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
- 2023(1051)
- 2022(949)
- 2021(912)
- 2020(862)
- 2019(1895)
- 2018(1950)
- 2017(3792)
- 2016(2351)
- 2015(2574)
- 2014(2681)
- 2013(2713)
- 2012(2748)
- 2011(2363)
- 2010(2420)
- 2009(2167)
- 2008(2340)
- 2007(2105)
- 2006(1761)
- 2005(1628)
- 学科
- 济(7111)
- 经济(7100)
- 业(4982)
- 管理(4867)
- 企(3904)
- 企业(3904)
- 学(3706)
- 方法(3353)
- 财(2797)
- 数学(2784)
- 数学方法(2726)
- 务(1873)
- 财务(1869)
- 财务管理(1868)
- 贸(1841)
- 贸易(1841)
- 易(1795)
- 企业财务(1767)
- 农(1712)
- 中国(1553)
- 融(1429)
- 金融(1429)
- 和(1398)
- 制(1380)
- 世界(1342)
- 环境(1318)
- 地方(1301)
- 银(1241)
- 银行(1217)
- 农业(1185)
- 机构
- 大学(34350)
- 学院(33693)
- 研究(14837)
- 济(11578)
- 科学(11336)
- 经济(11322)
- 中国(10793)
- 管理(10049)
- 所(9250)
- 农(8625)
- 京(8624)
- 理学(8568)
- 研究所(8515)
- 理学院(8369)
- 管理学(8114)
- 管理学院(8047)
- 农业(6999)
- 业大(6958)
- 中心(6268)
- 北京(5826)
- 院(5476)
- 财(5426)
- 江(5288)
- 室(5200)
- 科学院(5099)
- 范(4956)
- 师范(4841)
- 实验(4823)
- 省(4719)
- 实验室(4635)
共检索到50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涛 顾炼百 刘翔
木材热处理目前是木材物理改性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产业应用较为成功的一种木材改性方法。木材经过热处理后,尺寸稳定性与生物耐久性都获得了提高,材色也明显加深,使一些常规材呈现出类似热带珍贵树种的材色(顾炼百
关键词:
木材热处理 加压蒸汽 化学组分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燕 赵广杰
为了弄清楚通过生物方法将桉木原料转化成单细胞蛋白,该研究用蒸汽爆破技术分离了桉木的主化学成分,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及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分析了蒸汽爆破前后桉木主化学成分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能使桉木纤维的结合变得松散,表面积增大,纹孔膜破裂,提高了生物酶的可及度,有利于改善其生物化学反应环境;蒸汽爆破过程溶解出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纤维素除无定形区有少量降解外,基本不受影响,有利于提高酶解率。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桉木 纤维素 聚戊糖 木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建雄 黄荣凤 曹永建 伍艳梅 周永东 赵有科 吴玉章
以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容器中以温度170~230℃、时间1~5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色饱和度差ΔC*逐渐减小、色差ΔE*和色相差ΔH*逐渐增大,说明热处理后木材的颜色由原色逐步过渡到深褐色。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比热处理时间对毛白杨木材颜色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此外,进一步得出了色差值与热处理温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此特性,对一些浅色木材进行热处理,可赋予其凝重的颜色,同时还可增强其尺寸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扩大应用领域。
关键词:
毛白杨 蒸汽介质热处理 色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军 殷宁 李延军
目前我国铅笔行业铅笔板材的改性处理 ,还普遍采用传统的烤板方法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工艺落后 ,污染环境 ,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该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国内外木材改性处理的方法和工艺 ,通过对铅笔板蒸汽处理对铅笔板进行改性 ,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蒸汽处理材与传统烤板吸湿性、密度和冲击韧性的比较 ,结果表明 ,蒸汽处理铅笔板的各项性能都优于烤板 .且蒸汽处理法不污染环境 ,因此是一种有着良好前景的铅笔用材改性方法
关键词:
铅笔板 尺寸稳定性 吸湿性 密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红 徐勇 勇强 余世袁
