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4)
- 2023(12291)
- 2022(10065)
- 2021(9281)
- 2020(7536)
- 2019(17148)
- 2018(16472)
- 2017(31310)
- 2016(16726)
- 2015(18466)
- 2014(18066)
- 2013(17948)
- 2012(16985)
- 2011(15793)
- 2010(15690)
- 2009(14705)
- 2008(14229)
- 2007(12514)
- 2006(11463)
- 2005(10397)
- 学科
- 济(91206)
- 经济(91128)
- 管理(47716)
- 业(43689)
- 企(32961)
- 企业(32961)
- 方法(32686)
- 数学(29874)
- 数学方法(29659)
- 中国(24445)
- 农(21436)
- 地方(19714)
- 贸(18475)
- 贸易(18467)
- 易(18037)
- 财(17985)
- 业经(16530)
- 学(15898)
- 制(14709)
- 农业(14338)
- 环境(13349)
- 地方经济(13336)
- 银(12782)
- 银行(12751)
- 融(12426)
- 金融(12426)
- 行(12359)
- 策(12346)
- 体(10632)
- 发(10631)
- 机构
- 大学(250236)
- 学院(249472)
- 济(124336)
- 经济(122421)
- 研究(94741)
- 管理(93959)
- 理学(81033)
- 理学院(80150)
- 管理学(79112)
- 管理学院(78662)
- 中国(72418)
- 科学(53828)
- 财(53208)
- 京(51930)
- 所(47819)
- 农(43724)
- 研究所(43549)
- 财经(42504)
- 中心(41145)
- 经济学(40586)
- 经(38913)
- 经济学院(36452)
- 业大(35896)
- 江(35548)
- 农业(34396)
- 院(33302)
- 北京(33272)
- 财经大学(31520)
- 范(30378)
- 师范(30040)
- 基金
- 项目(164077)
- 科学(130665)
- 基金(123523)
- 研究(116845)
- 家(109270)
- 国家(108419)
- 科学基金(92056)
- 社会(80466)
- 社会科(76585)
- 社会科学(76569)
- 基金项目(63906)
- 省(60135)
- 自然(57795)
- 自然科(56508)
- 自然科学(56488)
- 自然科学基金(55557)
- 教育(51930)
- 划(51818)
- 资助(50912)
- 编号(43227)
- 部(37993)
- 重点(37196)
- 发(37040)
- 国家社会(35218)
- 成果(34665)
- 创(33951)
- 教育部(32785)
- 中国(32299)
- 创新(31990)
- 人文(31468)
- 期刊
- 济(139323)
- 经济(139323)
- 研究(80298)
- 中国(46294)
- 农(39594)
- 学报(39056)
- 财(38053)
- 科学(37100)
- 管理(35293)
- 大学(29635)
- 学学(28470)
- 农业(26850)
- 融(25769)
- 金融(25769)
- 经济研究(25271)
- 财经(22369)
- 业经(19873)
- 经(19470)
- 技术(19032)
- 问题(18426)
- 教育(17693)
- 贸(17683)
- 国际(16183)
- 世界(15653)
- 业(14572)
- 技术经济(14138)
- 统计(12543)
- 商业(11407)
- 策(11366)
- 经济问题(11203)
共检索到379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圣明
经过15年坎坷曲折的道路,中国终于在进入新世纪之际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入世”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是重大事情,其影响深远,自然引起广泛关注。在经济方面,今后中国经济的走向和态势如何?如何改革?如何开放?如何发展?更是人们重视和希望回答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提供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文章指出,从近期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经济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从中长期看,中国如果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正确方向并适时调整力度,在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不出现大幅放缓的背景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将会持续而不会逆转。
关键词:
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经济 发展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春 于泽
2019年上半年,在及时、精准的宏观调控和系列改革举措的提振作用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并一直处在合理区间。总体来看,上半年经济是"弱企稳"态势,国内市场基础还不牢固,面对加大的外部冲击,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实际GDP增速"弱企稳",但动能结构的变化和名义GDP增速加快下滑,反映出总需求偏弱。房地产、采矿业和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家亨
According to authorities from MOFTEC,it is hopeful that China will enter into the WTO by the end of this year.After the entry,Chinese economy will be further open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world economy.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ointed how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al work to meet the needs of this situation.
关键词:
WTO 影响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霞 宋晓维
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规范的制定及会计实务的发展,其根源在于会计环境中的经济方面,加入WTO我国经济环境发生巨变,必将对我国会计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求会计走国际化道路,以适应经济一体化的会计环境。
关键词:
WTO 会计国际化 国际惯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1997年~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同荷兰中央计划局(CPB)合作,研制了一个中国经济多部门动态的CGE模型。本文在CGE模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世界模型的3个模拟结果,然后重点说明中国模型2000年版的特点及其模拟结果,最后是结束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圆圆 海闻
中国在2007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转眼已经过去了6年。这6年中,我国顺应WTO的规则要求,加快了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总量快速增长,外贸结构不断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促进了国内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升级,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WTO 经济结构 改革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浪南 杨智元
本文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我们认为,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将分四个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政策手段调控经济。在第一阶段,政府将主要选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在第二阶段,政府将主要选用货币政策,并适当的辅以财政政策;在第三阶段,政府将选用货币政策;在第四阶段,政府调控经济将充分考虑他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他国的经济结构,选择财政或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守东 吴业强 孙彦林
美国加息、缩表与税改政策的相继实施是否会如市场普遍担忧的那样负向冲击中国经济尚缺乏实证支持。本文通过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分位数下美国经济政策组合对中国经济产出的冲击影响。研究发现,美国经济的政策导向是"紧货币"与"宽财政"的结合,资本外流与短期人民币贬值问题是美国经济政策实施冲击中国经济的关键环节;低分位数下经济产出的风险敏感性更高,经济减速背景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常规化行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但税改的溢出效应为正。因此,当前中国经济应当重点防范与应对加息与缩表可能带来的负向冲击影响,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向"新时代"过渡,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经济系统自身的外来风险应对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自1979年以来,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商和港澳台投资,扩大出口创汇,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小环境,中国建立了许多“特殊经济区”。一、设立“特殊经济区”并不违背WTO规则在现行WTO的各项协定和协议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设立刺激外商投资的“特殊经济区”。事实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设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鼓励外商投资的“特殊经济区”,如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边境自由区、保税仓库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过去设立的各种“特殊经济区”,本身并不违背WTO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