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5)
- 2023(14131)
- 2022(11709)
- 2021(10684)
- 2020(8578)
- 2019(19232)
- 2018(18590)
- 2017(34671)
- 2016(18475)
- 2015(20457)
- 2014(20047)
- 2013(20101)
- 2012(19138)
- 2011(17919)
- 2010(17796)
- 2009(16380)
- 2008(15939)
- 2007(13917)
- 2006(12741)
- 2005(11873)
- 学科
- 济(102419)
- 经济(102332)
- 管理(47544)
- 业(44800)
- 方法(33832)
- 企(32081)
- 企业(32081)
- 中国(30396)
- 数学(30264)
- 数学方法(30122)
- 地方(27430)
- 农(24875)
- 业经(20105)
- 贸(19706)
- 贸易(19692)
- 易(19091)
- 学(18837)
- 农业(17354)
- 财(16888)
- 地方经济(16747)
- 环境(15963)
- 制(15713)
- 融(15343)
- 金融(15342)
- 银(15083)
- 银行(15044)
- 行(14696)
- 发(14621)
- 技术(12256)
- 和(12116)
- 机构
- 大学(276185)
- 学院(275554)
- 济(131690)
- 经济(129557)
- 研究(109283)
- 管理(99579)
- 理学(85100)
- 理学院(84004)
- 中国(83126)
- 管理学(82881)
- 管理学院(82366)
- 科学(64657)
- 京(59803)
- 所(56411)
- 财(54856)
- 研究所(51388)
- 农(50863)
- 中心(47225)
- 财经(43730)
- 经济学(42618)
- 业大(40700)
- 江(40360)
- 经(39973)
- 农业(39930)
- 院(38826)
- 北京(38665)
- 经济学院(38264)
- 范(36692)
- 师范(36256)
- 科学院(34546)
- 基金
- 项目(182573)
- 科学(144616)
- 基金(134720)
- 研究(130163)
- 家(120036)
- 国家(119080)
- 科学基金(100166)
- 社会(88245)
- 社会科(83903)
- 社会科学(83886)
- 基金项目(70559)
- 省(68945)
- 自然(62332)
- 自然科(60876)
- 自然科学(60856)
- 自然科学基金(59794)
- 划(59294)
- 教育(57284)
- 资助(54262)
- 编号(48659)
- 发(46159)
- 重点(42209)
- 部(41015)
- 成果(38822)
- 国家社会(38468)
- 创(38007)
- 发展(37155)
- 展(36612)
- 创新(35829)
- 中国(35084)
- 期刊
- 济(152184)
- 经济(152184)
- 研究(88524)
- 中国(58272)
- 农(47039)
- 学报(45873)
- 科学(43177)
- 财(38593)
- 管理(37767)
- 大学(34206)
- 学学(32612)
- 农业(32364)
- 融(28614)
- 金融(28614)
- 经济研究(26681)
- 教育(24275)
- 业经(23069)
- 财经(22827)
- 技术(21829)
- 问题(20218)
- 经(19930)
- 贸(18275)
- 业(17832)
- 世界(16973)
- 国际(16952)
- 技术经济(15096)
- 资源(13768)
- 商业(13245)
- 统计(12807)
- 科技(12713)
共检索到430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叔莲 魏后凯
中国地域辽阔,各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差别很大,既有南方和北方的不同,更有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别。中国加入WTO,无疑将会对各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由于各区域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调整适应能力的不同,加入WTO对各区域所形成的影响也将具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对区域产业发展、对区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提出调整我国“特殊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WTO 区域经济 特殊经济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在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 ,中国区域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区域分工合作的发展三个层面 ,全面客观地剖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效应 ,并在此分析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政府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中国加入WTO,既可以从中获取较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很明显,加入WTO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晓辉
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加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OLS统计回归方法检验FDI与沿海、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说明梯度开放政策是FDI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贺敬芝 孙云
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各个区域的投资数据和 GDP数据的计量分析,可以看出近来投资的影响力在西部地区比东部更明显,即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就更要考虑投资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 集群 面板数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文章指出,除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因此,政府在关注区域有形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光芸 唐兵
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受资金、土地以及环境容量等各种硬实力制约的同时,也受到人才、文化、习俗、制度等软实力的约束。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区域硬实力,对于区域软实力未能给予重视。该文将分析区域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提升区域软实力的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姚毅
高铁时代的到来是铁路枢纽经济区的涅槃重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革新。基于高铁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总结梳理了高铁经济的区域作用机制及经济社会效应,在广泛借鉴国内外高铁经济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高铁枢纽能级、流量经济平台、枢纽产业发展、区域枢纽经济圈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新时期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高铁经济 区域经济 理论逻辑 对策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泽红 汤尚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海生 季令
作为市场经济的纽带,铁路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首先提出了要有一个超前发展的战略思想,大力建设铁路;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确保铁路建设资金;第三,大力兴建合资、独资铁路,加快地方铁路建设;第四,大力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随着铁路网络的完善不断欣欣向荣,并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市场经济,铁路,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鹏照 刘普照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脉络 1.生产力层次推移理论 生产力层次推移理论是国际上的一种区域经济理论,即无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上的不同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从层次高的发达地区向层次低的落后地区推移,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一国经济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陈慧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或不断拉大的势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遏制,则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要统筹区域发展,建立政府区域管理体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差距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颖,周峰,彭补拙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分布日渐广泛 ,由于进入到各地的FDI行业不同 ,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进入中国FDI的行业空间分布的研究 ,分析FDI的行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 ,首先用区位商分析FDI的行业相对空间分布 ,即各行业FDI投资项目在各省市的集中程度 ;然后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一定时段内各省市FDI投资项目的行业变化进行计算 ,得出各省市FDI投资项目产业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效果指数 ,通过分析认为 :直接外资重点分布的东部沿海虽然在吸引FDI方面具较强竞争力 ,但这一地区FDI的结构效果并不明显 ,原因是东部沿海FDI项目结构亟待改变 ,投资于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工业已近饱和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进入的FDI额少 ,项目少 ,因而FDI投资结构对目前其吸引FDI的能力并无太大影响。并简单谈到具有空间差异的FDI行业分布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 李明明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加强,区域经济与其相邻地区的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关系。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计量分析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