以红柳为材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强度系数lgR对木质组分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红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它可以有效破坏红柳的天然物理结构,并且导致大部分半纤维素(木聚糖)产生自水解反应生成单糖和低聚糖溶出,同时产生乙酸、甲酸和糠醛等小分子降解产物。基于纤维素回收率和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分析,在蒸汽爆破强度系数达到4.239时(爆破温度210℃和保温时间10min)对红柳的预处理效果最佳,汽爆物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可达到52.4%,残余木聚糖含量仅为2.01%,并生成0.76%甲酸和3.17%乙酸。采用每克纤维素20.0FPIU的纤维素酶用量水解5%(w/w)...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华春 刘一星 程万里
以日本柳杉为试材,经温度为140,160,180℃,相对湿度为0,60%,100%过热蒸汽处理后,考察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解吸特性和吸湿滞后现象。结果表明: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吸湿、解吸过程中,在同一环境湿度下,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低于低温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水分吸着量随处理木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高呈减少趋势;处理前后的木材均有吸湿滞后现象;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比低温条件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明显。
关键词:
高温过热蒸汽处理 木材 吸湿解吸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欢欢 张宁 王璐 杜庆鑫 杜红岩 刘攀峰 孙志强
【目的】测定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杜仲器官经碱煮后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实现杜仲全值化综合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叶片、当年生树皮和种皮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爆破结合催化剂联合预处理工艺,考察稳压时间、汽爆压强、催化剂浓度3个因素对杜仲材料结构变化、比表面积、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及干物质损失率的影响;经碱煮处理后,测定溶液中杜仲总黄酮的产率。【结果】在压力为1.0 MPa、稳压时间为120 s的汽爆条件下,叶片的比表面积比对照增加1.24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59.17%和37.44%;经过碱煮后,干物质损失率为80.99%,是对照的2.52倍,溶液中总黄酮含量为164.381 0 mg/mL,是对照的4.97倍。在压力为1.8 MPa、稳压时间为220 s的汽爆条件下,树皮的比表面积比对照增加3.42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7.48%和34.97%;经过碱煮后,干物质损失率为61.12%,是对照的1.48倍,总黄酮含量为293.409 0 mg/mL,是对照的17.33倍。在压力为2.2 Mpa、稳压时间为220 s的汽爆条件下,种皮的比表面积比对照增加4.80倍,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8.27%和59.19%;经过碱煮后,干物质损失率为55.47%,是对照的1.41倍,总黄酮含量为228.895 1 mg/mL,是对照的8.04倍。【结论】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杜仲器官的组织结构被破坏,木质纤维素部分降解,比表面积增大使得溶剂可及性大大提高,碱煮后去除的干物质更多,有利于杜仲器官中总黄酮的提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正顺 巩惠芳 汪良驹 李百健
以七八成熟丰香草莓果实为材料,贮前用热蒸汽处理10、20、30和40 s,研究其对4℃冷藏下果实的贮藏效果以及贮藏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前热蒸汽处理10和20 s可以明显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降低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和呼吸速率,维持较高的SOD活性,降低LOX活性、纤维素酶活性、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明显延长了果实贮藏时间。而贮前热蒸汽处理30和40 s的果实受到热伤害,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甚至缩短了果实贮藏寿命。
关键词:
草莓 热蒸汽处理 品质 保鲜 采后生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定国 王树东 吴志庄 詹鹏 张林 陈介南 何钢
考察了蒸汽爆破法对竹子进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原料粉碎至0.5~1.0 cm可得爆破还原糖得率为6.85%,原料含水率为10%时可有效促进半纤维素在蒸汽爆破过程中降解和去除部分木质素,得到还原糖得率最高,为7.95%;随着爆破压力增加和保压时间延长,爆破还原糖得率大体上逐渐提高,而剧烈的爆破条件(压力>3.5 MPa、时间>240 s)下,还原糖得率会有所下降,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有相应的降解,同时实验证实汽爆压力对爆破效果更为显著,好的处理效果应以高温短时间(180 s)为佳;电镜扫描(SEM)表明竹纤维木质素结构随着压力的增高、保压时间延长其被破坏程度逐渐加深,纤维素结构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咏泽 周永东
