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5)
2023(12787)
2022(10435)
2021(9592)
2020(7811)
2019(17771)
2018(17200)
2017(32090)
2016(17449)
2015(19705)
2014(18871)
2013(18754)
2012(17259)
2011(15678)
2010(15129)
2009(14028)
2008(13717)
2007(11552)
2006(10122)
2005(9409)
作者
(51101)
(42951)
(42699)
(40421)
(27058)
(20606)
(19104)
(17095)
(16310)
(15035)
(14755)
(14163)
(13727)
(13566)
(13427)
(13182)
(12745)
(12609)
(12205)
(12175)
(10660)
(10549)
(10383)
(9835)
(9634)
(9621)
(9367)
(9137)
(8596)
(8579)
学科
(78206)
经济(78132)
(43500)
管理(42825)
(32657)
企业(32657)
方法(31794)
数学(28310)
数学方法(28172)
中国(25606)
(21789)
(20834)
贸易(20826)
(20446)
业经(17767)
(17582)
地方(15197)
(15002)
农业(14588)
产业(13786)
(13572)
(13174)
技术(11695)
(11569)
银行(11517)
(11407)
金融(11407)
环境(11187)
(11119)
(10998)
机构
大学(247235)
学院(244706)
(114072)
经济(112505)
研究(96043)
管理(90066)
理学(78252)
理学院(77274)
管理学(76135)
管理学院(75707)
中国(72589)
科学(58175)
(53205)
(49757)
(49713)
(47600)
研究所(45724)
中心(41834)
业大(39681)
农业(39614)
财经(38363)
经济学(37197)
(35403)
(34113)
(34098)
北京(33776)
经济学院(33760)
科学院(30777)
(30542)
师范(30116)
基金
项目(171467)
科学(135596)
基金(128413)
研究(118526)
(115975)
国家(115128)
科学基金(96660)
社会(80284)
社会科(76422)
社会科学(76408)
基金项目(67792)
(63633)
自然(62159)
自然科(60787)
自然科学(60769)
自然科学基金(59758)
(55289)
教育(51996)
资助(51351)
编号(43407)
重点(39828)
(38977)
(38809)
(36204)
国家社会(35746)
创新(34118)
成果(33686)
中国(33498)
科研(33063)
教育部(32712)
期刊
(119071)
经济(119071)
研究(73918)
中国(49066)
学报(46356)
(45423)
科学(41467)
(34940)
大学(34029)
管理(33034)
学学(32315)
农业(31210)
经济研究(22227)
(22109)
金融(22109)
财经(19476)
教育(18714)
(18520)
业经(18297)
(18160)
技术(17525)
(17023)
问题(16927)
国际(16650)
世界(14970)
(12285)
科技(12030)
技术经济(11962)
资源(11799)
业大(11690)
共检索到368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叶盛  潘华斌  
本文在回顾加入WTO 10年来中国玉米基本供求状况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玉米进出口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需求的不断增长可能导致玉米净进口成为常态;其次对玉米进口常态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修平  刘帅  
2010年以来,中国玉米进出口波动曲线呈W型变化,波动振幅近300万吨。玉米贸易逆差与国产玉米供大于求及产业结构优势相矛盾。本文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近十年中国玉米进出口的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引力效应。研究表明:世界玉米贸易规模增长促进了中国玉米贸易量增加,贸易结构效应对中国玉米进口波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贸易引力效应是现阶段影响中国玉米贸易最大的因素。其中,在贸易结构方面存在玉米进口来源国(地区)过于集中的问题,而贸易引力方面也存在中国玉米贸易竞争力不足和受贸易摩擦影响的问题。中国应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造"适度"玉米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良好贸易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加入WTO之前 ,许多人预言入世后玉米将是我国受冲击最大的农产品。因此 ,展望 2 0 0 2年我国的玉米产量、进出口和价格变动趋势 ,对于分析加入WTO对 2 0 0 2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认为 ,2 0 0 2年 ,玉米产量将与上年持平或略有波动。预期的补贴替代政策如能全部出台 ,玉米进口将小幅增长 ;出口将基本稳定在上年水平 ,或略有升降。如有补贴替代政策的支持 ,全年玉米价格可能与上年持平或略有波动。近期各地的陈化粮拍卖有频率增加、力度增大之势。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 ,将会推动 2 0 0 2年玉米价格的回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秦臻  
在全球谷物贸易中,玉米贸易量仅次于小麦,居第二位。近年来中国玉米出口持续上升,至2002年中国玉米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二。世界玉米贸易和中国玉米出口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资料,对世界玉米贸易水平和格局做出了详细评述。分析了当代世界玉米贸易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状况,一方面从竞争优势入手详细评述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从比较成本入手指出了中国当前玉米出口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蔚青  
中国是世界玉米主要生产国之一,同时又在世界玉米贸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加入WTO以来中国玉米贸易情况,分析了中国玉米贸易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中国玉米贸易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文涛  曹靖生  陈彦惠  刘向辉  景希强  张发军  李建生  
以中国大面积推广的71个优良玉米杂交种的84份自交系为材料,在利用SSR分子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将其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根据杂交种的年种植面积,分析了1992年至2001年我国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的主次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的杂种优势群是Lancaster、Reid、唐四平头、自330和E28。到21世纪初,主要的杂种优势群则为Reid、温热I、自330、唐四平头和Lancaster,其中温热I是一个含热带玉米种质的新类群。十年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出现了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记者从中国农业部获悉,2016年以来,中国农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预计玉米调减面积超过3000万亩,为近13年来首次减少,目标到2020年将玉米面积稳定在5亿亩,调减5000万亩。在举行的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上,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050元(人民币,下同),实际增长6.7%,高于城镇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等各种指标的先行研究中都显示中国玉米的出口竞争力在下降。因此,确定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解决当今中国玉米出口困境的关键。本文通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对解决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下降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邢晓荣  
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 10周年。10年来中国大幅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对缓解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丰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与农村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农产品市场大幅开放也使中国小规模农业面临越来越直接的国际竞争,给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挑战。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必须在开放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调控手段和空间,因此在目前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中我们必须注重现有政策空间的保护,同时利用好现有政策手段和空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江  Michael R.Reed  
推动玉米持续增产的核心是主攻单产,而影响单产的诸多因素中,种子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采用玉米主产区20个省(市)2002—2012年的分省数据,实证评估了种子质量改进对中国玉米单位产出的影响。采用两种种子质量评估指标的估计结果均表明,种子质量水平的提升显著地促进玉米单位产出的增加,但是品种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近年有所弱化。因此,应大力支持优良新品种选育,健全生产质量标准体系,提高种子品种和生产质量,并通过健全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户品种选用的更新换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芙蓉  
当前,玉米逐步成为我国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大宗农产品之一。如何掌握玉米进口的国际定价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我国玉米进口的数量和价格,探寻如何在玉米进口量激增的背景下提升我国进口玉米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士功  禾军  王道龙  周应华  吴晓春  霍剑波  
在简要分析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和流通现状以及加入 WTO对我国玉米生产影响的基础上 ,就我国加入 WTO后玉米生产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毛爽  高庆鹏  朱丰超  
近年来,中国玉米消费需求逐渐增大,进口量不断提高,未来玉米进口可能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预测了中国未来玉米的进口需求状况,通过分析世界主要玉米贸易国的生产和需求,对于未来国际市场对中国玉米进口的适应性作出了判断,为未来制定玉米进口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  刘忠钦  
汇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1985-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玉米出口贸易历史数据的观察,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协整检验,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玉米出口的数量变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玉米出口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