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3)
2023(10239)
2022(9183)
2021(8822)
2020(7430)
2019(17379)
2018(17621)
2017(33175)
2016(18573)
2015(21375)
2014(21319)
2013(21003)
2012(19215)
2011(17386)
2010(17148)
2009(15381)
2008(14681)
2007(12608)
2006(11073)
2005(9520)
作者
(52084)
(42982)
(42670)
(40651)
(27733)
(20551)
(19749)
(16958)
(16468)
(15672)
(15031)
(14250)
(13643)
(13463)
(13452)
(13136)
(12906)
(12722)
(12397)
(12219)
(10718)
(10596)
(10213)
(9833)
(9787)
(9595)
(9527)
(9499)
(8736)
(8605)
学科
(63991)
经济(63919)
管理(50404)
(47811)
(37707)
企业(37707)
方法(31165)
数学(26933)
数学方法(26635)
中国(19232)
(17282)
(17114)
(15611)
地方(14688)
业经(14437)
教育(12638)
理论(12502)
(12355)
(12007)
贸易(12001)
(11624)
农业(11544)
(11213)
图书(10900)
工作(10811)
技术(10656)
书馆(10294)
图书馆(10294)
环境(10199)
(10143)
机构
大学(256639)
学院(247596)
管理(101401)
(88890)
理学(87858)
理学院(86826)
经济(86461)
管理学(85246)
管理学院(84771)
研究(80293)
中国(57075)
(54967)
科学(52630)
(39602)
(39459)
(38744)
业大(38379)
(36710)
中心(36669)
(36556)
师范(36417)
研究所(36311)
北京(34785)
(33512)
财经(32285)
农业(30431)
(29529)
(29347)
师范大学(29220)
技术(27287)
基金
项目(175756)
科学(136926)
研究(130919)
基金(125248)
(107996)
国家(107062)
科学基金(91971)
社会(79203)
社会科(74773)
社会科学(74747)
(69414)
基金项目(67706)
教育(60390)
自然(60380)
自然科(58962)
自然科学(58949)
(58458)
自然科学基金(57860)
编号(55713)
资助(50736)
成果(46990)
重点(38551)
(37954)
课题(37401)
(36704)
(36531)
项目编号(35392)
大学(34520)
科研(33865)
创新(33809)
期刊
(94432)
经济(94432)
研究(72754)
中国(49054)
学报(43197)
教育(37037)
科学(35523)
图书(35278)
管理(34691)
(34199)
大学(32224)
(28013)
学学(27400)
书馆(26621)
图书馆(26621)
农业(24374)
技术(20699)
(17337)
金融(17337)
业经(15723)
情报(15240)
经济研究(14514)
财经(14457)
理论(13346)
(13118)
论坛(13118)
科技(13066)
实践(12672)
(12672)
(12355)
共检索到366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如花  李楠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科研支撑服务,其内容包括:科研资源存储与共享服务、面向科研项目申请的咨询服务、技术转让中介服务、科研成果出版平台、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和面向本科生的科研支撑服务。其具有介入科研生命周期、注重为本科生提供服务、科研中介化服务等特点,并存在服务对象有局限性、针对科研人员的全方位培训较少的不足。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经验,从以下方面提高科研支撑服务能力: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创新科研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丰富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琴玲  钱吟  刘赞  郭晶  
基于笔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学习考察,认为该馆有应对馆藏转型发展、馆舍空间变化和组织结构调整的积极行动;重视新形势下研究型图书馆任务的重新定位;注重以绩效工资改革与人员评价体系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强调图书馆在本科生研究中的作用;突出院系联络重点与全方位嵌入服务一线。据此,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提出以下建议:强化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与发展定位,不断完善馆员激励机制,加大馆藏资源建设力度,拓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层面,持续加强馆舍空间建设,尝试推出本科生研究项目,探索开展数据研究和分析工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金芳  
从新员工培训、校内培训和学习机会、发展项目和工作坊等角度介绍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馆员培训与发展的实践。并进一步总结了其馆员培训与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指出了其在馆员培训与发展中的特色做法如协作式的培训组织与管理、重视建立心理契约、引导馆员的职业发展方向、全面的技能培养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竹青  姚利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加州大学系统中设立最早、目前实力最强的学校,是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十分重视教学,为了支持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教学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卓有成效的就是建立了教学和学习中心。中心职能清晰,工作思路清楚,服务和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特色鲜明。一、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加州大学建立于1868年,其前身是1853年建立的私立加州学院和1866年建立的农业、矿业与机械学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如花  林焱  