【目的】比较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与常规干燥后锯材的干燥质量、微观构造和力学性能,探讨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的适用性,为柳杉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降低加工过程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干燥试验,依国家标准对干燥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木材微观构造的变化。【结果】50 mm厚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10 h,平均干燥速率为1.18%·h-1;而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93 h,平均干燥速率为0.64%·h-1。从含水率和应力方面分析,
关键词:
过热蒸汽干燥 常规干燥 柳杉锯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丽丽 曹金珍 唐镇忠
该文考察了蒸汽后处理对ACQ-D处理材中有效成分铜的抗水流失性和化合价转变的影响,并通过SEM及FTIR谱图,对铜与木材组分间的固着反应及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进行流失试验的ACQ-D处理材相比,蒸汽后处理可以在15 min内就明显降低铜的流失率,处理时间和蒸汽温度对铜的流失率影响较小。与气干处理材相比,蒸汽处理对试材中铜的化合价转变影响不大,因此可确保蒸汽后处理不会削弱ACQ-D处理材的耐腐性,但也无法生成更多抗流失性较好的一价铜离子化合物。SEM及FTIR谱图显示:蒸汽处理促进了铜胺溶液与木材间的反应,生成了大量晶体颗粒附着在木材细胞壁表面;铜在处理材中的固着反应场所主要是半纤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涂行浩 郑华 张弘 甘瑾 张雯雯 李坤 徐涓
【目的】为了提高玛咖贮藏和加工后芥子油苷的含量及改善品质,探讨高温蒸汽烫漂在玛咖块根黑芥子酶钝化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蒸汽压力、蒸汽处理时间和载料量3个主要因素对玛咖块根黑芥子酶活性及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黑芥子酶活性以及芥子油苷含量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优化最佳蒸汽处理工艺条件为:蒸汽压力0.35 MPa,蒸汽处理时间50 s,载料量为240 g,在此条件下玛咖块根黑芥子酶相对酶活性降低到1.96%,且保留的芥子油苷含量达到0.98%。在达到烫漂终点的要求下,高温短时蒸汽处理的最佳工艺与热水烫漂、微...
关键词:
玛咖 高温短时蒸汽 黑芥子酶 芥子油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军 张璧光 贺宏奎
该研究利用T型聚四氟乙烯连接装置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被干材内部的待测点相连,实现了微波干燥过程中对木材内部同一点温度、蒸汽压力的同步测定.主要分析了木材内温度、蒸汽压力在微波场中的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对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与微波干燥中出现的内裂、炭化等干燥缺陷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高,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恒温段时间缩短;微波辐射功率提高,木材内部蒸汽压力上升速度相应加快,压力峰值也相应变大,最大压力值保持的时间变短.压力上升速度伴随着温升速度的加快而加快,当温度升高...
关键词:
微波干燥 蒸汽压力 温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志军 张璧光 刘智
对间歇和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以及二者相互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木材在连续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加,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时间缩短;内裂通常在高含水率木材高功率连续加热时出现;在木材温度上升到100℃之后,适当减少微波功率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内裂的发生;炭化通常出现在木材干燥后期,适当控制木材中含水率,避免过低,减少微波能输入或采用间歇输入微波能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木材炭化。
关键词:
干燥缺陷 能量 汽化 干燥速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金华 李涛 赖彩如 安凤平 宋洪波
研究并建立了饱和蒸汽加热球形物料过程中冷凝水质量变化的通用模型,以苹果为验证材料,研究了样品初始含水率以及饱和蒸汽温度对冷凝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好(R2>0.97),冷凝水主要产生于加热初期的60 s内.采用390430 K的饱和蒸汽加热初始含水率为15%55%的苹果,其湿基含水率提高4.5%8.5%,孔隙率下降2.6%4.0%.
关键词:
苹果 饱和蒸汽 冷凝 含水率 孔隙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