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
2023(72)
2022(55)
2021(71)
2020(44)
2019(82)
2018(78)
2017(111)
2016(60)
2015(79)
2014(78)
2013(67)
2012(56)
2011(71)
2010(63)
2009(60)
2008(64)
2007(72)
2006(56)
2005(35)
作者
(251)
(212)
(182)
(176)
(111)
(111)
(96)
(90)
(89)
(88)
(85)
(77)
(77)
(72)
(68)
(66)
(66)
(56)
(53)
(52)
(51)
(49)
(49)
(49)
(47)
(47)
(46)
(45)
(45)
(44)
学科
环境(548)
管理(398)
生态(352)
(311)
规划(258)
环境规划(257)
资源(231)
区域(229)
(229)
区域环境(228)
保护(222)
(184)
(166)
经济(166)
(148)
自然(147)
(140)
环境保护(120)
生态学(111)
系统(109)
开发(108)
生态系(108)
生态系统(108)
地方(92)
生态环境(88)
及其(85)
农业(84)
保护区(83)
自然保护(82)
自然保护区(82)
机构
学院(1001)
大学(915)
研究(498)
科学(411)
中国(364)
管理(308)
(294)
经济(285)
(276)
(271)
(265)
环境(264)
研究所(259)
业大(238)
资源(235)
(231)
理学(228)
(225)
理学院(221)
科学院(217)
中心(213)
管理学(211)
管理学院(211)
农业(200)
北京(195)
(184)
师范(182)
林业(181)
(175)
师范大学(161)
基金
项目(803)
科学(603)
基金(541)
(524)
国家(522)
研究(521)
科学基金(405)
基金项目(327)
自然(318)
(315)
社会(302)
社会科(287)
社会科学(287)
自然科(271)
自然科学(271)
自然科学基金(268)
(264)
生态(253)
编号(209)
(193)
资助(189)
重点(172)
科技(168)
教育(159)
(152)
保护(149)
计划(146)
发展(141)
(135)
课题(131)
期刊
(599)
经济(599)
资源(276)
(264)
中国(250)
学报(237)
生态(213)
科学(209)
林业(196)
农业(185)
研究(184)
大学(168)
业经(164)
学学(164)
环境(117)
(107)
国土(86)
(83)
土地(82)
业大(80)
自然(80)
(77)
(69)
(67)
问题(67)
现代(66)
长江(65)
江流(64)
流域(64)
长江流域(64)
共检索到1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辽宁省内辽河、鸭绿江、大凌河、沿海诸河等300多条河流由北向南注入黄、渤二海,海岸线及岛屿岸线长2920公里,形成了丰富的湿地资源。全省湿地总面积139.48万公顷,遍布14个省辖市,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6%。近年来,辽宁省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一批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完备的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疏浚清淤、生态补水和加强湿地保护区能力建设等措施,使一些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的湿地得到了及时修复,极大地促进了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目前,全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6处,保护小区7处,湿地公园22处,省重要湿地31处,湿地保护率达到45%。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全面专题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地球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一向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素有"地球之肾"和"生命摇篮"之美誉。自2010年起,中央财政设立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建立湿地保护投入长效机制。多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但前路漫漫,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雷  许厚泽  蔡述明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必须从流域管理角度进行规划和保护,应由过去主要是单块湿地保护向按流域系统保护的转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按湖泊流域和物种分布整合现有保护区,建立新的湿地保护区,解决目前管理上的制约问题;大力开展湿地修复重建;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发挥森林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作用;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同时加强湿地科学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达源  李升峰  黄贤金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是南京长江段乃至长江下游区域重要的湿地空间。从其演变及其现状来看,南京江北新区自然环境条件具有3个主要特征:难以利用的下蜀土岗地、长期不安全的江滩与圩田以及20世纪近百年的洪水威胁。为了协调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本文提出如下3条建议:挖通岗前河,构筑南京江北新区通水廊道;完善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规划,重建地带性植被;优化湿地生态管制空间,协调管控等级与湿地功能定位冲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从全面停止开垦湿地,到出台湿地保护地方法规;从率先推行流域保护理念,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到建立区域性协调合作机制;从财政支持建立湿地生态补水的长效机制,到首批开展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项目和实施省级财政湿地保护补助,再到率先将湿地率纳入到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拥有自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已建湿地类型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芳清  Jean Marie Hartman  
受城市化、工业化和地球温室效应等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美国Hackensack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面积不断减少、景观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河水污染增加、盐碱化程度增加和范围扩大等生态胁迫。稳定湿地面积,重建湿地的复合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恢复潮水的正常规律,减少水体污染,控制外来种的入侵与扩张,促进湿地原有植物的定居与扩增及原有植被的恢复是Hackensack湿地恢复的关键,也是恢复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管理则以植被的生长、芦苇的扩散方式及动态、鱼类和蟹类的种群动态、鸟类的种类及其对生境地的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状况进行生物检验,有效监控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动态,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龚亚珍  韩炜  Michael Bennett  仇焕广  
研究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的盐城国家级湿地珍禽保护区作为案例,从生态补偿对象的角度研究了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根据对保护区附近2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采用选择实验法识别了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政策方案的偏好情况。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补偿政策设计中补偿水平、合同年限、退出合同的权利、环境绩效等补偿政策属性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其中合同年限与退出权利对参与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讨论了补偿政策设计中不同的属性安排,特别是设置退出权限等措施对盐城生态补偿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可持续性及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为政策设计提供相应的实证基础。文章还计算了各个属性的接受意愿价值,并分析了潜在参与者的个...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安国  叶红玲  
集资源小市和经济大市于一身的苏南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已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10多年来, 28.5亿元的政府专项投资和大力整治,已使湿地公园以及湿地保护小区等湿地资源覆盖无锡全市域,其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4.2%。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已成为推动无锡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媛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对江苏海滨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旅游规划的参与、参与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狭窄。因此本文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墨菲的社区旅游战略模式,结合研究地的实际,从进入性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社会文化展现模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模式6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促进了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新荣  吴忠才  
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众人关注的问题。那么,既要保护好湿地,又要合理开发湿地生态资源,就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的湿地保护生态农业模式,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按照种植型、养殖型和综合型研究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宣传主题,使公众对土地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再掀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以"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宣传主题,使公众对土地与生态问题的关注再掀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十八大报告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土地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全力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诸云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是我国今后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在推进生态文明协同建设中,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助力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协同建设,是京津冀面临的重要协同发展目标。由河北大学李惠茹教授等撰写的《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研究》一书,专门对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松  王心同  宋常青  宋元媛  
近年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工程作为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须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1978年启动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我国树立了造林绿化的第一面旗帜1998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刘毅  
生态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生态系统的质量变化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需要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建立长期性与持续性的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机制、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调控人类活动、继续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加强生态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