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10620)
2022(8538)
2021(7844)
2020(6392)
2019(14446)
2018(13779)
2017(25719)
2016(13612)
2015(15274)
2014(14640)
2013(14833)
2012(13979)
2011(13113)
2010(12674)
2009(11911)
2008(11390)
2007(9792)
2006(8915)
2005(8101)
作者
(42290)
(35559)
(35288)
(33477)
(22488)
(17067)
(15676)
(13982)
(13550)
(12569)
(12119)
(11515)
(11414)
(11248)
(11138)
(10811)
(10607)
(10169)
(10093)
(10040)
(8889)
(8722)
(8549)
(8152)
(8098)
(7909)
(7565)
(7235)
(7040)
(6996)
学科
(82436)
经济(82371)
管理(37744)
(33743)
方法(30248)
数学(27748)
数学方法(27641)
(24886)
企业(24886)
中国(20572)
(17512)
地方(17145)
(15973)
贸易(15966)
(15583)
(14433)
业经(14109)
(14041)
地方经济(12415)
农业(11774)
环境(11678)
(11482)
(10475)
金融(10475)
(10148)
银行(10111)
(9806)
(9336)
关系(9144)
(9100)
机构
大学(211535)
学院(208654)
(107750)
经济(106364)
研究(82261)
管理(77187)
理学(67323)
理学院(66551)
管理学(65719)
管理学院(65344)
中国(62453)
科学(47802)
(44103)
(43023)
(42221)
(41410)
研究所(38843)
经济学(35918)
财经(35452)
中心(34963)
农业(32943)
业大(32865)
(32675)
经济学院(32340)
(28571)
北京(28036)
(28000)
科学院(26877)
财经大学(26572)
(24152)
基金
项目(141651)
科学(112468)
基金(108289)
(97662)
国家(96954)
研究(96795)
科学基金(81544)
社会(68467)
社会科(65249)
社会科学(65235)
基金项目(56662)
自然(51783)
(50845)
自然科(50634)
自然科学(50612)
自然科学基金(49802)
(44201)
资助(44019)
教育(41990)
编号(33585)
(32876)
重点(32420)
(31644)
国家社会(31126)
(29256)
中国(28992)
教育部(28069)
创新(27706)
科研(27383)
人文(26691)
期刊
(116768)
经济(116768)
研究(64768)
中国(37414)
学报(37259)
(37042)
科学(34162)
(30846)
管理(28455)
大学(27690)
学学(26854)
农业(25528)
经济研究(21760)
财经(19151)
(18859)
金融(18859)
(16700)
问题(16036)
业经(15685)
(15152)
(14785)
技术(14770)
世界(14593)
国际(13872)
技术经济(12278)
统计(10820)
经济问题(9776)
教育(9747)
(9612)
(9611)
共检索到311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漱兰  徐德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白描  田维明  
本文从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资源竞争、谷物与其它粮食作物的竞争以及谷物单产三个角度,就加入WTO如何影响中国粮食的数量安全展开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整体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农作物与谷物的生产。加入WTO后,各地区的粮食生产确实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总体而言影响并不大。粮食生产并未出现预期的下降局面与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支农和惠农政策有密切关系。此外,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本文借鉴证券、期货市场分析研究的思路,建立了计量经济预测模型和现代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我国1997年与1998年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牛银虎  
随着中国加入 WTO的步伐日益加快 ,同其他省份一样 ,作为地处内陆、市场化和开放度不高的山西的粮食工作 ,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粮食市场放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顺应潮流 ,抓住机遇 ,拓宽视野 ,提高山西粮食工作参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的竞争能力 ,确保山西粮食的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 ,保护山西的粮食生产能力 ,促进兴晋富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本文在对我国粮食行业结构现状和加入WTO后粮食行业可能遭遇的环境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筑适应WTO规则要求的、功能完善的粮食行业结构新格局的具体构想 ,意在寻找实现我国粮食流通长远发展和粮食行业振兴的现实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庭松  梁希震  王晓霞  李正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各方面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粮食安全和粮食自给作了区分 ,并回顾了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做出的成就 ,以及实现粮食自给的政策和存在问题。中国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于市场改革 ,而中国存在的问题也是由于对农产品市场的控制。本文接着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个中国区域经济一般均衡模型CERD ,并应用该模型对入世对中国粮食生产、贸易和自给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 ,总体而言 ,入世对中国经济有益 ,但各地区和各部门受到的影响不一样。农业是受到冲击的部门之一 ,不过入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不太大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农业保护水平在入世前就比较低。尽管如此 ,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爱锄  杨改河  黑亮  
当前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人口数量增加、食物消费结构转变、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四大问题的困扰。加入 WTO在关税减让、关税配额增加及限制国内支持三方面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将带来极大的机遇。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农业资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 ,降低粮食自给率 ,可使我国粮食生产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玉丽  
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受两岸结构性矛盾难以纾解、岛内政治生态日益复杂、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等因素相互交织的影响,两岸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挑战。在此情势下,两岸应创新思维,加快设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顶层制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两岸经济合作新路径和新模式;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台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季旭东  
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国内的现象值得关注 ,大量违规短期资本流入股市、房产市场会给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及一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本文通过分析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结合国内外资本管理的实践 ,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六堂  
本文采用无限期跨时最优模型 ,研究政府花费对经济的影响。指出长期的政府花费增加可以使资本存量水平和就业水平上升 ,使消费水平下降而不影响债券的持有 ;同时 ,短期分析表明 ,暂时的政府花费增加可以增加初始财富的边际效用 ,增加初始资本存量水平、债券的持有量和就业水平 ,而使初始消费水平下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利华  刘宾  
文章将资本、劳动和能源消耗作为生产要素,用广义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方法,分析我国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看,能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劳动力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从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时间效应看,资本与能源投入增长短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期对经济增长为持续负效应,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以高投资和高能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若要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未来必须增加更多的投资,更多的能源为投入,以抵消原投资与能源对经济增长形成的长期持续负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正全  
SARS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 SARS冲击造成的经济影响的讨论多集中在它对国民经济的短期影响上 ,对于长期影响的分析不多 ,对于非正式制度的分析更少。本文把这次 SARS冲击置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这样的国情下 ,将其与东亚金融危机做比较 ,进行短期分析 ;危机还会导致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从而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产生影响。总的说来 ,短期中 SARS冲击会对国民经济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但长期中会推动改革的进程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经济周期现象与经济增长过程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相互发生重要的影响,又分别由不尽相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认识中国经济需要把短期和长期视角结合应用,才能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宏观经济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应对思路。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方面的潜在产出能力降低。因此,从需求角度刺激增长速度的政策不仅不能奏效,从国际经验看还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鉴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通过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从供给的角度提高潜在增长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国安  
一、粮食需求中短期预测由于统计年鉴既没有粮食的总需求量,也没有饲料粮、种子粮、工业用粮、损耗粮等数据,所以只能推算各类用粮。按照推算的结果,将城乡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粮和粮食总需求分别绘成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