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8)
2023(2666)
2022(2189)
2021(2149)
2020(1882)
2019(4165)
2018(3919)
2017(7204)
2016(4249)
2015(4899)
2014(4986)
2013(4983)
2012(4775)
2011(3758)
2010(4000)
2009(3610)
2008(4263)
2007(3586)
2006(3013)
2005(2699)
作者
(10731)
(8985)
(8778)
(8706)
(5830)
(4215)
(4130)
(3399)
(3377)
(3250)
(3075)
(2995)
(2986)
(2905)
(2804)
(2632)
(2584)
(2579)
(2490)
(2422)
(2181)
(2143)
(2083)
(2080)
(2044)
(2042)
(2025)
(1934)
(1795)
(1748)
学科
(23550)
管理(21099)
(17005)
(16235)
企业(16235)
(14702)
经济(14688)
财政(11697)
(11444)
财务(11441)
财务管理(11400)
企业财务(10911)
(9372)
(6661)
方法(6523)
数学(5725)
数学方法(5662)
中国(5233)
(4686)
(4472)
制度(4469)
(4431)
体制(4335)
(3894)
银行(3893)
及其(3635)
(3446)
地方(3376)
(3206)
(3204)
机构
学院(53525)
大学(53480)
(22744)
(21993)
经济(21484)
管理(19090)
研究(17164)
理学(15963)
理学院(15820)
管理学(15592)
中国(15534)
管理学院(15502)
财经(13282)
(11976)
(11363)
财经大学(9651)
科学(9498)
(8893)
财政(8640)
(8550)
中心(8087)
(7593)
研究所(7348)
北京(7345)
经济学(7261)
(6761)
会计(6661)
经济学院(6590)
(6319)
(6298)
基金
项目(31278)
科学(24323)
研究(23291)
基金(23193)
(19575)
国家(19402)
科学基金(16949)
社会(15015)
社会科(14201)
社会科学(14197)
基金项目(12074)
(11752)
教育(11131)
自然(10805)
自然科(10567)
自然科学(10566)
自然科学基金(10353)
资助(10235)
(9522)
编号(9019)
成果(8584)
(7533)
(7516)
重点(7220)
教育部(6710)
(6645)
课题(6397)
人文(6363)
大学(6349)
国家社会(6221)
期刊
(26058)
经济(26058)
(25504)
研究(21230)
中国(13064)
会计(7777)
学报(7719)
管理(7506)
财经(7498)
财会(7214)
(6974)
金融(6974)
(6796)
财政(6796)
(6332)
大学(6312)
学学(6110)
科学(5910)
经济研究(5524)
通讯(5070)
会通(5064)
(4868)
教育(4125)
(4108)
技术(3460)
(3164)
(3132)
问题(3129)
农业(3096)
之友(3051)
共检索到9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祝平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湖北省省长蒋祝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湖北省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1993年以来三年三大步,1995年全省财政收入达到180亿元,当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1996年实现财政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收支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海兵  
研究财政问题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广义财政与一般财政(不含债务收支)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应收尽收,财政支出的适度规模,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赤字的规模,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与预算外收支的关系,等等。这里笔者拟就财政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即财政收支平衡程度作一实证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邦驰  梁宝柱  
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强化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刘邦驰,梁宝柱财政历来是世界各国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最基本手段。因此,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财政的职能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新阶段采取的"松紧搭配"反方向的组合,如何根据经济新常态下的失衡特点提高宏观政策松紧搭配组合方式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其可行性和针对性?如何控制其政策作用力度等等,是本文讨论的基本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课题组  刘雪燕  肖潇  
今年一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实物量指标大幅减速,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从短期看,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矛盾以及通货紧缩、地方债务等潜在风险,成为制约经济回升的因素。与此同时,经济中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与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成为增长中的亮点。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力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努力实现新常态时期的动力转换,以改革开放释放更多的增长红利。预计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企稳,上半年GDP将增长7%左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刘栩畅  
2016年我国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期,财政平衡的程度反映着我国财政运行的基本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十三五"期间财政平衡的程度进行预测,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参考。本文比较了衡量财政收支平衡程度的各种指标,认为财政平衡度(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是衡量财政收支的平衡程度的合适指标。在对有关预测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两种预测方法进行分析,一是基于财政平衡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做直接预测,一是基于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分量做结构分析预测,最后再综合两种预测,得到我国"十三五"期间财政平衡度各年度预测值依次为0.929、0.927、0.927、0.926、0.927,其平均预测值为0.927。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玉萍  屈幼姝  
传统财政收支平衡理论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基础上,与我国信用货币的现实不相符合.货币购买力是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可供商品共同作用的结果.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形态的收支平衡与价值形态的收支平衡相分离,财政支出不能按财政收入满打满算来安排,必须根据收入期与支出期货币购买力的不同来安排财政支出,做到收支的真正平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更高阶段,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为前提的,是与小生产、小流通、小市场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一个重要之处就是生产之间、流通之间和分配之间,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程度更加密切,稍有不周,就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失调。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社会化的,是以全社会为出发点的。但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尽管每个主体对自己的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荣庆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为纠结的一个领域,公众、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长期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由此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混乱无序。本文认为,这其中既有政府职能错位的原因,更有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能的"财政拐点"尚未到来的客观局限。因此,我国政府要真正履行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首先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聚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争取这个财政拐点的早日到来。其次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从而区分房地产市场的两种属性,进而建构房地产行业两种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府完善住房保障职能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寇铁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做为政府分配的唯一代表,应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必须转变其调控的力、度、向,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作为财政分配的侧重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分析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在宏观调控中本应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多种原因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明晰财政宏观调控目标、健全财政调控手段入手,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加财政收入、合理调整支出结构等,加强财政调控的主体系统;不断发展财政信用,完善财政调控的信用系统;重视间接调控手段,进一步拓宽财政调控的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