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0)
- 2023(12922)
- 2022(10727)
- 2021(9808)
- 2020(7892)
- 2019(17699)
- 2018(17452)
- 2017(33136)
- 2016(18089)
- 2015(20287)
- 2014(20533)
- 2013(20515)
- 2012(19164)
- 2011(17402)
- 2010(18096)
- 2009(16815)
- 2008(16996)
- 2007(15829)
- 2006(14480)
- 2005(13433)
- 学科
- 业(86379)
- 济(85693)
- 经济(85586)
- 企(68131)
- 企业(68131)
- 管理(62024)
- 农(47103)
- 农业(31770)
- 业经(31198)
- 方法(27436)
- 中国(25285)
- 财(24999)
- 地方(23543)
- 数学(19182)
- 数学方法(19044)
- 制(19024)
- 技术(18125)
- 务(17984)
- 财务(17951)
- 财务管理(17920)
- 企业财务(16925)
- 策(15891)
- 贸(15407)
- 贸易(15390)
- 和(15053)
- 易(14873)
- 理论(14792)
- 发(14434)
- 体(14277)
- 划(13697)
- 机构
- 学院(269536)
- 大学(257278)
- 济(115454)
- 经济(113119)
- 管理(104748)
- 研究(89764)
- 理学(88220)
- 理学院(87291)
- 管理学(86194)
- 管理学院(85680)
- 中国(73177)
- 农(57151)
- 京(55049)
- 财(53290)
- 科学(51718)
- 所(45858)
- 江(45657)
- 农业(43156)
- 中心(42117)
- 业大(40992)
- 财经(40670)
- 研究所(40349)
- 经(36549)
- 州(36435)
- 北京(34843)
- 范(34573)
- 师范(34289)
- 经济学(33085)
- 省(31934)
- 院(31482)
- 基金
- 项目(164070)
- 科学(129746)
- 研究(128035)
- 基金(115839)
- 家(98499)
- 国家(97363)
- 科学基金(84539)
- 社会(82235)
- 社会科(77461)
- 社会科学(77441)
- 省(68324)
- 基金项目(61591)
- 教育(56706)
- 编号(54975)
- 划(54047)
- 自然(50867)
- 自然科(49627)
- 自然科学(49616)
- 自然科学基金(48761)
- 资助(45279)
- 成果(43715)
- 发(42009)
- 业(37857)
- 课题(37640)
- 创(37141)
- 重点(36277)
- 部(35707)
- 发展(34874)
- 展(34293)
- 创新(33798)
- 期刊
- 济(150364)
- 经济(150364)
- 研究(82617)
- 中国(63438)
- 农(60690)
- 财(44205)
- 管理(42384)
- 农业(40680)
- 科学(36217)
- 学报(35487)
- 业经(31653)
- 教育(30805)
- 融(30777)
- 金融(30777)
- 大学(28453)
- 学学(26897)
- 技术(26717)
- 业(21321)
- 经济研究(20678)
- 财经(20117)
- 问题(19819)
- 经(17467)
- 技术经济(15849)
- 世界(15370)
- 农村(15303)
- 村(15303)
- 农业经济(14874)
- 现代(14047)
- 商业(14007)
- 贸(13856)
共检索到43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永忠 李轶冰 袁榴艳 杨改河
西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上与全国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但其农村经济、农民收入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加入 WTO后会对西北地区粮食供给、传统的以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 ,政府应加快对农业的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统一完善的农产品贸易的市场运作机制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革农业经营模式
关键词:
WTO 西北地区 农业 发展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福贵 崔秀臻 张道昱
辽西北地区包括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铁岭5个地级市和沈阳市的康平、法库县,辖32个农业县(市、区),乡镇场787个,村委会7703个,农村居民301.4万户,拥有土地资源6.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2%。并依据其自然地理、行政区划、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可分为辽西走廊沿海平原区、辽西低山丘陵区和辽北平原低山区等3个地域单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福贵 崔秀臻 张道昱
本文结合辽宁省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特点和长时期抗旱避灾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该地区干旱少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借鉴过去旱作节水的工作经验,从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角度出发,在对阜新、朝阳两市调研的基础上,对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其重要意义在于,采取怎样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抗旱避灾、恢复生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旱作节水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永材 陈永
本文应用国家统计局 1996年农业普查数据资料和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理论 ,考察、分析、评价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发展模式 ,提出保证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向辉 卜风贤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受干旱威胁日益加深,发展减灾农业是当务之急。在发展减灾农业的方式上,要突出重点,以抗旱防灾为主,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灾害特征,探索发展特色减灾模式。文章针对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减灾农业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减灾农业 发展方式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爱国 徐恒力 甘义群 黎志恒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 ,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 ,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 ,对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的分析表明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将长期存在 ,生态将继续退化 ,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人为活动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在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 ,调整用水格局 ,发展节水经济 ,科学确定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 ,保证必须的生态用水 ,大力发展生态植被。指出在分析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时过于强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武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O)后 ,对西北农业发展中的观念转变、结构调整、出口环境、体制创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同时对现行农业组织结构、市场份额、科技进步、农民利益又会形成巨大的压力。西北地区只有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提升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初加工业 ,正确把握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干预度 ,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大胆应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关键词:
WTO 西北地区 农业 影响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慕慧娟 崔光莲
以色列与中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相似,可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匮乏、气候恶劣,却创造了世界农业奇迹,成为全球农业发达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以色列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农业发展现状,从政府职能发挥、农业结构优化、加大科研力度等方面提出对中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益参考。
关键词:
资源环境 以色列 农业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俊鹏 张俊杰 高翔
对制约当前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诸如农村现行的经营模式不利农业科技产业化、科技经费不足,现行科研机制不完善等主要困难和问题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在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进一步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激励机制和奖励力度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自UNDP1993年91/112西北地区农业中专教育(喀什、伊犁、西宁、银川和兰州的6所农业中专学校参与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签字以来,各校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了1994年的活动内容,在领导干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学慧 孙兆敏 杨世琦 贾志宽 唐臻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的地区,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如何在退耕还林还草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长期的战略问题。借助退耕还草发展草畜产业,走草地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慈鸿飞
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从农垦、水利、林业诸方面 ,论述了 1 91 2— 1 94 9年间西北各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对今天西北大开发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明凤 李蕾
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西北地区,运用"索洛余值"法计算潜在要素投入并建立适当的计量模型对各省区服务业发展潜力进行实证测评,得到西北五省区服务业发展实际值与潜力值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分析差距原因。通过对西北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要素利用情况及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配置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发展潜力 索洛均衡增长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夫凯 齐丹卉 卢琦 杨文斌 周金星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问题频繁,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复合农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落后社会经济问题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根据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结合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西北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划分为草原风沙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类型区,并分析概述了各类型区复合农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农林复合系统多层次、多组分、多功能和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林分起源、生物组分、生长周期和主导功能标尺的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划分...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类型划分 西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