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
- 2023(91)
- 2022(101)
- 2021(78)
- 2020(70)
- 2019(184)
- 2018(198)
- 2017(412)
- 2016(225)
- 2015(223)
- 2014(242)
- 2013(258)
- 2012(242)
- 2011(198)
- 2010(176)
- 2009(165)
- 2008(160)
- 2007(97)
- 2006(101)
- 2005(77)
- 学科
- 土地(1938)
- 济(1219)
- 经济(1219)
- 问题(878)
- 学(803)
- 经济学(744)
- 农(459)
- 发(303)
- 城市(290)
- 农业(286)
- 中国(266)
- 管理(210)
- 业(201)
- 地方(186)
- 法(185)
- 土地法(183)
- 发展(164)
- 展(164)
- 城市经济(159)
- 体(152)
- 制(151)
- 开发(140)
- 财(136)
- 利用(134)
- 村(133)
- 农村(132)
- 镇(127)
- 城镇(122)
- 形成(122)
- 业经(120)
- 机构
- 大学(2576)
- 学院(2488)
- 研究(1082)
- 管理(1066)
- 中国(965)
- 济(934)
- 经济(915)
- 农(885)
- 资源(872)
- 理学(864)
- 理学院(850)
- 管理学(834)
- 管理学院(830)
- 科学(739)
- 京(719)
- 农业(702)
- 业大(681)
- 土地(619)
- 中心(612)
- 国土(588)
- 省(579)
- 农业大学(566)
- 院(511)
- 所(492)
- 江(491)
- 研究所(446)
- 环境(421)
- 国土资源(408)
- 师范(401)
- 范(401)
共检索到4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近年来,新津县国土资源局在省、市国土部门的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发展、保红线"的方针,不断加大对土地整治的投入,从1996年到2011年,省、市、县三级政府共投入资金5.31亿元,开发"三荒"341.87公顷,复垦废弃土地94.1公顷,综合整治土地1.73万公顷,新增耕地2164.91公顷,节约集体建设用地指标87.07公顷。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文
土地整理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一环,既改善农村耕作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本文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通过分析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杨红 刘静 吴沅箐
研究目的:分析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土地整治的标准与功能,提出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土地整治的策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资料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边缘区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土地整治策略有:(1)明确土地整治重点方向,确定城乡统筹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标准;(2)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3)重视土地整治项目区生态景观建设;(4)科学评价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重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5)优化工业用地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6)强调公众参与式方法的应用。研究结论:在城市边缘区应开展一体化的土地整治,作为落实统筹城乡战略、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城市边缘区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磊 来臣军 卢恩平
文章在实地(河北省邢台市)调研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与成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目前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利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对我国乡村土地利用效益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政策不合理、对于土地利用效益缺乏足够认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当中乡村土地耕地边际化现象严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生态效益低下及乡村土地配置不合理等现象的出现。基于对土地效益评价与我国目前乡村土地利用状况的深入分析,该文认为应从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对于目前城乡一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亚鹏 郭义强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无法绕过的一道坎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在农村、焦点在用地。土地整治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国恺
两个阶段新世纪以来,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的变动大致划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年~2010年,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2000~2010年,两种土地变动模式同时展开新世纪初期,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使得高碑店乡成为典型城乡接合部。高碑店乡土地非农化是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转工"完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碑店乡从1993年到2002年底10年期间,"转居"、"转工"的农民共有10765人。通过一次性货币安置农民"转居"或者"转工"的确解决了土地非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佯恩 周福平
金堂是成都市远郊的一个山区县,2011年,全县共启动实施了53个土地整治项目、8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涉及农户9856户。同时,依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了全县4205户低保户土坯房改造,有力推进了全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励
中国从二元户籍的隔离走向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的统一,使户籍制度改革成为了新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时代变革之一,但同时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问题也凸显出来。基于对全国1620个行政村的调查,主要考察退地补偿方案、留地制施行期限、户籍制度改革中的土地确权、承包地合理利用、"逆城市化"回迁等问题,分析发现,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中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不力。据此,在居住证制度新政实施中,亟需完善思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的互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小锋 曹卫东 曹有挥 潘坤友
近年成都新津县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外来资本集中投资的推动下,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快速积聚,进入半城市化发展阶段。研究表明:新津县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迅速,在数量上建设用地急剧增加,耕地相应减少;在空间上建设用地大体由核心向外围沿交通干道圈层状向外扩张;同时物种减少、地表水质变差、土地功能退化、工业三废增加、岛状气候显现等环境效应也同步发生。对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有利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其它半城市化地区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半城市化 土地利用变化 环境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立明
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湖南省宁乡县关山社区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土地,对土地进行"两分两换",盘活本土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内源性"特征的土地流转"关山模式"。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关山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认为关山社区的做法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尝试。"关山模式"通过整合本土资源实现土地流转,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关山模式"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依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因此在进一步创新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关键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土地流转 关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国华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践与讨论广东西江大学心理系喻国华一、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实践实践证明了土地分户承包的家庭经营,在农户家庭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接受外部价格信号刺激两个方面,都比集体的生产队更有效率。但其带来的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从1985年起发生了新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阳昌寿
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1998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9%。确保经济增长9%的目标,是今年四川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今年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458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增速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位。据测算,要确保全年GD...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开拓创新,扎实开局。现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六大主要任务,提出2013年土地资源管理的四大政策导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彬珂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土地征收过宽,征收程序不透明,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立法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建立和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规范、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征收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旭熙 苏春江 彭立 徐定德 陈田田
[目的]科学评估和测算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为实行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四川省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四川省县域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判了农村空心化程度,并定量评价了空心村综合整治的自然适宜性,社会接受性与经济可行性;将获取的农村空心化指数与现实潜力系数作为综合修正系数,测算出四川省各县域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并揭示其分布规律。[结果]四川省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农村空心化呈现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SPSS17. 0软件并结合Acr GIS空间表达功能对2010年的增加耕地潜力进行聚类,将四川省各县域划分为Ⅰ类潜力区、Ⅱ类潜力区、Ⅲ类潜力区等3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整治对策。[结论]在未来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中,政府应根据各区域整治潜力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土地整治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