595)
- 农业经济(10269)
- 行(10114)
- 务(10066)
- 财务(10051)
- 财务管理(10022)
- 体(9882)
- 技术(9789)
- 机构
- 学院(234247)
- 大学(229164)
- 济(102790)
- 经济(100930)
- 管理(92214)
- 理学(80540)
- 理学院(79760)
- 管理学(78610)
- 管理学院(78184)
- 研究(75535)
- 中国(58937)
- 农(58645)
- 京(45877)
- 科学(45348)
- 农业(45201)
- 财(44614)
- 业大(40612)
- 所(38216)
- 中心(37076)
- 财经(36041)
- 江(35017)
- 研究所(34582)
- 经(32862)
- 经济学(31556)
- 范(29162)
- 经济学院(28911)
- 师范(28907)
- 经济管理(28384)
- 北京(27979)
- 农业大学(27800)
- 基金
- 项目(156018)
- 科学(123451)
- 研究(115985)
- 基金(114320)
- 家(98660)
- 国家(97736)
- 科学基金(84139)
- 社会(75434)
- 社会科(71150)
- 社会科学(71127)
- 省(61812)
- 基金项目(61056)
- 自然(52988)
- 教育(51819)
- 自然科(51765)
- 自然科学(51751)
- 自然科学基金(50843)
- 划(50683)
- 编号(48344)
- 资助(45476)
- 成果(37908)
- 部(35869)
- 发(34861)
- 重点(34551)
- 农(33742)
- 创(32790)
- 课题(31490)
- 国家社会(31304)
- 创新(30572)
- 教育部(30525)
- 期刊
- 济(116503)
- 经济(116503)
- 研究(64267)
- 农(61779)
- 中国(41966)
- 农业(41722)
- 学报(35948)
- 财(33307)
- 科学(33199)
- 大学(27898)
- 管理(27451)
- 学学(26773)
- 业经(26493)
- 融(23661)
- 金融(23661)
- 业(20060)
- 技术(18437)
- 教育(18309)
- 财经(17253)
- 经济研究(17196)
- 问题(17013)
- 经(14823)
- 农村(14280)
- 村(14280)
- 农业经济(14012)
- 版(13174)
- 世界(13056)
- 技术经济(12284)
- 商业(12237)
- 经济问题(12113)
共检索到336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二朋 高志峰 耿献辉
从消费者偏好的视角,探究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来源,能够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关键信息。以果汁产品为例,本文采用选择实验法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产品类型、品牌地、加工地、原料产地和转基因等产品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类型和非转基因是果汁产品附加值提升的关键,品牌和原料的原产国也有助于实现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消费偏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质量设计有助于实现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政府产业政策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类型和加贴非转基因标签,来提升中国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实施品牌和原料的原产国公共推广政策、维护和塑造原产地正面形象,也能够有效提升附加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龙
当前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农产品种植相关领域的补贴和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量在逐年增加,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部分财政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数据,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分析了1995-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演进趋势及国际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总体上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升级,高技术和中等偏上技术农产品已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但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农产品出口比重仍较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明显落后于主要样本发达国家,且对其进行赶超的"后发优势"也不强,但持续优于多数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且提升速度不具有明显相对优势;中国与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互补性均趋于增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对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文静 李太平 华树春
本文基于南京市和武汉市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以苹果为案例,综合运用联合分析法、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t模型,定量研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不同质量属性的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安全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品质、价格和感官属性;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对质量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收入水平、购买频率、风险感知和当地食品安全状况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最后指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步转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将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涂传清
介入农产品流通中的高附加值活动是农户分享农产品流通中增值收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赣南脐橙种植户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户介入农产品流通价值链中高附加值活动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农户介入高附加值活动的行为受到户主的风险态度、种植规模、收获期农产品销售情况、户主所拥有的贮藏技术水平、政府是否提供免费的贮藏技术培训以及农户所处地区的交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户主动介入流通增值活动,分享流通增值收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学峰 杜锐 杨军
