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0)
2023(12928)
2022(10811)
2021(9868)
2020(7917)
2019(17996)
2018(17794)
2017(32978)
2016(17902)
2015(19450)
2014(19096)
2013(18706)
2012(17684)
2011(16048)
2010(16438)
2009(15045)
2008(14990)
2007(13514)
2006(12203)
2005(11455)
作者
(50953)
(42679)
(42336)
(40312)
(27132)
(20434)
(19081)
(16243)
(16231)
(15313)
(14665)
(14294)
(13958)
(13802)
(13456)
(13128)
(12524)
(12282)
(12178)
(12146)
(10999)
(10508)
(10245)
(9904)
(9635)
(9631)
(9470)
(9409)
(8666)
(8505)
学科
(77181)
经济(77103)
(54441)
管理(51590)
(44156)
企业(44156)
中国(26418)
方法(24830)
(22720)
地方(22541)
(21597)
数学(20793)
数学方法(20596)
业经(20172)
技术(19237)
(19087)
(15877)
银行(15853)
农业(15850)
(15463)
金融(15463)
(15447)
(14810)
(13647)
技术管理(13291)
(12824)
贸易(12809)
(12458)
地方经济(12443)
(12356)
机构
学院(250425)
大学(248266)
(108169)
经济(106026)
研究(93321)
管理(92955)
理学(78801)
理学院(77820)
管理学(76639)
管理学院(76112)
中国(70398)
科学(54703)
(53567)
(52607)
(47465)
研究所(42582)
(41514)
中心(40904)
(40402)
财经(39777)
(36152)
(35163)
师范(34777)
北京(34575)
业大(33993)
(33871)
经济学(33692)
(32091)
农业(31697)
经济学院(30123)
基金
项目(161845)
科学(129217)
研究(121716)
基金(116021)
(101347)
国家(100426)
科学基金(86376)
社会(78897)
社会科(74920)
社会科学(74905)
(65401)
基金项目(60606)
教育(55900)
(54387)
自然(53196)
自然科(52039)
自然科学(52026)
自然科学基金(51170)
编号(47542)
资助(45989)
(40847)
成果(39607)
(39587)
重点(37318)
创新(36133)
课题(35516)
(35405)
国家社会(33184)
发展(33140)
(32582)
期刊
(130057)
经济(130057)
研究(84480)
中国(61362)
管理(39883)
(39836)
(39379)
学报(36925)
科学(36073)
教育(35891)
(29300)
金融(29300)
大学(28746)
学学(26767)
农业(26439)
技术(23213)
业经(22281)
经济研究(21777)
财经(20285)
(17691)
问题(16570)
(14621)
科技(13915)
技术经济(13381)
(12812)
商业(12466)
(11901)
论坛(11901)
世界(11726)
现代(11513)
共检索到403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瓶颈"问题,文章在梳理世界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思路:(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战略;(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5)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方旺  
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个现代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瓶颈"问题,文章在梳理世界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经验与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思路:(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战略;(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5)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鹏  
目前,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下行态势,GDP增速放缓,工业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致使我国经济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境界。文章在充分分析当前经济困境后,利用数理统计和定性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失败教训和日本、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结合拉美和日韩的发展途径提出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论。认为企业利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落后产能企业采取兼并、重组、淘汰等措施;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精简机构、节俭开支,利用税收调节贫富差距、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样进行供给侧供给性改革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功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2012年以后经济发展却进入新常态时期,面临供需结构错配、人口红利渐消、资源环境瓶颈趋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严峻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以供给侧"三大发动机"为主导、需求侧"扩大内需"为辅助,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政府与学界共识、内在要求、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客观要求,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一、优化要素配置,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第一,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引导劳动力在部门、企业、行业、城乡、区域之间有序流动,保障产能过剩行业分流职工平稳转岗转业;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用地,保障民生工程用地,支持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资本流通,鼓励资本从无需求、低效率领域流向有需求、高效率领域,从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慧芳  艾天霞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成功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2012年以后经济发展却进入新常态时期,面临供需结构错配、人口红利渐消、资源环境瓶颈趋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严峻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机遇期,以供给侧"三大发动机"为主导、需求侧"扩大内需"为辅助,协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政府与学界共识、内在要求、实施契机的内在逻辑,也是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的客观要求,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彭刚  李逸浩  
在我国经济发展起步阶段,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人口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输送大量低成本劳动力,国家经济通过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迅速发展。但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提高已经不能通过简单的引进就能实现,工资的增加也大幅度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如若不能突破这种瓶颈,那么中国经济必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只有通过利用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剑辉  
经过35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获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长,至2014年,GDP总量达到63.6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约7485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和突破。但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已呈现出原有增长动力显著减弱的态势,如若应对不力,在相当程度上将面临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具体表现为"制度体制陷阱"、"社会危机陷阱"、"技术创新陷阱"、"国际收支失衡陷阱"和"生态陷阱"等五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亟需加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大安  
一是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政府依法治国,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主要是:(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编纂民法典,保护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徐建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按年均汇率计算已经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转型阶段。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刚  李逸浩  
1.建立健全竞争性市场机制。目前我国由于知识产权等保护还有待完善,市场上出现大量的知识产权盗用、无序竞争等不良现象。同时,国企与民企之间的竞争能力差距较大,不宜用行政手段过多的支持垄断企业。因此,必须首先着力于建立健全竞争性市场机制。只有具备公平的市场机制,不同企业之间才能高效地参与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孙德峰  
本文试图从金融的角度出发,探寻有助于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力量。具体来说,本文在一个简单的熊彼特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金融部门,详细考察了信用约束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收敛以及非收敛陷阱的可能影响,然后从相反的角度归纳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可以系统性地提高经济收敛速度。第二,金融发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促进创新的策略"所引致的经济收敛程度。第三,金融发展可以撬动非收敛陷阱,将其推后,并同时将增长最大化均衡点提前,拓宽可供企业进行策略转换的过渡区间,即从"促进模仿的策略"转向"促进创新的策略"的过渡区间。第四,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策略内生转换点前移,避免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方棫  李振明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编发几篇学习《建议》的体会论文,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