[目的 /意义]旨在为我国数据管理研究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并希望以数据管理成果为各学科研究工作有序的开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方法 /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对数据管理研究领域较为突出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管理实践进行调研。[结果 /结论]归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据管理实践的具体内容:开发数据管理工具、搭建数据管理交流平台,开展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提供数据管理的教育课程;从3个方面分析其对我国数据管理实践的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强  
本文通过分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学质量目标定位及政策界定,从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估实施主体、教学质量评估实施路径等角度总结其教学质量评估理论模式,进而探讨其教学质量评估行动机制,以期帮助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从自身校园传统及发展现状出发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时获得实践性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大芳  黄莉洁  
从信息检索、教育网络门户、在线资源、课程计划及课程资源等方面介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推荐的网络教学资源,目的是对国内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乐  高颖玲  
有效的科研管理是大学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构建了完整的科研管理体系,对全校科研活动的经费、项目、成果转化进行了全方位有效的管理,并为科研人员提供周到的服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研管理既促进了学校科研的发展,也保障了科研人员的各项权益,充分发挥了大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职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凯  
高等学校空间资源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性资源,对于学校提升办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进行高校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必须回应的现实性问题。本文以世界一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空间资源优化实践为例,指出其空间资源优化的三条主线以及十项举措;同时对国内研究型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优化举措,指出我国高校应从学校发展理念出发,通过学校内外环境的融合来拓展和优化学校发展空间,并满足师生需求,发挥学校空间资源的服务性功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只有130余年的历史,建校后30年它就进入了美国著名大学的行列,60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并发展成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什么原因使伯克利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本文从历史发展、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益的参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万华  邓雪梅  
本研究通过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案例,从联邦政府研发投入与大学中知识生产的变革,大学学术职业的分化,研究型大学内部组织的复杂性,大学办学自主权与问责,大学经费的联邦化和私人化及大学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全球性合作等几个方面剖析目前出现的全球性研究型大学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桂芹  姚崇兰  赵劲松  余雷晴  
本文介绍了伯克利加州大学新近推行的“中国研究促进计划”的背景、内容、捐助方案和进展情况,并建议,清华大学应该以此计划的推行为契机促进双方更加深入的合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志发  
20世纪3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科学"学科组织的诞生,标志着美国大学物理学科从学科知识和文化的输入国转变为输出国。本文论述了大科学学科组织兴起的背景和运作方式,阐述了慈善基金会对大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美国大学在大科学领域的优势。从小科学向大科学转换过程中,传统大学理念遭遇新的挑战:物理学家以牺牲高深学问为代价,致力于回旋加速器的技术发展;大学物理学家是学者的社团,转变为企业家型科学家;大科学组织内部形成等级较为森严的制度,年轻科学家的学术自治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个案,探讨了伯克利在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校长对其产生的影响,以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相应的参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转向促使大学与企业界的合作加强。大学通过企业所需要的项目研发和技术转移获得外部收益。伯克利和诺华公司在签订合约过程中未履行正当的程序,与伯克利师生意愿相违,从而引发了历时数年的争议。诺华合约案是一案多例:涉及学术自由的诸多新问题,如学术自由的正当性(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无私探究,还是谋利)、学术自由的制度基础(教师参与管理、同行评议)、学术事务的决策权(谁有权决定研究的方向与内容)等。加州大学和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通过学术自由政策的调整以期适应新的学术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