本文基于标准政策偏好函数,测算了小麦、大豆和棉花进口贸易政策对于消费者、生产者、贸易商和政府4个经济主体的偏好权重。研究发现:在总体上进口贸易政策偏好的优先序为消费者、生产者、贸易商和政府,即进口贸易政策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利益。相比之下,政策对生产者及其他经济主体的重视程度较轻,甚至会倾向于减少其福利。在贸易开放进程中,农产品生产者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冲击,亟需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此外,通过比较不同阶段政策偏好权重,本文还发现,农产品进口贸易政策偏好具有阶段性特征,对各经济主体的关注程度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各经济主体形成稳定政策预期。
关键词:
政策偏好 进口政策 经济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艳涛
本文对产生我国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警情的警源进行分析,把警源因素分为内生警源和外生警源,其中内生警源包括加工原料安全水平、加工辅料使用安全水平和加工技术安全管理水平,外生警源包括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和国家监管水平,并分别结合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加工农产品 质量安全 预警 警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磊 李万明 刘晓琳 朱秋鹰
文章在公平偏好视角下研究"企业+农户"两级认证农产品供应链双边决策行为,以及公平偏好对双边主体和供应链整体效用的影响。以生产理论和Stackelberg博弈理论为基础,构建FS模型表示企业的效用函数,在Matlab7.0平台上对模型演化结果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发现,传统视角和公平偏好视角下,企业和农户的最优努力水平与认证农产品的订购价格呈正比;随着企业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加,农户的努力水平降低、效用增加,供应链利润分配更加公平。以传统视角为参照点,当公平偏好系数β0.4时,供应链的整体投入降低、效用增加,打破了"企业+农户"的合作困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润德
本文在对产品附加值的概念、性质及分类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创造产品附加值的各种可能途径,指出了企业在选择提高产品附加值途径及其手段的决策中需要把握的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雄伟 白秀
市场经济下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农业发展资金向企业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然而高附加值农产品自身的属性和资本结构使企业面临潜在的财务风险。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在传统指标体系基础上引入研发能力作为财务预警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构建了一个科学全面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企业财务预警模型,以期能够监控识别潜在风险,使企业持续稳定成长,促进农业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凯瑟琳.海尔布赖特 金煜 姜凯龄
文章使用广州的调研数据,采用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消费者对于高价值、夏威夷生产的食品礼物篮的偏好。我们计算了相对重要性指标衡量消费者对礼物篮属性的评价。研究得到了三点结论:(1)食品和容器应为“夏威夷制造”,从而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高的价格;(2)企业消费者一般不愿意为礼物篮支付高的价格;(3)个人消费者愿意支付高价格的奎阿相思木礼物篮。这说明一个新兴的高消费阶层在中国出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馨阳 韩昕儒 王晶晶 杨蕾
21世纪以来,中国日益演变为农业进口区域的典型代表,不仅农产品贸易逆差呈扩大化趋势,而且加工农产品的贸易逆差逐渐扩大。在此背景下,从有效提高中国加工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如何在今后的农产品贸易谈判中,增加对加工农产品关注,尤其是对敏感加工农产品的关注变得越加重要,而这需要对中国现有加工农产品进行分类和区分。本文通过对加工农产品的分类和解析及对其总体及各类加工农产品进行了国际竞争力分析基础上,得出了肉类、其他动物产品、油脂、糖类、咖啡与茶、可可为中国主要的敏感加工农产品的结论。
关键词:
加工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敏感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艺卓 焦点 李伟伟
本文从瑞士关税总体情况分析入手,介绍了其加工农产品关税政策、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建设情况及在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简称自贸协定)中的农产品处理方式,旨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充分利用关税优惠政策和扩大出口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瑞士 自贸区 加工农产品 关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百臣 米运生 朱桥艳
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意愿不足、优质不优价,造成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出现质量性和数量性供求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构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追溯制度和监测认证制度,虽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增加产品可信度,但是,生产者释放的质量信息是否能与消费者对质量特征信息的微观解读和选择偏好相吻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完整获取消费者对农产品蕴涵的各个质量特征信息的认知和选择偏好,可以计算出各质量特征的价格,从而,理解市场价格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通过以供港猪肉、一号土猪肉和有机猪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的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产品食品的"内在属性"(包括营养、口感、品质、安全性、新鲜程度、卫生状况等)的选择权重及赋值最高,其特征价格弹性为0.1288;其次依次为"质量安全认证"信息和"广告效应"信息,其特征价格弹性分别为0.0224和0.017。这些质量特征价格排序及量值,可以提示我们重点应该加强那些能够提高其质量信息的显示与传递效率、提高其质量认证的可信任度的优质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所认可的质量特征,找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调整的短板,实现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