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5)
- 2023(7816)
- 2022(6547)
- 2021(6155)
- 2020(5295)
- 2019(11807)
- 2018(11685)
- 2017(23039)
- 2016(12504)
- 2015(13661)
- 2014(13291)
- 2013(13548)
- 2012(12765)
- 2011(11721)
- 2010(11798)
- 2009(11175)
- 2008(11072)
- 2007(9885)
- 2006(8944)
- 2005(8084)
- 学科
- 济(50185)
- 经济(50136)
- 管理(36582)
- 业(34225)
- 企(25842)
- 企业(25842)
- 方法(23207)
- 数学(21148)
- 数学方法(21029)
- 中国(16327)
- 农(14960)
- 制(14016)
- 财(13949)
- 贸(12023)
- 贸易(12017)
- 易(11795)
- 学(10850)
- 业经(10385)
- 银(9886)
- 银行(9843)
- 农业(9659)
- 行(9408)
- 环境(8596)
- 融(8412)
- 金融(8412)
- 体(8214)
- 务(8130)
- 财务(8120)
- 地方(8106)
- 财务管理(8104)
- 机构
- 大学(192785)
- 学院(188863)
- 济(79725)
- 经济(78062)
- 管理(71449)
- 研究(67032)
- 理学(62068)
- 理学院(61349)
- 管理学(60378)
- 管理学院(60038)
- 中国(49765)
- 科学(41692)
- 京(41072)
- 农(38010)
- 财(37146)
- 所(34808)
- 业大(31991)
- 研究所(31801)
- 农业(30472)
- 财经(30064)
- 中心(28970)
- 江(27424)
- 经(27367)
- 北京(26086)
- 经济学(25067)
- 院(24140)
- 范(23483)
- 师范(23113)
- 经济学院(22977)
- 财经大学(22507)
- 基金
- 项目(126786)
- 科学(98339)
- 基金(92742)
- 研究(86870)
- 家(83827)
- 国家(83153)
- 科学基金(69200)
- 社会(56430)
- 社会科(53659)
- 社会科学(53642)
- 基金项目(49662)
- 省(48631)
- 自然(45928)
- 自然科(44696)
- 自然科学(44672)
- 自然科学基金(43937)
- 划(41978)
- 教育(39819)
- 资助(37672)
- 编号(33870)
- 重点(28882)
- 部(28576)
- 发(27430)
- 成果(26490)
- 创(26061)
- 科研(24732)
- 计划(24671)
- 创新(24516)
- 国家社会(23986)
- 教育部(23789)
共检索到274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傅坤峰,宋树歧,曹锡山
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关心卫生事业的人们会问,这对于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挑战和机遇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 根据中美加入WTO谈判达成的协议,我国卫生服务部门承诺加入WTO后开放医疗和牙医服务2个部门,如果从医疗服务提供方式上划分,包括以下4个具体内容:(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风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标准卫生资源配置,从广义上讲就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部门间的分配及其流动。为了深入研究问题的需要,我具体把卫生资源配置分为初次配置和再配置。卫生资源初次配置其含义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部门(指全国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分配,它是以卫生生产要素增量分配为其主要特征。卫生资源再配置其含义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部门间的转移,它是以卫生生产要素存量流动为其主要特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斌,吴占中
卫生资源是人类进行一切卫生活动所使用的社会资源,是人类进行卫生活动的基础,它包括卫生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卫生资源的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卫生界讨论卫生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如何使有限的卫生资源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玉璋
在卫生部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东北各类地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组吉林省分组对省内四平、辽源、前扶、延边4个地区的卫生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这4个地区代表了吉林省不同类型的特色,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四平地区:是我国商品粮的重要基地,地处东北地区中部的松辽平原,农业人口占80%以上。因而,如何优化配置农村卫生资源,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在这个地区的研究与探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延边地区:是地处长白山脚下和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山区和半山区,并且靠近中苏、中朝边境,是朝鲜民族的自治区,具有边疆、民族、山区的共同特点,在卫生服务面积和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及疾病谱的分布上,具有与其它地区明显不同的特点。辽源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市管县体制实施后,这个市发挥工业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乐,纳冬荃,顾铭夏,李晓梅,张晓磬,何利平
根据云南省卫生服务资源调查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的资料,从需要、需求及现状3方面来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是不合理的,根据专家提供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结构估算来看,应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资源配置,增加对农村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改变目前不合理的配置结构。
关键词:
卫生资源 专家咨询法 配置结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明新 周莹 方鹏骞
目的:了解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东、中、西部差距,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我国东、中、西部各2个省、市共1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果:94.2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达到了400m2这个最低标准,业务用房来源多为自购或租用,仅有8.97%的中心拥有按照一级医院的基本设备设置标准所列的全部19项设备;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4.24人,医护比例为1.47∶1,医生护士学历、职称较低,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全科医生1.92人;药品收入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最大收入来源,预防保健、康复所占比重小;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加快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建全政府经济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傅坤峰,宋树岐,李晓君
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已相对过剩,卫生事业已进入一个不进行结构调整就难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揭示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分析成因,制定实现优化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
卫生事业 发展 调整 卫生资源 结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康海媛 孙焱林
目的:通过比较中国31个省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揭示各省区医疗资源配置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个代表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31个省区的人均配置水平分成5个等级;根据5个等级,提出影响人均配置水平等级的影响因素,建立有序Probit模型并估计。结果:北京、上海、西藏分别属于第一、第四、第五等级,天津等7省区属于第二等级,河北等21省区属于第三等级;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家庭可支配收入等4个因素均显著影响人均配置水平。结论:经济发展与医疗资源的人均配置水平不均衡,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与人均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呈负向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玉宏,姜潮,图易宸,唐成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万泉 谢小平 赵郁馨
卫生费用在机构间的分配状况反映了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本研究利用机构法卫生费用核算结果,分别描述了卫生费用在城乡之间、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以及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配置状况,并对经常性卫生费用、基本建设投入的机构流向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从引导资金合理流动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总费用 经常性卫生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海霞
作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物质基础,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卫生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的视角,从我国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建议和看法,以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卫生资源 资源配置 医疗卫生服务 失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海霞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一直是我国卫生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卫生资源配置的视角,从我国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基层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建议,以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卫生资源 资源配置 医疗卫生服务 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春海 郭同济 许可
文章利用双变量泰尔指数法的层级分解和水平分解,对我国2005—2015年的医疗卫生人员数和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区维度和城乡维度优先分解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以及水平分解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在国家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实施前逐年平稳上升,2009年"新医改"实施后配置均等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而"新医改"实施两年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新医改"前后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等程度都是最高的。全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等除了城乡间配置不均等的原因外,还有一部分由非地区、非城乡因素引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谋贵 兰韦娟 倪杰文 熊林平
目的:探讨我国农村村级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村级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基尼系数并绘制洛伦兹曲线对我国2020年7大地理分区的村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进行分析。结果: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显示,2020年我国村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差异性显著。结论:2020年,我国村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较差;农村村级卫生室的护士短缺,配置公平性较差;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地区间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效率偏低;各地区公平和效率差异大,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施精准政策提高公平与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饶克勤,陈育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所产生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发展卫生事业很大程度上强调增加供给方的卫生服务的能力,即增加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和医院床位来增加卫生投入,因而带来了一些地区机构重叠、人员臃肿、资源利用不高;另一方面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补偿机制不合理致使我国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社会及居民的负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医疗需求的增加和卫生服务的利用。近些年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