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0)
- 2023(12272)
- 2022(10189)
- 2021(9306)
- 2020(7992)
- 2019(17584)
- 2018(17602)
- 2017(34416)
- 2016(18682)
- 2015(20512)
- 2014(20291)
- 2013(20358)
- 2012(18639)
- 2011(16607)
- 2010(16743)
- 2009(16392)
- 2008(16532)
- 2007(15057)
- 2006(13629)
- 2005(12583)
- 学科
- 业(85894)
- 济(79551)
- 经济(79407)
- 企(76855)
- 企业(76855)
- 管理(74282)
- 方法(34464)
- 财(30781)
- 农(28542)
- 业经(28346)
- 数学(26525)
- 数学方法(26381)
- 制(23067)
- 务(21698)
- 财务(21680)
- 财务管理(21650)
- 中国(21033)
- 企业财务(20545)
- 农业(19942)
- 技术(17538)
- 体(16468)
- 贸(16317)
- 贸易(16309)
- 易(15956)
- 划(15322)
- 策(15160)
- 银(14365)
- 银行(14329)
- 体制(14263)
- 和(14250)
- 机构
- 学院(280048)
- 大学(276217)
- 济(121592)
- 经济(119412)
- 管理(112411)
- 理学(96587)
- 理学院(95697)
- 管理学(94606)
- 管理学院(94112)
- 研究(88271)
- 中国(71464)
- 财(61655)
- 京(57067)
- 农(51910)
- 科学(51125)
- 财经(48220)
- 所(44522)
- 经(43698)
- 江(42702)
- 业大(42336)
- 农业(41053)
- 中心(40124)
- 研究所(39612)
- 经济学(36974)
- 北京(35674)
- 财经大学(35547)
- 经济学院(33597)
- 州(33074)
- 商学(32727)
- 商学院(32463)
- 基金
- 项目(177621)
- 科学(140888)
- 基金(131336)
- 研究(128677)
- 家(114392)
- 国家(113342)
- 科学基金(97928)
- 社会(85191)
- 社会科(80840)
- 社会科学(80820)
- 基金项目(70051)
- 省(69422)
- 自然(62917)
- 自然科(61448)
- 自然科学(61427)
- 自然科学基金(60441)
- 划(57554)
- 教育(57351)
- 资助(52438)
- 编号(50256)
- 业(40807)
- 创(40363)
- 成果(40004)
- 部(39972)
- 重点(39382)
- 制(38508)
- 发(37760)
- 创新(36911)
- 国家社会(35552)
- 教育部(34390)
- 期刊
- 济(139391)
- 经济(139391)
- 研究(82719)
- 中国(51743)
- 财(51121)
- 农(48899)
- 管理(46327)
- 学报(41871)
- 科学(39476)
- 农业(32876)
- 大学(32401)
- 学学(31259)
- 融(29299)
- 金融(29299)
- 业经(25461)
- 财经(24915)
- 技术(22862)
- 经济研究(21909)
- 经(21357)
- 教育(19576)
- 问题(19169)
- 业(18992)
- 技术经济(15681)
- 贸(15618)
- 商业(14821)
- 现代(14333)
- 财会(14041)
- 国际(13387)
- 世界(13147)
- 版(13037)
共检索到419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滕 朱春辉
工人收入的福利问题是当前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中国加入WTO为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DID)实证检验了行业层面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从总体上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工资,这主要是由贸易自由化带来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和销售费用增加的"挤出效应"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工资的影响会随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当生产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化引致的"倒逼效应"大于其"挤出效应"。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出口企业工资的负向影响显著小于其对非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外资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显著优于国有企业。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改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出现的福利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富华 沈和斌
基于1998~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中国加入WTO这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文章利用倍差法估计进口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贸易自由化改善了资本错配,却加重了劳动力错配;在考虑识别假设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进口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资源再配置、产业聚集以及企业规模分布三个渠道改善资本错配,却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恶化劳动力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西部地区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高于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劳动力错配的恶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当前我国制造业既要充分利用进口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也要注意消解其对劳动力配置的不利影响,寻求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比较来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加入WTO后提升则不明显。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基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就业创造"与"降低就业破坏"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具有异质性影响,它促进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但会促进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破坏,同时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3)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就业集约边际变动与广延边际变动的影响;(4)就业再配置效率的改善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渠道。上述结论意味着,将外部贸易自由化改革与内部市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婉红 董翠娟
本文基于国内外环境规制与FDI的研究成果,以制造业FDI作为被解释变量,环境规制作为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响制造业FDI的面板数据模型,并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以上3个控制变量的情况下,17个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制造业FDI有显著性影响,其中13个地区表现为负影响,但当考虑控制变量时,只有7个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制造业FDI有显著性影响,且4个地区表现为正影响,其他22个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制造业FDI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制造业FDI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伟庆 唐铁球
本文运用我国2003—2014年服务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检验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比重提升存在显著正向的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升级。不同类型服务外包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离岸接包与在岸发包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离岸发包与在岸接包则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未来应努力提高服务外包业整体规模和水平,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提升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发展水平。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制造业升级 服务业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晶瑛
我国即将加入 WTO,经过 13年的谈判、准备 ,有的行业成竹在胸 ,有的行业却担心不已。那么制造业呢 ?本文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并提出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出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WTO 机遇 挑战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艳 周茂 李雨浓
在"二次开放"的契机下和未来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如何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进而提高总量生产率水平,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中国加入WTO这个理想的"自然实验"框架下采用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效应对我国资源再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在贸易自由化冲击下资源的跨企业再配置过程。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进口竞争效应显著降低了我国行业生产率离散程度,资源再配置效率得到改善;在考虑了识别假设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竞争通过企业的动态调整改善了行业内跨企业的资源再配置效率。主要体现为,在企业进入退出过程中,在位企业间以及退出企业与在位企业间的生产率差异明显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ODI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丽娜 任志新
一、问题的提出2014年4月15日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习总书记指出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其中"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的深层次内涵就是将经济安全与经济安全活动作为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措施和基础性手段。5月16日,中国政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琴梅 王廷赫
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技术革新、数字能力革新以及数字效益革新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测度,应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逐年提高,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依次降低。人口老龄化总体上会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并且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作用较强,而东部地区作用较弱。人口老龄化对数字能力革新与数字效益革新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数字技术革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减少劳动力供给、倒逼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和增加居民储蓄来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加快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伟娟 魏振香
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导致石油装备制造业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月度经济运行数据,分析石油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波动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同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探究石油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波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海洋工程设备、石油钻采设备以及金属压力容器与国际油价波动关联性高,炼油化工设备行业相对独立,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海洋工程设备、石油钻采设备、金属压力容器以及炼油化工设备。应采取发挥特色优势,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保稳下游行业;通过政策引导与项目合作,发展新型高端行业以及通过资源重组,实施集约一体化发展以降低总成本等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映照,陈妮娜
本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1个变量进行了公共因子的提取,再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这11个公共因子对负债比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变现能力、收益质量、平均收现能力、成长性均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章昌裕
"再工业化"的时代特征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重构实体经济。金融危机过后,为振兴经济,美国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推进"再工业化"战略重塑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特征是大而不强,因此树立以"资本换技术"的理念,抓住"再工业化"契机,以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为龙头,大力扩展海外技术并购,应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制造业 海外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