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
2023(1159)
2022(882)
2021(742)
2020(544)
2019(1102)
2018(1060)
2017(1793)
2016(742)
2015(714)
2014(744)
2013(700)
2012(622)
2011(566)
2010(589)
2009(555)
2008(503)
2007(491)
2006(398)
2005(356)
作者
(2371)
(1955)
(1935)
(1789)
(1220)
(911)
(775)
(769)
(690)
(686)
(622)
(618)
(617)
(607)
(596)
(568)
(556)
(552)
(537)
(536)
(459)
(443)
(435)
(435)
(433)
(415)
(414)
(413)
(389)
(365)
学科
(4156)
(3913)
经济(3911)
管理(3883)
(3572)
企业(3572)
技术(3265)
技术管理(2377)
中国(1808)
地方(1536)
环境(1282)
业经(1130)
(1058)
(984)
金融(984)
产业(962)
(947)
银行(947)
(933)
地方经济(923)
(909)
方法(845)
规划(845)
环境规划(818)
农业(777)
(700)
数学(685)
数学方法(683)
总论(661)
(660)
机构
学院(11882)
大学(11417)
(5667)
经济(5564)
管理(5512)
理学(4775)
理学院(4739)
管理学(4709)
管理学院(4683)
研究(3910)
中国(2947)
科学(2369)
(2303)
(2178)
中心(1893)
(1767)
(1675)
经济学(1669)
财经(1642)
商学(1553)
商学院(1534)
经济管理(1529)
研究所(1517)
经济学院(1505)
科技(1494)
(1481)
(1472)
技术(1454)
北京(1453)
(1448)
基金
项目(8892)
科学(7631)
研究(7103)
基金(6289)
(5372)
国家(5321)
社会(5051)
科学基金(4913)
社会科(4857)
社会科学(4857)
(4103)
(3516)
基金项目(3371)
(3186)
创新(3149)
(2728)
自然(2686)
教育(2637)
自然科(2636)
自然科学(2636)
自然科学基金(2601)
编号(2425)
发展(2352)
(2311)
(2221)
国家社会(2198)
(2021)
(2019)
重点(1984)
科学研究(1942)
期刊
(6165)
经济(6165)
研究(3789)
中国(3403)
管理(2771)
科技(2201)
科学(1529)
技术(1442)
(1420)
教育(1353)
(1176)
论坛(1176)
业经(1148)
(1139)
金融(1139)
技术经济(1073)
经济研究(1044)
(1001)
学报(942)
(925)
大学(807)
软科学(796)
财经(773)
学学(770)
农业(743)
科技管理(693)
(675)
问题(653)
现代(636)
商业(628)
共检索到1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国平  崔丹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切实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问题,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的严峻挑战,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佳佳  
桂林市自2020年5月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以来,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桂林经验”“桂林模式”,以绿色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山水景观养育以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康养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1年末,桂林市绿色贷款规模位居广西第二,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孝武  宗树旺  林永康  
文章基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碳金融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赋权法测算2005—2018年绿色金融发展指数,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和Markov链方法分析绿色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创新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呈现下降趋势。第二,绿色金融发展相对差异的变化较为稳定,绝对差异在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且绿色金融发展呈现一定的俱乐部收敛特征。第三,绿色金融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文富   彭枭   伊健武  
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中介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区域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补充了绿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作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文富   彭枭   伊健武  
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中介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区域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补充了绿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作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晶  张尧  
基于工业绿色增长、资源环境压力、绿色政策支持三个维度构建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对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传导机制,并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分析强环境规制下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其中,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具有正面效应,强环境规制下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对其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效应愈加显著。因此,亟须推动工业绿色协调发展,强环境规制地区更应注重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驱动工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泽  李东  彭志胜  
一个地区科技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各指标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我们从具有复杂关系的原始指标中提取五个因子,利用因子得分比较各地区科技创新的能力,解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凯妍  
绿色创新在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中已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推动我国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生产方式在经济新常态下进行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双赢局面。本文将根据2001—2018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构建SAR模型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对于绿色创新水平具有反向作用,绿色创新水平在31个省市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人力资本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对于绿色创新水平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最后,将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雪松  曾宇航  
根据研发驱动理论,通过构建包含R&D投入的超效率DEA—SBM模型,分别测算2001—2017年中国不同区域传统型、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借助广义最小二乘法(GLS)模型对区域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创新要素下中国及四大经济区域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均高于传统要素下传统型绿色发展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且逐渐收敛。东部地区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最高,西部、东北部地区有所提升,而中部地区并未得到较大提升;②2001—2017年全国创新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一致,技术进步是促进其增长的主要因素;③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正相关,城镇化水平、FDI与全国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正相关,而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起负向影响作用。R&D投入规模、R&D投入强度、R&D投入成果与区域创新型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在全国及四大经济区域有不同的表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陈建成  
通过系统构建中国区域绿色发展转型指标体系将人力资本异质门槛纳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框架,考察不同区域人力资本门槛下创新活力对绿色发展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区域绿色发展转型并没有实现,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且区域异质性显著,创新活力对于区域绿色发展转型的作用存在显著的人力资本异质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人力资本并不利于促使区域创新活力驱动绿色发展转型,而随着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并突破"临界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区域创新活力的驱动效应,进而推动区域绿色发展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军海  黄永春  
绿色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科技人才支撑绿色技术创新及应用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稳定驱动力。通过分析科技人才集聚、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运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创新能力提升在科技人才集聚和区域绿色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创新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比创新投入能力的更强;创新能力对区域绿色发展的正向作用受到科技人才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且影响效应大致呈现"U"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军海  黄永春  
绿色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科技人才支撑绿色技术创新及应用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稳定驱动力。通过分析科技人才集聚、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绿色发展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并运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创新能力提升在科技人才集聚和区域绿色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创新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比创新投入能力的更强;创新能力对区域绿色发展的正向作用受到科技人才集聚双重门槛效应的影响,且影响效应大致呈现"U"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华晶  
基于科技创新的京北地区绿色发展体系框架,包括基础平台、协同演化和价值实现三层面多环节,需要以绿色技术转移为突破口,提升京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玲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对周边地区具有空间溢出影响效应;人力资本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对东部地区流通业绿色发展的提升效果要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发展具有差异化影响,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区域流通业绿色发展的驱动效果最佳,东部和西部相对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