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1)
- 2023(15353)
- 2022(12807)
- 2021(11736)
- 2020(10217)
- 2019(23550)
- 2018(23136)
- 2017(44604)
- 2016(24206)
- 2015(27664)
- 2014(27560)
- 2013(27851)
- 2012(26001)
- 2011(23540)
- 2010(23769)
- 2009(22915)
- 2008(23109)
- 2007(20849)
- 2006(18302)
- 2005(17038)
- 学科
- 济(112894)
- 经济(112741)
- 业(95067)
- 管理(86339)
- 企(84178)
- 企业(84178)
- 方法(52443)
- 数学(42846)
- 数学方法(42569)
- 财(36878)
- 农(33236)
- 业经(31486)
- 中国(29583)
- 制(26487)
- 务(24898)
- 财务(24868)
- 财务管理(24822)
- 贸(23687)
- 贸易(23673)
- 企业财务(23549)
- 易(23087)
- 农业(22763)
- 技术(19525)
- 和(19265)
- 体(18709)
- 银(18503)
- 银行(18476)
- 融(18447)
- 金融(18443)
- 划(17995)
- 机构
- 大学(363183)
- 学院(362966)
- 济(163909)
- 经济(160952)
- 管理(143625)
- 理学(122841)
- 研究(122084)
- 理学院(121602)
- 管理学(120143)
- 管理学院(119437)
- 中国(98451)
- 财(79167)
- 京(75937)
- 科学(68532)
- 财经(62211)
- 所(61495)
- 农(59267)
- 经(56524)
- 中心(55474)
- 江(55038)
- 研究所(54897)
- 经济学(51297)
- 业大(48934)
- 北京(48378)
- 农业(46485)
- 经济学院(46387)
- 财经大学(45979)
- 院(43221)
- 州(42853)
- 范(42692)
- 基金
- 项目(228782)
- 科学(182593)
- 基金(170166)
- 研究(169959)
- 家(146143)
- 国家(144913)
- 科学基金(125680)
- 社会(111994)
- 社会科(106379)
- 社会科学(106353)
- 基金项目(89191)
- 省(86696)
- 自然(78731)
- 教育(77358)
- 自然科(76942)
- 自然科学(76919)
- 自然科学基金(75678)
- 划(72736)
- 资助(70099)
- 编号(67091)
- 成果(55187)
- 部(53194)
- 重点(51112)
- 创(49781)
- 发(48779)
- 国家社会(47431)
- 制(46992)
- 教育部(46394)
- 课题(46004)
- 创新(45926)
- 期刊
- 济(184598)
- 经济(184598)
- 研究(112343)
- 中国(71079)
- 财(65487)
- 管理(56696)
- 农(54992)
- 学报(50079)
- 科学(49212)
- 大学(39119)
- 融(38759)
- 金融(38759)
- 农业(37105)
- 学学(36969)
- 财经(32451)
- 技术(31315)
- 教育(31233)
- 经济研究(29711)
- 业经(29220)
- 经(27928)
- 问题(24768)
- 贸(23361)
- 业(22719)
- 国际(21388)
- 技术经济(20731)
- 世界(20140)
- 统计(17314)
- 财会(17235)
- 现代(17048)
- 商业(16951)
共检索到55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升。比较来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加入WTO后提升则不明显。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赠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要求,并确定十大领域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以十大领域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文章通过对1995—2016年22年间中国、美国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品进出口的分析,发现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与制造业强国差距较大。利用实证方法从绝对量、相对量,国家间、国家内部等不同方面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如何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行业内科研投入,增加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是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红,屈驳韵,李春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关键词:
中国IT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铁球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米建伟 陈强
一、我国制造业部门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对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2005年~2010年,制造业部门年均贡献率达到43.8%。从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来看,无论是钢铁、化纤等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的重化工业部门,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立敏
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多层次性不同,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相对单纯,因此用出口竞争力来指代国际竞争力会出现偏误,例如内需大国的国际竞争力被低估,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被高估等。因此应同等重视中国制造的内需和外需市场,因为大国国内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样显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它和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一样,都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翟立强 韩玉军
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服务业成为开放的重点领域,服务贸易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通过选取2001年~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及各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进行测算,提出了增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芬
本文首先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然后与国际部分国家开展比较,进而剖析了影响因素,并对持续和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产业竞争力 WTO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菲 秦升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研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明确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及其核心优势,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反映绝对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增加值,国际市场占有率以及反映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四项显示性指标,综合考察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显示性指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婷 余东华
《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出台,表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已十分迫切。但是,中国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阻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了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文采用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原材料、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该文研究发现,要素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行业与要素层面均呈现出方向性差异。具体来看,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而实际工资和资本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因此,该文提出可以通过健全要素市场...
关键词:
要素价格 中国制造业 中国劳动力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